要探尋格物致知,就要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起。的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稱得上是千古名句,古往今來,激勵多少英雄豪傑,精忠報國,它書寫了世世代代華夏子孫文化實踐。搜尋這句話很容易查到是後來人簡化的並不完整,隱去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完整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科學竟然被置於格物致知下
格物致知的現代影響,逆流而上,看看現在社會上對格物致知流行的說法。現在社會上關於「格物致知」的流行詮釋是根據南宋朱熹學說的部份觀點注1,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以至於《現代漢語詞典》將其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把格物致知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把一切求知欲鎖定在格物致知下。注1
而格物致知影響如此之大,是因為朱熹乃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因為朱熹的《四書集注》在元朝中葉就被官方採用為科舉取士的應試準則,而自從明太祖開始獨尊朱熹學說為《四書》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權威以後,朱熹學說更是成為明清兩代歷時五百餘年在科舉應試上的官方教條觀點。
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觀點也就在數百年的官方教條權威下,成為後世社會上的普遍流行觀點。所以在清末的洋務學堂中,就不幸地把物理、化學等學科稱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簡稱,用易經文化來解讀西方科學。上海等地還成立科學技術學校,稱為格致書院。朱熹發揚《大學》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成為後世學者必宗的追求。注2
格物致知成為千古之謎?
一般認為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所以主流觀點認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從最早為《大學》作注的東漢鄭玄,一直到現代的儒學學者,已經爭論了近兩千年,至今仍無定論。明末劉宗周就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而由劉宗周至今,又歷三百餘年,更增加了許多不同見解。導致越來越撲朔迷離,成為千古之謎?注3是這樣麼?
格物致知,就是大學
通過以上回顧,千百年來,諸子百家、華夏精英已經停止思考,認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很完美,照此而行既是,不再思考這句話是怎麼來的,更不會考察“格物”這根本性的問題。
我們今天就來考察何為格物?搞清楚格物致知就可以理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如何一步步把人導向專制奴才的。但看著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
開宗明義,格物致知中的格物是一種世界觀,格物致知的致知是一種認識論。格物致知就是孔丘的世界觀,就是孔丘的認識論。孔丘用他的世界觀、認識論來胡亂解讀文王八卦(當然我們早就知道文王也是錯亂了伏羲八卦),寫就了千古謊言周易易傳。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千古之謎!
禮記·大學·格物致知1
禮記·大學·格物致知2
翻開國學、理學大師奉為經典的四書五經,只有先秦兩漢時期儒教經典《禮記·大學》[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記載格物致知注4: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注意其中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是前一句推理的結束,是後一句推理的開始。然而《大學》的此前第一段的論述: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中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也就是對於事物的本末、始終、先後的知識,這種認知就是今天《現代漢語詞典》將其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的來源,如果不是,這知識如何做到窮盡呢?要做到窮盡,就要知道事物的本末、始終、先後的知識。很高大尚的樣子,似乎是這樣?
格物致知,就是孔丘宣稱他自己已經窮盡事物知曉一切。這全部是大學這篇幾百字的文章中寫就的,可為什麼千百年來這些中國哲學家看不見?莫名其妙。其實,我很早以前就談過中國文化存在文化壁壘,感興趣的可以查考注5。
格物致知,就是窮盡事物知識,就能“近道矣”,就可成就“大學之道”就是大學!
以上,就是格物致知的作者原意。但如果只是對這個就到此為止,這篇博客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我得要繼續追究,既然到這裡已經論及了“近道矣”,那麼,孔丘的道是什麼呢?按照儒家思想,很明顯答案在周易裡。
大學就是易經
之所以到周易找,是因為周易是孔丘的著作,周易是孔丘的世界觀、認識論、中國眾哲學之母。易經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了:
兩千多年來,易經幾乎一直居於“六經”或“十三經”之首的地位。對《易經》的詮釋和發展又產生了諸子百家。而《易經》又是在文王八卦的基礎上形成的,對文王八卦的破解將直接地打開傳統文化的大門。易學、術數、占卜、中醫、針灸、風水學等都應用到文王八卦。《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後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 “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主要經書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周易》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
所以,既然要窮盡事物就從孔丘的易經開始。《易經》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經,一部分是傳。經既是文王八卦部分,傳既是孔丘的易傳。看見了嗎?大學的道源頭在易傳。所以,我們來找找易傳中的道,就可以完全了解孔丘的格物致知窮盡事物是指什麼了。
在孔丘的《易傳·說卦》一篇,是解釋八卦的來歷的,當中說到: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注意,這是易傳的頂層設計: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整個宇宙分天地人,天又分陰陽,地分柔剛,人分仁義。很明顯,陰陽說就是孔丘的世界觀,也即是易經世界觀!
哦,原來格物致知以窮盡事物,“近道矣”以成就“大學之道”的就是陰陽、剛柔、仁義。至此,孔子的世界觀通過易傳推出陰陽說、剛柔說、仁義說。反過來說,陰陽、剛柔和仁義說就是格物致知的結果。也可以說,陰陽說是孔子的世界觀,剛柔說是孔丘的地理觀,仁義說是孔丘的人性觀。格物致知是孔子的認識論,而易傳是孔丘的哲學。
看見沒有,易傳把宇宙奧秘偷走了,剩下陰陽;易傳也把地球偷走了,剩下柔剛;易傳把人性全部偷走了,剩下仁義;易傳把智慧知識偷走了,最終把上帝偷走了。除此之外,這段話還是易經的總綱,一切易經的綱領。但畢竟經不起推敲,如果我要繼續窮盡事物,說卦一文就沒有辦法回答了。譬如:
聖人指誰?萬一不是聖人呢。為什麼偏偏是作易?為什麼只有陰陽成為“立天之道”,難道宇宙大自然法則竟然如此簡單到只剩下陰陽?這還是宇宙嗎?又為什麼柔剛簡單到成為“立地之道”?這還是地球嗎?又為什麼只有仁義成為“立人之道”,為什麼假醜惡不是?為什麼三才而兩之?為什麼只有六畫成卦不是七畫? 為什麼數字分陰陽?為什麼數字分剛柔?
這樣問,這人世間當然沒有一個人能回答,只有唯有孔子知道。孔丘就把答案推給聖人去了。問題成為死結,成為循環論證,可惜這是違反邏輯的。科學邏輯公認的準則是,要觀點成立,不能採用循環論證的方式,也就是不能自言自語。如果採用循環論證,這就不是科學。一個理論的成立,必須建立在公理基礎上,建立在普世基礎上並能夠重複論證。所以,窮盡事物,孔丘自己也沒有做到!還聖人乎?把所有自己的假設、假想全部推給聖人,窮盡事物之路堵死了。格物致知沒有謎底,要幹什麼?答案是,不想窮盡事物的人只能也只能陷入易經裡,易經不幸成為多數人的桎梏。
格物致知只是孔子通知說他已經窮盡事物掌握了宇宙真理。
所以,從我們查考大學、易經可以看出,孔子並非想提供人們一個方法讓人去探求世界,而只是試圖使眾人知道孔丘已經做到了窮盡事物——易經,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大家也就沒有必要窮盡事物了,只需把孔丘的學說易經的思想學習傳播下來即可。所以,孔丘拋出格物致知是聲東擊西,查考道的蛛絲馬跡,原來易經就是道,恍恍然,人們卻不知自己已經深陷沼澤。
這樣看來,孔丘的大學還比不上今日的小學,糟糕的是大學是針對王侯將相士大夫而不是針對庶民百姓。
格物就是八卦,致知就是卜卦
格物致知聽起來好聽,震撼華夏2500年,還企圖解釋西方科學,簡直是蛇吞象!可惜至今科學沒有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紮根。了解了整個格物致知的來龍去脈後,居於格物致知在知識分子,尤其是學術界的地位,我們有必要通過孔子學說來試圖解讀格物致知,也就是盡量貼近孔子思想的原意解讀。
現在我們再回到格物致知的出處: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注意其中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是前一串推理的結束,是後一串推理的開始。按此邏輯,致知在格物——欲知其大學之道者,先近道;欲近道者,先格物;欲格物者,先卜卦;欲卜卦者,終其致知。這就是致知在格物的邏輯使然。當然,同樣可以推導致物格而後知至——卦卜而後知至;知至而後物格;物格而後道近;道近而後至大學之道。看看中國人不正是這樣踐行孔子之道的嗎?這不正是易經文化麼?這不正是中華文化嗎?不勝枚舉,省去。
現在我們可以把上面兩段分別替代“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加入到大學裡面: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欲知其大學之道者,先近道;欲近道者,先格物;欲格物者,先卜卦;欲卜卦者,終其致知)。物格而後知至(卦卜而後知至;知至而後得物格;物格而後得道近;道近而後得大學之道),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卜卦就是孔丘的格物致知的“知本”,格物就是八卦,致知就是卜卦;格物就是世界觀,致知就是認識論。但是要注意的是格物致知在西方哲學家看來,也非常符合他們的哲學範疇,以至於誤以為孔丘的格物致知也是西方的哲學範疇,這是最可怕的。
實際上,孔丘的哲學觀與希臘哲學觀區別在於,易經以一個是假的二進位序數(八卦),生成錯誤定律(太極、兩儀、四象、六爻、八卦、六十四卦、陰陽、五行、剛柔、仁義、六爻、三爻、外卦、內卦、上卦、下卦)、錯誤公式(參天兩地而倚數、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兼三才而兩之、六畫而成卦)和錯誤公理(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人合一、否極泰來);而八卦就是偽二進位數學,卜卦就是偽數理。至於為什麼是偽二進位,為什麼是偽數理,可以詳見拙著《易經只是文學作品:論易經的數學觀》
格物致知:中國主流哲學之母
知道了格物就是八卦,致知就是卜卦;格物就是世界觀,致知就是認識論。釐清了格物致知,那麼我們就可以得知,格物致知就是八卦與卜卦,八卦與卜卦合來就是貨真價實的偽科學!孔丘就是偽科學大師!通俗的說,易經就是錯誤數理大成。那又為什麼說格物致知是中國主流哲學之母?以下是按照易傳陰陽、剛柔、仁義作為關鍵詞搜索結果,易經對以儒家、道家為首,法家、兵家主流哲學流派影響比較大,墨家獨尊天而無易經影響:
1、儒家
儒家經書四書五經中,毋庸置疑《易經》是五經之首,充斥著陰陽說、剛柔說、仁義說,由此而論,遵循格物致知。
三綱六紀: 君臣,父子,夫婦,六人也,所以稱三綱何?一陰一陽謂之道。陽得陰而成,陰得陽而序,剛柔相配,故六人為三綱。
《郊特牲》:男子親迎,男先於女,剛柔之義也。
《禮運》:故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月以為量,鬼神以為徒,五行以為質,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四靈以為畜。
《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
2、道家
道家偏重與強調易經中的天道、仁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經五行說,遵循格物致知。
《天運》一清一濁,陰陽調和,流光其聲
吐故納新,與陰俱閉,與陽俱開,與剛柔卷舒,與陰陽俯仰,與天同心,與道同體;
《天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
3、墨家
堅定信仰天,但不相信陰陽說、剛柔說、仁義說: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辭過:聖人有傳:天地也,則曰上下;四時也,則曰陰陽;人情也,則曰男女;禽獸也,則曰牡牝雄雌也。
《墨子·天志》中:“今夫天兼天下而愛之,撽遂萬物以利之,若豪之末,非天之所為也,而民得而利之,則可謂否矣。然獨無報夫天,而不知其為不仁不祥也。此吾所謂君子明細而不明大也。”
“子墨子曰:「天之意不欲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傲賤,此天之所不欲也。”
天志中: 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之欲為仁義者,則不可不察義之所從出。
4、法家
較之墨家談及陰陽、剛柔、仁義多,遵循格物致知:
《乘馬》春秋冬夏,陰陽之推移也。時之短長,陰陽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陰陽之化也;然則陰陽正矣,雖不正,有餘不可損,不足不可益也。
《七法》正天下有分:剛柔也、輕重也、大小也、實虛也、遠近也、多少也、謂之計數。
《畫策》故曰:仁者能仁於人,而不能使人仁;義者能愛於人,而不能使人愛。是以知仁義之不足以治天下也。
《揚權》故曰道不同於萬物,德不同於陰陽,衡不同於輕重,繩不同於出入,和不同於燥溼,君不同於群臣。
5、名家 完全拋棄陰陽、仁義、剛柔說。
6、兵家 獨見孫子兵法基本上遵循易傳。
《孫子兵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孫子兵法》剛柔皆得,地之理也。
《尉繚子》兵者,凶器也。爭者,逆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亂,本仁義焉。
從簡單的易傳關鍵詞搜索來看,也不能說一切的華夏文化歸於易經,不能說一切的哲學同樣也歸入易經。但確實儒、道影響較大佔據主流,法家、兵家次之,墨家影響基本沒有。因此,說春秋主流哲學受易經影響是沒有錯的。格物可以把任何事物裝進去形成某種哲學流派,格物致知就是中國主流哲學之母。所以,到此為止,中國邏輯是什麼?很明顯就是格物,因為格物就是八卦。
是的,即便是當代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相結合,而產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產生了陰陽辯證法,而產生了八卦唯物主義 詳見魔鬼哲學:唯物辯證法不過是八卦的馬甲,同樣因為中國偽科學文化的強大的欺騙性、包容性而歸入易經。來自於西方光照幫的馬克思主義與東方的偽科學文化合體,確實中國人受到了人間地獄般的傷害與痛苦。
因此而論,來自於易經的中國主流哲學是偽科學是反邏輯,它的隱蔽性、它的難解性、它的神秘性,包括它的娛樂文化中——圍棋天量的步驟顯示其超級詭詐。當然,易經文化在中國人中每時每刻產生的海量信息裡居功至大——天量謊言!以此對應,如何有效管制這樣的人類呢?很悲劇,當然是數字極權!
身份難以管理
結論,格物致知就是把所有事物裝入八卦,然後進行卜卦而得知識。格物致知確實是中國主流哲學之母。格物致知是中國創新強大的阻擊手。
感謝主,沒想到從格物致知破譯了格物即八卦的數字世界觀,破譯了致知即卜卦的認識論,破譯了中國哲學之母,破譯了易經是偽科學,破譯了中國易經文化完全是與西方科學相反的偽科學文明!讓我再次驚嘆智慧來自於聖靈的恩典,如果沒有,我絕無可能完成此作。
榮耀歸於神!
注1 格物致知,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