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14, 2017

基督徒烈士:聖老楞佐的死亡,標誌著羅馬異教的滅亡

“烈士的鮮血是教會的種子”
特圖良Tertullian

君士坦丁之前的早期基督教時期是“烈士時代”。早期的基督徒崇敬烈士作為強大的代禱者,他們的話語被聖靈所鼓舞。

羅馬的聖老楞佐(拉丁語:Laurentius,意為「戴月桂的人」;約225年–258年),又譯為聖羅倫斯(聖公會譯名)、聖勞倫斯或聖洛倫佐,是早期羅馬教會教宗西斯篤二世在位期間七位執事之一,負責管理教會的財產,周濟窮人。老楞佐在公元258年羅馬皇帝瓦勒良針對基督徒的迫害中殉道而死。老楞佐是被放置在烤架上燻烤致死的,他的殉道故事非常有名。


8月10日 聖老愣佐(St. Laurence)
殉道,主曆二五八年
老楞佐是羅馬教會七位六品副祭之一。他的職位非常重要,掌管教會的財產,負責救濟貧人的工作。

主曆二五七年,華肋良皇帝頌佈仇教的詔令。第二年,教宗聖息斯篤二世遇難。當教宗解往刑場時,老楞佐一路上跟隨著他,滿面流淚;他向教宗道:「聖父,你怎麼不帶著你的副祭一起去?」教宗道:「吾兒,我並沒有拋棄你。三天後,你就要跟著我去了。」

老楞佐聽了這幾句話,滿心喜悅,他知道天主快要賞賜他致命的榮冠。他將教會的錢財分 施給貧人。羅馬總督得了這消息,以為教會一定有大批財產藏匿著,就派人傳老楞佐來,對他說道:「你們教徒常說官廳用苦刑虐待你們,這一次絶對不是如此。我 知道你們的司鐸常用金銀製成的杯爵舉行宗教禮節,聽說你們還有金的蠟燭盤。你快些將這些金銀財寶全部獻出。」老楞佐很鎮靜地答道:「請你寬限幾天,讓我準 備一下,我一定將教會的財寶帶到你這兒來。」

總督不知道老楞佐所說的「教會的財寶」是什麼。他接受老楞佐的請求,給予他三天的限期。

老楞佐在這三天內,將原來由教會維持生活的全體窮人召集,排成一大隊,其中有盲子、 有跛子、有聾子、有痲瘋病人,這隊貧人浩浩蕩蕩向總督府進發。到了門口,老楞佐進去請總督出來看「教會的財寶」。總督一見大怒,問老楞佐這批人來做什麼。 老楞佐道:「你不是要我獻出『教會的財寶』嗎?在你跟前的這批人就是教會的財寶。」

總督更如火上加油,厲聲對老楞佐道:「你居然這樣大膽,同我開玩笑;我知道你不怕死,可是我要慢慢地折磨你,不讓你立刻就死。」

總督命人抬來一個鐵絲架子,下面放燒紅的煤。老楞佐上身衣服剝去,放在鐵絲架子上,慢慢的烤炙。他的臉上發光,他的身體發出一股奇香。老楞佐渴望與吾主相聚,他似乎不覺得痛,愛主的神火比烤燒身體的火更強烈。

老楞佐在鐵絲架上烤了好久,他轉過頭來,微笑對法官說:「把我的身體轉過來吧,這一 邊已經烤得夠熟了。」刑吏上前,將他的身體翻過來。他道:「這一邊烤好了,你們可以吃了。」老楞佐為羅馬全城的居民祈禱,希望他們歸正,希望信德的光由羅馬發射到全世界。他受了長時期烤炙的慘刑,氣絶身死,時為主曆二五八年。

根據普登司的記述,羅馬城的歸化,應當歸功於老楞佐。許多參議員在場目睹老楞佐英勇熬受苦刑,異常感動,立即皈依真教。他們抬著老楞佐的遺體到田波弟諾公墓,盛禮殮葬。

老楞佐的死亡,標誌著羅馬異教的滅亡,從那一天起,外教的勢力江河日下,終而完全消 滅。羅馬教友常往老楞佐的聖堂祈禱,求聖人保佑。根據聖奧斯定和聖額我略的記述,老楞佐在羅馬和其他處所顯了許多靈蹟。自主曆第四世紀起,老楞佐成為教會 最著名聖人之一。他的名字列在彌撒經行祭常典內。


聖老楞佐的殉道




12月 13, 2017

真理不會滅失:1541年《最後的審判》

藝術家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年代 1534年-1541年 文藝復興時期
類型 祭壇畫
大小 1370 cm × 1200 cm(539.3 in × 472.4 in)

藏於 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


《最後的審判》取材於《新約聖經·啟示錄》,描繪世界末日來到時,耶穌再臨,並親自審判世間善惡。畫中基督被聖徒環繞,揮手之際,最後審判開始,一切人的善惡將被裁定,靈魂按其命運或上升到天堂或下降到地獄。這種兩極的世界,在壁畫中通過妥善的分割,形成一個個故事,整體顯現出一種螺旋式的動感。


《最後的審判》尺度巨大,佔滿了西斯廷禮拜堂祭台後方的整面牆壁,描繪有400多個人物。他們是以現實和歷史中的人物為模特兒的,因此這與其說是聖經傳說中的末日審判,不如說是畫家依據的自己的神學觀對現實世界中人物的評判。

畫面大致可分為四個階層,最上層是天國的天使,畫面中央是耶穌基督,下層是受裁決的人群,最底層是地獄。 畫面構圖是這樣安排的:上方與天頂畫相接處兩個半圓形畫面是一些無翼天使,他們正簇擁著基督受難時的十字架等物,左面一組抱的是十字架,右面一組抱的是恥辱柱。耶穌下方八個吹號角的天使正在喚醒死者宣示審判開始。畫面正中央雲端閃電中站著身軀高大、神態威嚴的救世主基督,他正舉起有力的右臂,表示審判開始。耶穌十二門徒和聖母瑪麗亞環繞在旁邊,聖母瑪麗亞畏縮地抓緊頭巾和衣衫,屈身在兒子的右肋之下。左邊是基督的門徒和殉道的聖者們;耶穌右腳下方左手扛著小梯子是聖·勞倫斯(St. Lawrence)。事實上那個不是梯子而是烤肉架,因為他是基督教早期的殉道者,被放在烤肉架上活活烤死;還有一個體格壯實的老人,被認爲是聖保羅。右下方雲端是使徒聖巴多羅買(Bartholomew),手中拿著一張殉道時所被割下之人皮,這張皮畫的正是米開朗基羅自己,這是米開朗基羅的簽名或理解為對於信仰的態度。畫面下部是善惡兩部分人正受到重生的耶穌的裁決。畫面左側描繪的人物將升往天國的人群,右側則將打入地獄的亡魂。右下角水面的船上向亡魂揮舞船槳的是地獄的引渡人,冥神「夏龍」,坐上船的亡魂將渡過阿克隆河打入各層地獄。米開朗基羅將他所厭惡的教宗儒略二世繪入了這幅作品,為了表達不滿他將教宗畫入下方地獄受蛇怪所撕咬。

米開朗基羅在描繪地獄風景時曾受到但丁《神曲》地獄篇的啟發。整個構圖在當時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形成了一個律動的圓形的以基督為中心的統一體。這樣,使眾多的人物和複雜的情節顯得統一、和諧。

米開朗基羅在揭幕這幅壁畫時,史無前例地把人物都描繪成有醒目生殖器的裸體,Carafa樞機對此加以強烈反對,認為在基督教最重要的教堂內,不能容忍如此的淫穢、「瀆神」和不道德。據說當 Cesena 向教宗抱怨時,教宗回答說他的裁判權沒有延伸到地獄,因此這畫像得以保留。但是米開朗基羅去世後不久,教皇就命畫家伏爾泰拉給這些裸體人物添畫了遮羞布條。這位畫家因此得了個「穿短褲的人」的綽號。

1596年教皇克萊孟八世索性想把這幅壁畫全部毀掉,幸被羅馬聖路卡美術學院的畫家們勸阻住了。

之所以轉發這幅偉大作品,是因為不朽的主題,最後的審判是全人類的最大的福音。如果是虛假信息,那它早已經消失在歷史中,而不是歷經千千萬萬的基督徒殉道者,經過近五個世紀,才傳遞到我的靈裡,這是全人類巨大的工程,以生命為代價,就是要你認識真理,就是要讓你聽到——好消息!

現在我們來點擊大圖欣賞《最後的審判》


12月 12, 2017

以色列光明節:照亮巴勒斯坦的記號


希伯來文字光明節


光明節也稱修殿節

光明節(希伯來語:חֲנֻכָּה‎ 或 חנוכה‎,提比里安轉寫:Ḥănukkāh),又稱修殿節、獻殿節、燭光節、哈努卡節、馬加比節等,是一個猶太教的節日。該節日乃紀念猶太人在馬加比家族的領導下,從敘利亞塞琉古王朝國王安條克四世手上奪回耶路撒冷,並重新將耶路撒冷第二聖殿獻給上主。

猶大馬加比的勝利

該節日自西元前165年開始為猶太教所信守,節期為猶太曆的基斯流月。由此看出光明節與耶路撒冷的歷史淵源。

光明節不是《托拉》(摩西五經)上記載的節日,而是為了紀念公元前165年猶太民族反抗異族企圖消滅猶太教的瑪喀比起義勝利、收復耶路撒冷、潔淨第二聖殿並把它重新獻給上帝的日子。

以色列議會大燭台上的馬加比人

公元前168年,統治巴勒斯坦地區的塞琉古王朝安條克四世為了強制推行「希臘化」,宣布猶太教非法,並採取各種嚴厲措施消滅猶太教,其中最令猶太民族不能容忍的是在耶路撒冷猶太人聖殿裡豎起希臘神祇奧林匹亞宙斯的祭壇,在上面用猶太人視為不潔的豬進行獻祭,並強迫猶太人食用豬肉,對不從者格殺勿論。這一仇視猶太教的做法導致了一場反抗塞琉古王朝統治的猶太人起義。3年後,以猶大·馬加比為首的起義取得了勝利,耶路撒冷為猶太人收復。猶大·瑪喀比下令淨化聖殿,清除異教痕跡,重建猶太人祭壇(故亦稱「淨殿節」),並規定了慶祝這一勝利的活動日期。



光明節從基斯流月(猶太歷9月)25日開始,延續八天。八天的節期與兩個傳說有關:一是瑪喀比士兵因戰鬥而無法慶祝為期八天的住棚節,故以此作為補償。二是收復、淨化聖殿後,在打算點燃聖殿中的「七枝燈台」時,人們只找到了一小罐專門用於聖殿的燈油,猶太律法規定用於聖殿的燈油須從橄欖中提煉,並由掌管聖殿的大祭司經過一番潔淨禮儀後才能使用。而無論是製作還是去外地取來這種淨化過的燈油,均需要八天時間。然而,由於上帝對猶太人的恩賜和垂注,奇蹟發生了,這一小罐原本只能燃用一天的燈油竟然一直燃燒了八天。根據這一異象,該節日最主要的儀式是點燃九枝燈台(再獻聖殿節燈台,專門為慶祝哈努卡節使用的一種燈),第一天點燃燈台一枝燈盞,以後每天增加一枝燈盞,一直到第八天結束。故也有人稱之為「光明節」。



光明節時間軸
公元前198年: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三世(Antiochus the Great)的軍隊從猶太和撒馬利亞趕走托勒密五世。

公元前175年:安條克四世(Epiphanes)登上塞琉古王座。

公元前168年:在安條克四世的統治下,第二個聖殿被洗劫,猶太人遭到屠殺,猶太教被禁止。

公元前167年:安提阿古命令在聖殿中豎立的宙斯祭壇。瑪提亞提雅和他的五個兒子約翰,西門,以利亞撒,約拿單和猶大率領叛亂反對安條克。猶大被稱為猶大馬加比(“猶大錘”)。

公元前166年:瑪他提亞死後,猶大取代了他的領袖地位。該哈斯蒙尼猶太王國開始; 它持續到公元前63年。

公元前165年:猶太人反抗塞琉古王朝的反抗成功地奪回了解放和重新光榮的聖殿(光明節)。

公元前142年:重建第二個猶太聯邦。塞琉西人承認猶太人的自治。這些塞琉古國王有一個正式的霸主,Hasmoneans承認。這為人口增長和宗教,文化和社會發展開創了一段時期。這包括征服Transjordan,Samaria,Galilee和Idumea(也稱為Edom)現在覆蓋的地區,以及Idumeans被強制轉換為包括割禮在內的猶太宗教信仰。

公元前139年:羅馬參議院承認猶太人自治。

公元前134:安條克七世Sidetes圍攻耶路撒冷。約翰·海爾克魯斯(John Hyrcanus)統治下的猶太人成為塞琉古的封臣,但保留了宗教自治權。

公元前129年:安條克七世死亡。該哈斯蒙尼猶太王國完全拋出了敘利亞規則

公元前96年:撒都賽國王亞歷山大·亞奈與法利賽人之間的八年內戰開始。

公元前83年:鞏固約旦河東岸的王國。

公元前63年:Hasmonean猶太王國因兄弟Aristobulus II和Hyrcanus II之間的競爭而告終,他們兩人都呼籲羅馬共和國干涉和解決權力鬥爭。羅馬將軍Gnaeus Pompeius Magnus(龐貝大帝)被派往該地區。12萬猶太人在耶路撒冷的羅馬圍困中被屠殺。聖殿的祭司被擊倒在祭壇上。羅馬附加朱迪亞。

以上有神在參與其中的歷史,正是美國立法的基礎,也是川普總統行政的基礎,當今世界卻採用綏靖主義立場隨意改變歷史,創造歷史,是誰說真話誰說假話,必將得到末日的審判。

上帝一直在掌控世界萬物,聖經裡預言了末日審判來臨時的第三聖殿:”我們被擄掠第二十五年,耶路撒冷城攻破後十四年,正在年初,月之初十日,耶和華的靈降在我身上,他把我帶到以色列地。 在上帝的異象中帶我到以色列地,安置在至高的山上;在山上的南邊有彷彿一座城建立。以西結書40:1-2。

亞拉不過是說謊者,願世上每個人因為良心點亮燈檯,祝福耶路撒冷,祝福以色列,只有耶穌基督是全人類永久和平的君!


光明節的燈檯


後附:第一次公開披露我的發現,穆罕默德是撒謊者!

穆罕默德自己承認敵對神,  穆罕默德敵對神的原始記錄。我找到了最早古蘭經註釋家al-Tabari的巨著《塔巴里的歷史The
History of al-Tabari》裡面確實有穆罕默德承認自己捏造上帝的話,站在上帝的對立面,捏造上帝的話。

伊斯蘭教 - 刪除的文本是如下:

先知穆罕默德的坦白:

“我已經捏造了與上帝對立的東西,並將他所沒有說的話歸咎於他。
-- Al-Tabari, The History of Al-Tabari, vol. vi, p. 111

加百列來到使徒說,“你做了什麼,穆罕默德?你讀給這些人一些我從上帝沒有帶給你及你說了他沒有對你說的話。"
-- Ibn Ishaq, Sirat Rasul Allah, p. 166

《塔巴里的歷史The   History of al-Tabari》刪除穆罕默德的文本


感謝神的引領,這恐怕是今年神賜我的最大發現。

英文這本書塔巴里的歷史的鏈接





這就是為什麼可以解釋,伊斯蘭教義為什麼與猶太教、基督教教義完全相反的真實原因。伊斯蘭教以仇恨、暴力、屠殺、淫邪進行所謂恐怖的威嚇。隨著川普總統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相信中東及全世界都會進行大討論、大討伐、大混戰,我相信,本文也可能會被穆斯林看到,希望大家都能通過討論找到真相,進而跟隨真理。


參考:

12月 09, 2017

耶路撒冷三千年:和平,不能用綏靖主義維繫

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愛你的人必然興旺。詩篇 122:6



2017年12月6日白宮發布公告,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國首都的總統聲明,並將美國大使館遷往以色列到耶路撒冷。

這是一個讓世人瘋狂的舉動。

一般說來首都是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為什麼美國作為以色列的盟友之前卻只承認其國家關係,卻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其他國家也是如此跟進?答案就是首都是國家主權的象徵。


和平,不能用綏靖主義維繫



美國在1995年早已經立法承認耶路撒冷首都,但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三任總統卻仍然採取绥靖主义政策,一邊與以色列交好,一邊看重巴勒斯坦的臉色,以為這種做法是首善是討好。但事實證明,這不僅不是首善反而導致中東地區因為耶路撒冷地位問題,引發中東持續動盪,甚至於影響世界平和與安全!

綏靖主義政策為什麼不討好,因為它不公正,因為它不是居於歷史的真實的事實,人的善意往往採取機會主義或綏靖主義的立場來做事,這反而引發爭執、動盪與戰爭!

真相才會帶來平息,真誠才會帶來和平,真理才會帶來永久和平。

川普總統沒有採取一般世人的立場態度、方法,沒有採取詭詐的多元文化立場,而是居於真實歷史、公正而做出的。導致“正常人”完全不了解川普的行事為人,正如學者沙特表示“川普的不可預測性,讓朋友和敵人都頭痛,他喜歡升高緊張,喜歡行動,他的不可預測性讓盟友和敵人都擔心。”當我看到這個話以後,我真是非常開心,我開心的是,這個世界一直敵對真實的這些精英們是永遠不可能搞懂川普的,這也是川普總統確實有屬天的智慧,讓人頭痛。

很多人應該記得,2014-2015年連環四月蝕前後:同性婚姻全面興起,伊拉克、敘利亞難民如潮,美國非正式背叛以色列,梵蒂岡背叛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所說“必須記住我們是一個人類共同體,而寬容是在多元世界裡前行的唯一道路。”聯合國的和平正是居於綏靖主義的立場,而不是真實歷史的立場


耶路撒冷三千年


耶路撒冷城徽

我們來會看什麼是耶路撒冷的真實歷史。耶路撒冷作為以色列首都有三千年歷史,而伊斯蘭在耶路撒冷圓頂清真寺只有一千三百年歷史。如果說現行國際法律無法適應這上千年歷史爭端,聯合國已經超越法律來管理三大宗教的聖地耶路撒冷,那麼為什麼不可以世界的歸世界,宗教的歸宗教呢?有必要居於以色列宗教教義、宗教歷史的簡要回顧。

主前1000年        耶路撒冷成為大衛王國首都

主前960年          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建立第一聖殿,它是猶太人的民族和精神中心

主前586年          猶大王國被巴比倫征服,耶路撒冷和第一聖殿被毀;多數猶太人流亡

主前538-515年         許多猶太人從巴比倫返回;重建第二聖殿

主後70年            耶路撒冷和第二聖殿被毀

636-1099年      阿拉伯統治,691年哈里發阿布杜勒·馬里克在耶路撒冷第一和第二聖殿舊址建圓頂寺。

1099-1291年     十字軍統治(耶路撒冷的拉丁王國)

1860年          耶路撒冷城牆外建第一個居住區

1882-1903年     第一批大規模移民,主要來自俄國

1897年          西奧多·赫茨爾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猶太復國主義組織成立

1904-14年       第二批大規模移民,主要來自俄國與波蘭

1909年          德加尼亞建第一個基布茲,第一座現代化猶太人城市特拉維夫建立

1917年          英國的征服結束了400年的奧斯曼統治,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承諾支持建立"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的民族家園"

1919-23年            第三批大規模移民,主要來自俄國

1924-32年            第四批大規模移民,主要來自波蘭

1933-39年            第五批大規模移民,主要來自德國

193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猶太人遭大屠殺

1947年                 聯合國建議在這片土地上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

1948年                 英國委任統治結束,以色列宣布建國(5月14日)

1967年    六日戰爭;耶路撒冷重新統一

1981年                以色列空軍摧毀了即將投入使用的伊拉克核反應堆

1989年                以色列提出四點和平建議,來自前蘇聯的猶太人大規模移民開始

這就是耶路撒冷三千年重大真實歷史。歷史就是真實的,反之就不是歷史。伊斯蘭顯然是外來入侵者。而基督教與猶太教的歷史是同一版本。


一個宣告,以誠實之名


1995年,美國國會通過“耶路撒冷大使館法”(公法104-45)(“法案”)敦促美國政府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我相信,國會也正是居於美國建國先賢宗教信仰,基督教是美國立國根基這一點出發,而與以色列、猶太教連接起來的,而這個連接正是居於歷史的真實。


2017年12月6日白宮發布公告,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國首都的總統聲明,並將美國大使館遷往以色列到耶路撒冷。

由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主持
宣布
美國的外交政策是建立在原則的現實主義基礎之上的,首先是對事實的誠實承認。關於以色列國,這就要求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首都,並儘快將美國大使館遷往以色列和耶路撒冷。 
1995年“耶路撒冷大使館法”(公法104-45)(“法案”)以來,大會敦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我們的大使館遷至以色列。美國參議院於2017年6月5日以一致投票方式重申了該法案。 
現在,在該法通過22年之後,我已經確定,現在是美國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時候了。這種長期以來對現實的承認,符合美國和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追求和平的最大利益。
七十年前,在杜魯門總統領導下的美國承認了以色列國。此後,以色列國在耶路撒冷設立了首都 - 猶太人在古代建立的首都。今天,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政府的所在地,也是以色列議會的所在地。最高法院; 總理和總統的住所; 和許多政府部門的總部。耶路撒冷是包括總統在內的美國官員會見以色列的對手。因此,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是適當的。
我也確定美國將把我們的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這一行動符合該法案所表達的國會的意願。 
今天的行動 - 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並宣布我們大使館搬遷,這並不意味著背離美國對推動達成持久和平協議的堅定承諾。美國在最終的地位問題上仍然沒有立場。以色列在耶路撒冷主權的具體界限是雙方的最終地位談判。美國並沒有在邊界或邊界上採取立場。
最重要的是,如果雙方同意,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實現和平,包括通過兩國解決方案。和平永遠不會被那些願意接受的人所掌握。與此同時,美國繼續支持耶路撒冷聖地的現狀,包括也被稱為聖地山(Haram al Sharif)的聖殿山。耶路撒冷是今天 - 而且必須保持 - 猶太人在西牆上祈禱的地方,那裡是基督徒走十字架的地方,穆斯林在阿克薩清真寺朝拜。
在今天的決定之後,我國政府重申其長期以來致力於建設中東和平與安全的未來。現在是所有文明國家和人民對合理的辯論 - 而不是毫無意義的暴力 - 以及中東的年輕和溫和的聲音 - 要求自己一個光明而美好的未來的分歧作出回應的時候了。今天,讓我們重新走上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道路,重新思考舊的假設,開放我們的心靈和新的可能性。我問中東的領導人 - 政治和宗教;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和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 - 加入我們這個追求持久和平的崇高追求。 
因此,現在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唐納德·特魯普先生憑藉美國“憲法”和美國法律賦予我的權力,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首都美國駐以色列的使館將盡快轉移到耶路撒冷。 
因此,我十二月的第六日,在我們的主二千十七年,以及美利堅合眾國二百四十二年的獨立日,我已經確定了我的手。


唐納德·川普



聖經歷史經得起檢驗嗎?


再來看偉大的聖經,神的話語。聖經記載,主前1000年,大衛計劃一座寺廟,撒母耳記下7;前967年,所羅門在耶路撒冷為聖殿準備、建造聖殿,前959年,上帝的榮耀在聖殿裡,歷代誌上7。

耶路撒冷從大衛王計劃建造聖殿,他的兒子所羅門王四十一年後造了第一聖殿主前959年起,到現在只剩下西牆的今天2976年了!

這是根據聖經繪製的以色列地圖,與現代以色列非常接近,至少有90%符合聖經歷史,這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




居於聖經繪製的地圖

這個地圖領土的界限在聖經經文中有所不同,其中一些主要的依據是:


創世紀15:18-21
出埃及記23:28-33
民數記34:1-15
申命記11:24
申命記1:7
以西結書47:13-20



耶路撒冷,絕不是為了佔領土地,更不是為了宗教。自從耶路撒冷出生以後,耶路撒冷就是為了真理而生,也是為了真理而滅,同樣,現代的耶路撒冷也是為了真理而重生。


因為耶路撒冷是神親手所造,是屬於以色列的,其他地方都是假的偶像!

聖經說:“你們當因我所造的永遠歡喜快樂,因我造耶路撒冷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為人所樂。…”以賽亞書 65:18,19

想起英國的貝爾福在1906年第一次見到魏茨曼時,對他產生了很好的印象,因為維茨曼的猶太復國主義是居於真理。貝爾福問魏茨曼:「錫安主義的中心議題,為甚麽是巴勒斯坦而非別處?」魏茨曼說:「其他地方都是假的偶像。」

讚美耶路撒冷,因為她是神所造!


耶路撒冷的荒場啊,要發起歡聲,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安慰了他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耶和華在萬國眼前露出聖臂,地極的人都看見我們神的救恩了。…以賽亞書 52:9
現在全地得安息、享平靜,人皆發聲歡呼。以賽亞書 14:7
航海的和海中所有的,海島和其上的居民,都當向耶和華唱新歌,從地極讚美他!…以賽亞書 42:10,11
諸天哪,應當歌唱!因為耶和華做成這事。地的深處啊,應當歡呼!眾山應當發聲歌唱,樹林和其中所有的樹,都當如此!因為耶和華救贖了雅各,並要因以色列榮耀自己。以賽亞書 44:23
 你們要從巴比倫出來,從迦勒底人中逃脫,以歡呼的聲音傳揚說:「耶和華救贖了他的僕人雅各!」你們要將這事宣揚到地極。以賽亞書 48:20
諸天哪,應當歡呼!大地啊,應當快樂!眾山哪,應當發聲歌唱!因為耶和華已經安慰他的百姓,也要憐恤他困苦之民。以賽亞書 49:13
「你這不懷孕不生養的,要歌唱!你這未曾經過產難的,要發聲歌唱,揚聲歡呼!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這是耶和華說的。…以賽亞書 54:1-3
你們必歡歡喜喜而出來,平平安安蒙引導,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發聲歌唱,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以賽亞書 55:12
你們當因我所造的永遠歡喜快樂,因我造耶路撒冷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為人所樂。…以賽亞書 65:18,19
「你們愛慕耶路撒冷的,都要與她一同歡喜快樂!你們為她悲哀的,都要與她一同樂上加樂!…以賽亞書 66:10-13
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詩篇 96:11,12
錫安的民哪,應當歌唱!以色列啊,應當歡呼!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滿心歡喜快樂!…西番雅書 3:14,15
因為經上記著:「不懷孕不生養的,你要歡樂!未曾經過產難的,你要高聲歡呼!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加拉太書 4:27
使我僕人的話語立定,我使者的謀算成就。論到耶路撒冷說:『必有人居住。』論到猶大的城邑說:『必被建造,其中的荒場,我也必興起。』以賽亞書 44:26
耶和華已經安慰錫安和錫安一切的荒場,使曠野像伊甸,使沙漠像耶和華的園囿,在其中必有歡喜、快樂、感謝和歌唱的聲音。以賽亞書 51:3
他們必修造已久的荒場,建立先前淒涼之處,重修歷代荒涼之城。以賽亞書 61:4

感謝主,當今最強大國家擺脫聯合國綏靖主義和平路線,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國首都,並將美國大使館遷往以色列到耶路撒冷,中東的和平走上了誠實之路,這對於世界思想集聚地的中東帶來了曙光。




參閱:



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


貝爾福宣言




11月 27, 2017

ICCP信仰宣言(丹佛宣言):關於男性與女性的聖經區別




丹佛宣言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就是針對當今社會與教會中的女權主義(女性主義)偏離聖經的問題。「在許多基督徒家庭中,女性主義使得丈夫輕易放棄了他們被造的責任--------去領導和供應,結果導致雙重詛咒落在女人身上。
現在,女人承擔起夏娃的詛咒以及亞當的責任。」


「一般的基督教女性吸收了一種虛假的觀念:
尊嚴和成就,來自『職業生涯』以及『在家庭外最大限度地使用她的才能』。至於料理家務和養育兒女的責任,則較無意義、不那麼有尊嚴、而且不那麼有成就。」(摘自ICCP執行長Eugene Clingman博士的主題說明文章)


關於男女性別議題的丹佛宣言,會議或參考的成員非常多,
有興趣的人可自己去看英文版。我在這裡僅簡單列舉一些華人界較知名的神學家:
Wayne A. Grudem (韋恩˙格魯登)或譯(古德恩)
John Piper (約翰˙派博)
D. A. Carson (卡森)
John MacArthur, Jr. (約翰˙麥克阿瑟)
J.I. Packer, (巴刻)
R. C. Sproul (史普羅)或譯(史鮑爾)


我列舉這些重量級神學家,是要告訴大家一個很重要的事:
這些條文講的,有些,可能和我們原本的認知與習慣有極大差異。
但因為這些條文是這麼多重量級的福音派神學家檢驗過或一起制定的,
所以,即使我們不認同這裡面的任何一點,也請不要輕易就否定這些條文。
請認真思考並用聖經檢驗這些條文,並順服聖經。



以下開始丹佛宣言內容

關於男性與女性的聖經區別(主題十七)
丹佛宣言(聖經的兩性觀會議所制定)
http://churchcouncil.org/index.php/the-official-documents/17-feminism/


一、理由(Rationale)

觀察到下列描述的當代發展,我們對此深感關切,所以我們已經在我們的目的上受到感動:
We have been moved in our purpose by the following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which we observe with deep concern:


1. 在我們的文化中,對男人特質與女人特質間的『互補性差異』,
廣為傳佈的不確定性和混淆;
The widespread uncertainty and confusion in our culture regarding the complementary differences between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2. 這個不確定性與混淆,造成了婚姻結構瓦解的悲劇性結果,
這婚姻本是上帝從男性與女性那美麗且多樣的絲線所織成的;
the tragic effects of this confusion in unraveling the fabric of marriage woven by God out of the beautiful and diverse strands of manhood and womanhood;


3. 對女權者主張的平等主義(feminist egalitarianism)漸增的提倡,
伴隨對聖經所描繪下列二者間那種令人愉悅的和諧的扭曲或忽略-----
被救贖的丈夫那種愛與謙卑的領導,
被救贖的妻子那種智慧與甘願對丈夫領導的支持;
the increasing promotion given to feminist egalitarianism with accompanying distortions or neglect of the glad harmony portrayed in Scripture between the loving, humble leadership of redeemed husbands and the intelligent, willing support of that leadership by redeemed wives;


4. 對於母親身份、全職家庭主婦、以及許多歷史上被女人所做的事工的價值,
廣為傳佈的矛盾心態;
the widespread ambivalence regarding the values of motherhood, vocational homemaking, and the many ministries historically performed by women;


5. 把聖經與歷史上認定為不合法或反常的性關係,
不斷增長的視為合法的宣稱;
以及日漸增多的對人類性行為色情化的描繪;
the growing claims of legitimacy for sexual relationships which have Biblically and historically been considered illicit or perverse, and the increase in pornographic portrayal of human sexuality;


6. 在家庭中,身體和情感虐待的暴增;
the upsurge of physical and emotional abuse in the family;


7. 在教會領導上,『不合聖經教導的男人和女人角色』的興起,
卻反向導致『合乎聖經的忠實見證』的嚴重障礙;
the emergence of roles for men and women in church leadership that do not conform to Biblical teaching but backfire in the crippling of Biblically faithful witness;


8. 對釋經學上怪異論點漸增的盛行與接受,
而這些怪異論點,是為了重新解釋意思非常明顯清楚的聖經經文,
而設計出來的;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and acceptance of hermeneutical oddities devised to reinterpret apparently plain meanings of Biblical texts;


9. 這樣一來,經文清晰性所伴隨的聖經權威,
就被怪異論點隨之而來的威脅所危及;
並且一般人也能理解的經文意思,
就被限縮到只有技術精巧的人才能理解的領域去;
the consequent threat to Biblical authority as the clarity of Scripture is jeopardized and the accessibility of its meaning to ordinary people is withdrawn into the restricted realm of technical ingenuity;


10. 以及在所有這一切的背後,
教會中有些人,對這些時代精神的論點明顯的包容,
建構於犧牲了有吸引力的、徹底的聖經真實可靠性(Biblical authenticity)上。
而這個在聖靈大能下的聖經真實可靠性,
可以改造,而非反映(reflect)我們這生病的文化。
and behind all this the apparent accommodation of some within the church to the spirit of the age at the expense of winsome, radical Biblical authenticity which in the power of the Holy Spirit may reform rather than reflect our ailing culture.



二、目的 (Purposes)
雖然認知了伴隨我們自己的有罪與有誤,
並且承認許多真誠福音派立場者並不同意我們所有的信念,
儘管如此,被『先前的觀察』,以及被『聖經關於兩性互補的高貴版本仍可能贏得基督教會的心思和意念的盼望』所感動,
我們致力於追求下列目的:

Recognizing our own abiding sinfulness and fallibility, and acknowledging the genuine evangelical standing of many who do not agree with all of our convictions, nevertheless, moved by the preceding observations and by the hope that the noble Biblical vision of sexual complementarity may yet win the mind and heart of Christ’s church, we engage to pursue the following purposes:


1. 研究並解釋聖經對男人和女人之間關係的觀點,特別是在家中和在教會中的部分。
To study and set forth the Biblical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 especially in the home and in the church.


2. 促進代表這個觀點的學術性和通俗性材料的出版
To promote the publication of scholarly and popular materials representing this view.


3. 鼓勵一般信徒的自信:自己去研究和瞭解聖經教訓,特別是針對男人和女人之間關係的議題。
To encourage the confidence of lay people to study and understand for themselves the teaching of Scripture, especially on the issue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n and women.


4. 在適當的生活領域中,鼓勵這個深思熟慮和敏銳的聖經觀點的應用。
To encourage the considered and sensitive application of this Biblical view in the appropriate spheres of life.


5. 就因此
And thereby


-------對那些因著對上帝在男性和女性方面的旨意不充分的理解而來的傷害,帶來『個人』和『關係』的醫治,
to bring healing to persons and relationships injured by an inadequate grasp of God’s will concerning manhood and womanhood,


-------透過對上帝賦予的男人和女人角色真正的瞭解和做法,幫助男性和女性領悟他們全部的事工潛能,
to help both men and women realize their full ministry potential through a tru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their God given roles,


-------藉著抱持會吸引這破碎世界的關於男女性別關係的聖經整全性,來促進福音在全人類中的廣傳
and to promote the spread of the gospel among all peoples by fostering a Biblical wholeness in relationships that will attract a fractured world.

三、確認(Affirmations)



基於我們對聖經教訓的瞭解,我們確認下列:
Based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Biblical teachings, we affirm the following:


1. 亞當和夏娃都是按著上帝的形像造的,
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人,但在他們的男女身份上有所不同(區別)。
(創1:26-27; 2:18)

Both Adam and Eve were created in God’s image, equal before God as persons and distinct in their manhood and womanhood (Genesis 1:26-27, 2:18).


2. 男性與女性角色的不同(區別),是上帝所命定的,以做為創造次序的一部份,
而且應該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找到回響(echo)。
(創2:18, 21-24; 林前11:7-9; 提前2:12-14) 


Distinctions in masculine and feminine roles are ordained by God as part of the cre¬ated order, and should find an echo in every human heart (Genesis 2:18, 21-24; I Corinthians 11:7-9; I Timothy 2:12-14).


3. 亞當在婚姻中作頭,乃在墮落之前為上帝所設立,而不是罪的一個後果。
(創2:16-18, 21-24; 3:1-13; 林前11:7-9)

Adam’s headship in marriage was established by God before the Fall, and was not a result of sin (Genesis 2:16-18, 21-24; 3:1-13; I Corinthians 11:7-9).


4. 墮落引進了男人和女人之間關係上的扭曲。(創 3:1-7, 12, 16)
--------在家中,丈夫愛的、謙卑的作頭,傾向於被『掌控』或『消極』所取代;
妻子智慧的、甘願的順服,傾向於被『篡位』或『奴性』所取代。
--------在教會中,罪使男人傾向一種世俗的貪愛權力,或一種屬靈責任的放棄;
使女人傾向於抗拒對她們角色的限制,或忽略她們在適當事工上恩賜的使用。

The Fall introduced distortions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n and women (Genesis 3:1-7, 12, 16).
¬¬-In the home, the husband’s loving, humble headship tends to be replaced by dom-ination or passivity; the wife’s intelligent, willing submission tends to be replaced by usurpation or servility.
-In the church, sin inclines men toward a worldly love of power or an abdication of spiritual responsibility, and inclines women to resist limitations on their roles or to neglect the use of their gifts in appropriate ministries.


5. 舊約和新約,都顯明了上帝賦予男人和女人角色同等的高價值和尊嚴。
(創1:21-27; 2:18; 加3:28)
舊約和新約,也都確認了男人在家中和在盟約社群中作頭的原則。
(創2:18; 弗5:21-33; 西3:18-19; 提前2:11-15)。

The Old Testament, as well as the New Testament, manifests the equally high value and dignity which God attached to the roles of both men and women (Genesis 1:21-27, 2:18; Galatians3:28). Both Old and New Testaments also affirm the principle of male headship in the family and in the covenant community (Genesis 2:18; Ephesians 5:21-33; Colossians 3:18-19; I Timothy 2:11-15).


6. 基督裏的救贖,目標針對著『移除那些因咒詛而來的扭曲』。
------在家中,丈夫應該拋棄嚴厲或自私的領導,
並且應該在對他們妻子的愛和照顧中成長;
妻子應該拋棄對她們丈夫權柄的抗拒,
並且應該在對她們丈夫的領導上甘願和喜樂的順服中成長。
(弗5:21-33; 西3:18-19; 多2:2-5; 彼前3:1-7)
------在教會中,基督裏的救贖給男人和女人在救恩上同等的祝福;
儘管如此,教會中某些治理和教導的角色,僅限於男人可擔任。
(創3:28; 
林前11:2-16; 提前2:11-15)

Redemption in Christ aims at removing the distortions introduced by the curse.
-In the family, husbands should forsake harsh or selfish leadership and grow in love and care for their wives; wives should forsake resistance to their husbands’ author¬ity and grow in willing, joyful submission to their husbands’ leadership (Ephesians 5:21-33; Colossians 3:18-19; Titus 2:2-5; I Peter 3:1-7).
-In the church, redemption in Christ gives men and women an equal share in the blessings of salvation; nevertheless, some governing and teaching roles within the church are restricted to men (Genesis 3:28; I Corinthians 11:2-16; I Timothy 2:11-15).


7. 在生命的全部領域中,基督是男人和女人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導引,
以致於沒有任何地上的順服----不管是家中的、宗教的、或公民的----
會暗示一種命令,叫任何人遵守一種『人類的權柄』以致於犯罪。
(但3:10-18; 徒4:19-20; 5:27-29; 彼前 3:1-2)

In all of life Christ is the supreme authority and guide for men and women, so that no earthly submission–domestic, religious, or civil– ever implies a mandate to follow a human authority into sin (Daniel 3:10-18; Acts 4:19-20, 5:27-29; I Peter 3:1-2).


8. 在男人和女人心中,那種呼召去投入事工的真誠感動,
絕不能被用來把對特別事工的合乎聖經的準則放在一旁。
(提前2:11-15; 3:1-13; 多1:5-9)
反而,聖經的教導,
必須維持為檢測我們對上帝旨意的個人主觀分辨的權威依據。

In both men and women a heartfelt sense of call to ministry should never be used to set aside Biblical criteria for particular ministries (I Timothy 2:11-15, 3:1-13; Titus 1:5-9). Rather, Biblical teaching should remain the authority for testing our subjective discernment of God’s will.


9. 世界半數人口仍在福音所及之處以外,
還有無數已聽過福音的社會中失喪的人,
還有壓力和疾病、營養不良、居無住所、不識字、無知、老化、成癮、犯罪、
監禁、精神官能症、和孤獨。
因此,沒有任何一個感受到來自上帝的激情,
要去使上帝的恩典在文字和行為上為人所知的男人或女人,
為了基督的榮耀和對這墮落世界的益處,
需要去過一種無法充分實現的事工的生活。(林前12:7-21)

With 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outside the reach of indigenous evangelism; with countless other lost people in those societies that have heard the gospel; with the stresses and miseries of sickness, malnutrition, homelessness, illiteracy, ignorance, aging, addiction, crime, incarceration, neuroses, and loneliness, no man or woman who feels a passion from God to make His grace known in word and deed need ever live without a fulfilling ministry for the glory of Christ and the good of this fallen world (I Corinthians 12:7-21).


10. 我們確信,否認或忽視這些原則,必然在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教會、以及一般文化中,導致漸增的毀滅性後果。
We are convinced that a denial or neglect of these principles will lead to increasingly destructive consequences in our families, our churches, and the culture at large.




補充說明:
這篇的中文翻譯是我用ICCP信仰宣言的中文版當基礎去改譯。
假使有任何翻譯錯誤或不當之處,歡迎提出指正,以使翻譯更正確且易懂。




進深閱讀:
ICCP信仰宣言條文與講解相關文章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12436335.html

怎样驱赶北京低端人口|中共建政史

1949 年以来,这长期是个老大难问题。

1953 年 6 月,北京市工商局决定,在北京做摊贩谋生的外地农民应一律予以整治,「由公安局清查户口,进行检查,限期回籍生产。」

随之而来的清理行动,远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事实上,1950 年代前期,北京市曾多次发动联合执法行动,均未能成功将这些贫苦农民驱赶回乡。



平津总前委首长在正阳门城楼上检阅解放军入城式

这些一无所有的底层摊贩,甚至没有在执法人员面前束手就擒。根据当时政府部门的记录,他们不但大肆以游击、迂回战术相抗争,而且常常口出恶言,当面指责管理者「执行的是反动政策」,让他们「有能耐去把台湾拿回来」,令负责清理工作的干部难堪不已。


相比之下,社会地位远高于他们的企业家、民国政客和知识分子,均在同一时期的历次运动中应声而倒。这些底层求生的外地人为什么格外坚韧抗压?




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中山公园举行惩治反革命罪犯的大会


「盲目流入城市」


1949 年 5 月,刚进城不久的北京市政府出台政策,为改善市容、交通,全市四万余户摊贩须在市政府登记,办理牌照,到十二个指定的市场区域经营。约 3 个月后,政府宣布整治工作完成,摊贩已「各得其所」。




北平市长、军管会主任叶剑英


事实上,摊贩牌照并非人人可得,尤其是在摊贩中「约占三分之二」的外地农民,正是北京市政府的重点清理对象。




▍建国初期的摊贩许可证


持续数年的内战,加上 1949 年的河北水灾,使得大量周边地区的贫民、灾民涌入北京求生,其中很多人摆摊为业。


可想而知,很多摊贩不但没有固定居所,「晚间宿在城门洞里及其他空场地方」,不少人甚至不能自备挑子、箩筐、小车、秤等摆摊工具,须从小商店租赁使用。




▍1950 年的北京街头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幸的是,这些起早贪黑、风餐露宿的摊贩,按马克思理论看来并不属于「劳动人民」,而是理应在农村从事体力劳动、却「轻视劳动,盲目流入城市」来游手好闲混生活的青壮年劳动力。


在政府看来,摊贩既不直接生产粮食,又要长期在市区生活,消耗城市的粮食供应,而且管理困难,怎么看都像是有国民党特务混迹其中,自然应当严格筛选、控制,只允许老弱病残、生活极度困难者充任。


1950 年,商业局的报告中提出建议,对本市居住的外地难民以「遣送返籍」为原则,「对经营摊贩一般不应批准。」




▍1949 年广州的摊贩。
建国后全国各大城市均有驱逐外地摊贩的行动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几个月后,北京市政府又作出明确规定,只有生活困难的北京市户口持有者和复员军人才能上街摆摊,且牌照须每年一审,一旦发现本人经济条件已有所改善,立刻剥夺其摆摊资格。


其实,除了底层外地人,长期找不到工作的北京户籍者也在清理之列。


1949 年底,北京开始「有计划地号召与介绍」失业市民迁往东北、察哈尔、绥远等地务农,这些地方地广人稀,有些还「在土改时留下了一些土地」,正好安置北京的无用人口。




▍1950 年北京正阳门外


因此,1953 年的整治计划中,这些没能进入十二个集中市场的摊贩都成为了取缔对象。除了外地农民要驱逐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即使是本市的青壮年摊贩也要「坚决取缔」,与流氓分子相同待遇。


如 1953 年 7 月,北京宣武区共清理摊贩 307 人,其中农民 200 人、市民 107 人,最后只有 16 人得到长期营业执照。


从 1950 年开始,北京市多次展开这样的多部门联合整治行动,查获的无照摊商数量动辄上千,其中的农民往往被遣送回原籍。1954 年的整治中,有数百外地农民被遣送回乡,造成三起自杀事件,被工商局认为「影响很坏」。


然而,这样的战果并不能长期有效,摊贩们只是暂时消失,很快又重返北京街头。1953 年 8 月,北京市委的报告中便提及,外地回乡的农民仅是极少数,北京本地无照摊贩也很少改行。


「你是什么出身」


摊贩们之所以坚守岗位,主要是因为摆摊几乎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不但北京本地贫民找工作困难、无处可去,即使是外地摊贩,许多也来自灾区,返乡后难以解决生存问题。相比之下,来京摆摊即使被工商部门取缔,也无非小小惩戒,蒙混过关也不特别困难。


为了让他们一去不返,工商局曾在 1953 年的整治行动中请求劳动局协商解决,给青壮年摊贩安排就业。然而劳动局本来就为高失业率所困,虽然一度同意,后来还是答复「现不需要」。




▍北京市公安局也曾以「各派出所人少事烦」为由,
冷淡答复工商局请求他们协助查处无照商贩


即使在街头取缔摊贩时,工商执法人员虽然多数时候都能保持强势,不时也会遭到言语和行动上的回击而措手不及。


如前门区就有摊贩被管理处人员批评为「轻视劳动」后,当面指责对方才是吃闲饭的,「每月拿好几十」,反而轻视自己的劳动。对于确实不从事体力劳动的管理处人员来说,这样的责难并不容易应对。


老年摊贩更令人头疼,他们当众指责管理处人员是「小毛孩」,执法行动是没大没小,甚至援引民国时期的生活经验,当街批评新政权「和蒋介石没有两样」。




比老人更难搞的是解放军退伍军人,虽然按照规定可以摆摊经营,但他们往往拒绝去政府规定的集中市场,专挑交通繁华的地段,与管理处短兵相接。


在遭遇执法时,这些人不但行为嚣张,比如以「老子腰疼」为由拒绝站起来,而且还语多放肆,历数革命战争时期的丰功伟绩,有的更质问党干部「是什么出身」,让人家「有本事去打蒋」。


相对而言不这么尖锐的摊贩,也往往会表示「您说叫我干什么去呢」,让管理人员「指条明路」,同样能令指不出明路的管理处人员无言以对。


尤其令工商人员难堪的是,北京市民对无照摊贩常持同情态度,特别是在执法行动频发的春秋时节,八成以上的无照摊贩都在经营瓜果,广受群众欢迎。


早在 1950 年,管理处初试身手后就在报告中表示:「勉强取缔,恐围观之人忍予同情。」




▍改革开放前在广场上卖萝卜的摊贩


时间一长,摊贩们甚至学会了守望相助,有人被查时,其他摊贩便跑来扮演围观群众,「打抱不平,阻碍取缔。」


为尽量避免在光天化日之下对抗民意,工商部门只能在搞运动之外,另行采取其他策略。


对不能自备摆摊设备的摊贩,工商局就从小商店入手,严禁他们出租箩筐、小车等,从根源上断绝了贫苦摊贩的经营渠道。


「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也被用于打击摊贩:1955 年的多部门联合行动中,除了外地农民要坚决遣送,对屡教不改的本地青壮年还要断绝其粮食供应,通过饥饿疗法让他们重新爱上劳动。如果仍不见效,则「强迫参加劳动」。


此外,工商局还发动宣传攻势,收集个别摊贩坑蒙拐骗、强买强卖的行为,「重点地在报纸揭发。」


这些方法尽管各有长处,但要真正解决北京的底层人口摆摊问题,还是得等到真正的社会主义到来之后。


「老子最爱过拘留生活」


1950 年代后期,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家完全控制了商品的流通渠道,社会主义终于取得胜利,无照摊贩自然难以为继,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只在各个经济困难时期短暂复出。直到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反映的时代,北京市民才再次熟悉他们的身影。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摆摊的知青


不过,此前这些底层人口能在首都北京长期逍遥法外,也不单纯是因为他们特别能战斗或特别能吃苦。


更大的原因,还是他们的无产者身份。


相比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其他运动,1950 年代的北京对外地摊贩的打击力度十分微弱,一般不过罚款、教育、遣送回乡。


即使是采取强硬手段「暴力抗法」的摊贩,或者是扔下货物逃走、转天再来向管理处索赔的刁民,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几率也相对较低。


1954 年的突击整治中,只有 23 人被移送公安局,最终被判刑的只有 7 人。


宽松的专政环境下,个别摊贩也意识到了反抗并无极端后果,逐渐变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在管理处人员的记录中,留下了不少摊贩遭到整治时的口号,从「我要饿极了就抢了」到「老子最爱过拘留生活」,宣武区甚至有摊贩拒绝政府发给的执照,视工商法规如无物。


相较于广大「阶级敌人」,外地农民和本地贫民毕竟是无产者,秋风扫落叶的打击方式并不合适。1955 年,北京市委在审批工商局关于摊贩问题的报告时,便特意将「逮捕法办」从处理方法中划去,显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难得的温情。


要通过整治手段驱逐北京的底层劳动者,还得等到政府转变思路,彻底不再视他们为阶级兄弟、而只是影响北京市容的下等人以后。
这就是早期中共建政史,如果说,毛泽东是土鳖,如今,驱逐低端人口,习近平依然是土鳖。
文|大象公會|日飞

11月 23, 2017

美國是上帝的恩賜:第一感恩節的來源



美國是上帝的恩賜──第一感恩節的來源

1789年10月,乔治·华盛顿宣布 
感恩节这天是为了感谢“那位伟大荣耀者,神是过去,现在并将来恩赐的创始者……”

  每逢11月第四個星期四,美國人民便迎來了立國根基的國家傳統節日──感恩節,所以稱為“第一感恩節”,在美國沒有一個節日超過感恩節。這個節日始于1621年。那年秋天,遠涉重洋來到美洲的英國清教徒,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豐收,與印第安人共同舉行了3天的狂歡活動。從此,這一習俗就沿續下來,並逐漸風行各地。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正式宣佈感恩節為國定假日。屆時,家家團聚,舉國同慶,其盛大﹑熱烈的情形,不亞于中國人過春節。


  感恩節的起源,和英國基督教的宗教紛爭有關。大約在公元16世紀末到17世紀,英國清教徒發起了一場來勢猛烈的宗教改革運動,宣佈脫離國教,另立教會,主張清除基督教聖公會內部的殘餘影響。但是,在17世紀中葉時,保皇議會通過了,信奉國教法,清教徒開始遭到政府和教會勢力的殘酷迫害,逮捕、酷刑、宗教審判,每時每刻都在威脅著清教徒。被逼無奈,他們祇得遷往荷蘭避難。但是,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在荷蘭,清教徒不僅沒能逃脫宗教迫害,而且飽受戰爭帶來的痛苦和折磨。更令他們難以忍受的是,遠在異國他鄉,孩子們受不到“英國式的教育,對故土的感情一天一天地淡薄下去。為了徹底逃脫宗教迫害的魔爪,為下一代保留住祖國的語言和傳統,他們再一次想到大遷徒。


     天下雖大,何處是這群天涯淪落人的歸宿呢﹖想來想去,他們把目光投向了美洲。哥倫布在100多年前發現的這塊“新大陸”,地域遼闊,物產富饒,而且有很多地方還沒有國王。沒有議會﹑沒有劊子手﹑未開發的處女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烏飛。”只有在這樣的地方,他們才能輕輕鬆松地生活,自由自在地信奉﹑傳播自己所喜歡的宗教,開拓出一塊屬於清教徒的人間樂園。


  於是,清教徒的著名領袖布雷德福召集了102名同伴,在1620年9月,登上了一艘重180噸,長90英尺的木制帆船──五月花號,開始了哥倫布遠征式的冒險航行。對於航海來說,這艘有著浪漫名稱的船只未免太小了。由於形勢所迫,他們“選擇”的,又是一年中最糟的渡洋季節。不過,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為了找回失去的權利和自由,這群飽經懮患的人已經不顧一切了。

  海上風急浪高,五月花號就像狂風暴雨中的一片樹葉,艱難地向前漂泊著,幾乎隨時都有船毀人亡的危險。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船只沒有遇到任何損害,並在航行了66天後,于11月21日安抵北美大陸的科德角,即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普羅文斯敦港。稍事休整後,五月花號繼續沿海岸線前進。由於逆風和時差,它沒有能到達預定的目的地──弗吉尼亞的詹姆斯敦,反而在聖誕節後的第一天,把他們送上了新英格蘭的土地。

  有意思的是,在這次充滿危險的遠征中,所有探險者只有一人死亡。但由於旅途中誕生了一名嬰兒,使到達美洲的人不多不少,仍然是102名。移民都是虔誠的教徒,無不手劃十字,衷心感謝上帝的睠顧。



  現在,呈現在他們面前的,完全是一塊陌生的土地,蜿蜒曲折的海岸線,顯得沉寂﹑荒涼。因此,大約在一個月內,移民們不敢貿然靠岸,仍然以船為家。在此期間,他們派出了偵察隊,乘坐小船在科德角灣沿線尋找定居地。一天,正在大家焦急等待的時候,偵察隊返回來報告說,他們發現了一個適合移民們居住的﹑真正的“天堂”。“天堂”就是今天的普利茅斯港,這是一個天然的良港,非常適合五月花號停泊。港口附近有一個優良的漁場,可以提供大量的海產品。不遠處一片連綿起伏的小山,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把這塊土地環繞起來。在明亮的陽光下,結了冰的小溪反射著晶瑩的光澤,可以為移民們提供充足的淡水。開墾過的肥沃農田,一塊一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除此之外,他們還看到了一片雖然殘破,卻足以遮風避雨,幫助他們度過嚴冬的房屋……看起來,一切都不錯,而且不能再好了。唯一令他們感到迷惘的是,這片到處都有人類生活遺跡的土地,竟然看不到一個人影,一縷炊煙,顯得是那樣荒涼,倒好似事先就為他們準備的一樣。後來才知道,這裡原來是一個相當繁榮的印第安村落。幾年前天花流行,全村人無一幸免,這才使它成了這群異國漂泊者的最佳避難所。

  幾天後,五月花號渡過了科德角灣,在普利茅斯港拋下了錨鏈。移民們劃著小艇登陸時,按照古老的航海傳統,首先登上了一塊高聳于海面上的大礁石。五月花號上禮炮轟鳴,人聲鼎沸,共同慶祝新生活的開始。後來,這塊礁石就被稱為“普利茅斯石”,成為美洲新英格蘭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的歷史見證。

  不過,對這些渴望幸福的移民來說,第一個冬天並不美好。從大西洋上吹來的凜冽寒風,像魔鬼一樣在空中嘶鳴,漫天的冰雪,無情地拍打著簡陋的住房。在這一片冰天雪地裡,移民們缺少必要的裝備,也缺乏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經驗。在繁忙勞動的重壓下,不少人累倒了,累病了,惡劣的飲食,難以忍受的嚴寒,使更多的人倒地不起。接踵而來的傳染病,奪去許多人的生命。一個冬天過去,歷盡千難萬險來到美洲的102名移民,只剩下了50個。幾乎每天都有人死去,幾乎天天都有一家或幾家在做喪事。剛剛踏上這片土地時的歡樂沒有了。每個人的心頭,都被一種空前絕望的氣氛所籠罩。一個夢,一個剛剛開始的美夢,難道就這樣被打破了嗎﹖每個人都在思索著。



  就在移民們束手無策,坐以待斃時,第二年春天的一個早晨,一名印第安人走進了普利茅斯村。他自我介紹說,他是臨近村落的印第安酋長派來察看情況的。這是移民們來到美洲後接待的第一個客人。他們向客人傾訴了自己的來歷以及所經受的種種無以復加的苦難。印第安人默默地聽著,臉上流露出無限的憐憫和同情。事情就此有了轉機,幾天後,這名印度安人把他的酋長馬薩索德帶進了移民們的房屋。酋長是個慷慨熱情的人,他向移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給他們送來了許多生活必需品作禮物。派來了最有經驗﹑最能幹的印第安人,教給移民們怎樣在這塊土地上生活,教他們捕魚﹑狩獵﹑耕作以及飼養火雞等技能。


  這一年,天公作美,風調雨順,再加上印第安人的指導和幫助,移民們獲得了大豐收,終於闖過了生活的難關,過上了安定﹑富裕的日子,就在這一年秋天,已成為普利茅斯總督的布雷德福頒佈了舉行盛典,感謝上帝睠顧的決定,這就是歷史上的第一個感恩節。當然,他沒有忘記為移民們排懮解難的真正“上帝”──熱情﹑好客﹑智慧的印第安人,特地邀請馬薩索德和他手下的印第安人前來參加節日慶典。


  印第安人欣然接受了邀請,提前送來了5只鹿作為禮物。11月底的一天,移民們大擺筵席,桌子上擺滿了自山林中打來的野味和用自產的玉米﹑甫瓜﹑筍瓜﹑火雞等製作的佳餚。慶祝活動一共進行了3天,白天,賓主共同歡宴,暢敘友情。晚上,草地上燃起了熊熊簧火,在涼爽的秋風中,印第安小伙子同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年輕人一起跳舞﹑唱歌﹑摔跤﹑射箭,氣氛非常熱烈。



        清教徒爱德华·温斯洛(Edward Winslow)描绘了这第一个清教徒的感恩节:

“我们的庄稼已经开始收获。总督派了四个人前去狩猎。如此一来,在收获了辛勤劳动的果实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独特的方式欢庆一番;他们四个人在一天之内猎获的野味就足够大家吃上将近一个星期了……许多印第安人也加入了进来,包括伟大的头领马萨苏埃特和另外约90人。我们用盛筵招待了他们三天;他们出去杀了五只他们带来的鹿……靠着神的美善,我们的食物绰绰有余。”



        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这个前一年才刚刚宣告独立的新国家,宣布庆祝第一次“官方”的全国性感恩节。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大陸會議每年任命一個或多個感恩節,每次都向各州的高管們推薦這些日子在各州的遵守情況。

        第一次全國感恩節由1777年的大陸議會從賓夕法尼亞州約克的臨時地點發出,而英國人則在費城佔領了首都。代表塞繆爾·亞當斯創建了第一份草案。國會隨後調整了最終版本:
因為所有人都不可或缺地崇拜全能上帝的監督天意,感激地承認他們對他所得到的福利的義務,並懇求他們所要求的那種進一步的祝福:而且他以他豐富的憐憫而感到高興,不僅要繼續他的共同的上帝的無數恩賜,而且還要向我們微笑起訴正義和必要的戰爭,為了維護和建立我們不可剝奪的權利和自由; 特別是他以這樣一種措施高興地使我們支援我們部隊的手段繁榮起來,並以最成功的方式為我們的武器加冕:
因此,建議這些美國的立法或行政大國,在周四,十二月十八日,為了莊嚴的感恩和讚美而分開:一次又一個聲音,善良的人們可以表達感恩的感情他們的心,並獻身於他們神聖恩賜的服務; 並加上真誠的感謝和奉獻,他們可以加入懺悔的各種罪惡,從而避免喪失了所有的恩惠; 謙卑誠懇的禱告請求上帝藉著耶穌基督的恩惠,慈悲地饒恕並抹去他們的紀念; 請他分別向這些國家的政府表示祝賀,使整個公共安理會繁榮昌盛:為了激勵我們的陸海指揮官及其下的所有指揮官,在萬能的上帝的天意下,用這種智慧和堅韌來使他們成為合適的工具,以確保這些美國人類最偉大的祝福、獨立和平:可以取悅他,繁榮人民的工商業和農民的勞動,使我們的土地得到增加:為了培養真正的原則是必要的學校和教育的研究者自由、德性和虔誠,在他培育的手下; 繁榮宗教的手段,促進和擴大那個“聖善中的正義,和平與喜樂”的王國。在全能上帝的天意下,為了這些美國,為人類最大的祝福,獨立與和平,為了爭取他的利益,繁榮人民的工商業和農民的勞動,我們的土地可能會增加:在他的培養之下,培養“真正的自由,德性和虔誠的原則”所必需的教育學院和神學院; 繁榮宗教的手段,促進和擴大那個“聖善中的正義、和平與喜樂”的王國。在全能上帝的天意下,為了這些美國,為人類最大的祝福,獨立與和平,為了爭取他的利益,繁榮人民的工商業和農民的勞動,我們的土地可能會增加:在他的培養之下,培養“真正的自由,德性和虔誠的原則”所必需的教育學院和神學院; 繁榮宗教的手段,促進和擴大那個“聖善中的正義,和平與喜樂”的王國。我們的土地可能會增加:在他的培育之下培養“真正的自由,美德和虔誠的原則”所必需的教育學院和神學院; 繁榮宗教的手段,促進和擴大那個“聖善中的正義,和平與喜樂”的王國。我們的土地可能會增加:在他的培育之下培養“真正的自由,美德和虔誠的原則”所必需的教育學院和神學院; 繁榮宗教的手段,促進和擴大那個“聖善中的正義,和平與喜樂”的王國。
還有人建議,這個奴役的勞動和這種娛樂,雖然在其他時代是無辜的,但可能並不是這個任命的目的,在這樣一個嚴肅的場合可以省略。

       美國革命戰爭的革命力量領導人喬治·華盛頓於1777年12月宣布感恩節,作為紀念英國人在薩拉託加失敗的勝利慶典。


       1789年9月24日星期四,第一屆眾議院投票贊成把新憲法第一修正案推薦給各州批准。1789年10月,建立不久的新联邦政府的首脑乔治·华盛顿,宣布:

“感恩节这天是为了感谢“那位伟大荣耀者,神是过去,现在并将来恩赐的创始者……”

        华盛顿总统接着宣布,国会两院请他“建议联邦人民定有一天公众感恩祈祷,以感谢的心,承认全能神的各项恩惠,特别为能和平建立政府,保守他们的安全康乐!”

作為總統,喬治·華盛頓於1789年10月3日發表了以下聲明,並創立了由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指定的第一個感恩節:
鑑於全世界都有義務承認全能上帝的天意,服從他的意志,感謝他的利益,並謙恭地懇求他的保護和支持,而兩院都由聯合委員會要求我“向美國人民推荐一天的公共感恩和祈禱,以感恩的心來承認全能的上帝的許多信號的恩惠,尤其是通過給他們一個和平的機會來建立一種安全和幸福的政府形式“。
因此,現在我推薦並指定十一月二十六日星期四,由這些國家的人民為這個偉大而光榮的存在而獻身,這個存在是所有善的作者,也就是將會。那麼我們就可以團結起來,向他表示我們的真誠和謙卑的感謝,因為他在成為國家之前對這個國家的人民的仁慈的關心和保護,他的信號和多方的憐憫,以及他天意的有利的介入,我們在後期戰爭的過程和結束中所經歷的,是我們享有的高度安寧,團結和充實的和平和理性的方式,使我們能夠建立起政府的憲法我們的安全和幸福,特別是最近為了我們所祝福的公民和宗教自由而建立的民族國家。以及我們獲取和傳播有用知識的手段; 總的來說,他樂意給予我們的所有各種各樣的好處。
而且我們也可以團結起來,向我們偉大的國王和君王祈禱和懇求,並懇求他赦免我們的國家和其他的過失,使我們所有人無論是在公共還是在私人的電台都能夠執行我們的幾個相關的義務,使我們的國家政府為全體人民祝福,不斷成為一個謹慎而又忠實地執行和遵守的明智,公正和合憲的政府的政府,來保護和指導所有的君主和國家(尤其是如對我們表示仁慈),並以良好的政府,和平和協調來祝福他們。為了促進真正的宗教和美德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在他們和我們之間的科學的增長,在我的手鑑於在紐約市十月在我們的主1789年的一年第三天

喬治·華盛頓的感恩節宣言文件,1789年


  到了19世紀末﹐感恩節已經在美國東部的新西蘭州十分風行。1863年﹐林肯總統把感恩節定為國定假日。到1941年﹐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令﹐把感恩節定在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美國人過感恩節主要是家人團聚﹐然後是大家一起享受一頓豐盛的節日晚餐。家人不住在一個城市的都要在感恩節前回家團圓。跟中國人過春節差不多。新聞媒體報導說﹐感恩節假期也是美國航空公司最緊張的時候﹐飛機幾乎班班客滿﹐還常常會出現班機誤點等的情形。可是﹐為了和家人團聚﹐共度節日﹐人們大概也是心甘情願的。

  每逢感恩節﹐美國人家家戶戶都要吃火雞。火雞都已經成為感恩節的象征了。另外他們通常還吃一些傳統的菜餚﹐例如西葫蘆﹑奶油洋蔥﹑土豆泥﹑南瓜派等等。



  紐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活動﹐那就是梅西百貨公司每年感恩節都要舉行節日遊行。

  今天,在美國人心目中,感恩節是比聖誕節還要重要的節日。首先,它是一個長達4天的假日,足以使人們盡情狂歡﹑慶祝。其次,它也是傳統的家庭團聚的日子。感恩節期間,散居在他鄉外地的家人,都要趕回家過節,這已經成了全國性的習俗。此外,美國人一年中最重視的一餐,就是感恩節的晚宴。在美國這個生活節奏很快,競爭激烈的國度裡,平日的飲食極為簡單。美國的快餐流行世界,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但在感恩節的夜晚,家家戶戶都大辦筵席,物品之豐盛,令人咋舌。在節日的餐桌上,上至總統,下至庶民,火雞和南瓜餅都是必備的。這兩味“珍品”體現了美國人民憶及先民開拓艱難﹑追思第一個感恩節的懷﹔日情緒。因此,感恩節也被稱為“火雞節”。

  儘管感恩節是閤家團圓的日子,每年節日期間,仍然有成千上萬人抽出余暇,前往普利茅斯港參觀﹑遊覽,重溫美國的歷史。今天,不僅美國人過感恩節,加拿大人也把它視為例行節日(按:加拿大感恩節是在十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一)。這或許因為,在加拿大這片廣闊的土地上,也生活著許多英國移民的後裔吧﹗

唐納德·J·特朗普總統和梅拉尼亞·特朗普第一夫人參加了玫瑰園總統火雞赦免的傳統儀式。在全國投票後,一隻名為“鼓槌”的火雞獲得了官方的赦免,並獲得了“國家感恩節火雞”的稱號。總統說:“我還要感謝我們國家的優秀公民 - 關心我們的社區,養育美國的孩子,維護我們的法律和我們的價值觀,並把這片美麗的土地帶入我們國家的人們。”“當我們與感恩節的家人聚在一起,感謝我們的許多祝福時,我們想起了我們都屬於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國家公民的全國家庭。

特朗普總統明天將於今天2017年11月23日(星期四)宣布感恩節為一個國家節日,鼓勵所有美國人聚集並向上帝祈禱,賜予我們恩典。





文章來源考察後發現大量:不准確的感恩節知識
準確的資料來源:感恩節
文章主要摘自﹕《外國風物從書》──世界知識出版社

11月 20, 2017

宗教改革500年:怎樣正確讀聖經


宗教改革500年:怎樣正確讀聖經
——解讀馬丁·路德的思想密碼


一直想寫一篇宗教改革的文章,但苦於造就不深,不敢造次。但在我有限的基督教歷史知識裡,總有一個問題纏繞著我,那就是——如何釋經?也就是如何理解神的話語——聖經這部充滿啟示、愛、公義的真理之書?正確理解聖經,這是指導基督教從教會、信仰、信徒、神學、差轉一切的根本,才可能防止異端邪說,偏離神的道。釋經學已經發展了1000多年,謝文鬱這篇文章在此問題上,以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軌跡展開,解讀馬丁路德的思想密碼,如何釋經作了非常有啟示性的真理性的論證,我認為中國釋經學已經超越了許許多多當今海外神學家,至少謝文鬱先生的聖經態度是一個敬虔的基督徒應該學習的,現在我們來讀《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一書的導言《解讀馬丁·路德的思想密碼》,主標題是我自己加上去的,也認為是合宜的,因為中國基督徒不缺聰明,但缺少的正是如何面對宇宙最大的書,有相宜的讀書方式,來領受神的真理,藉此紀念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年!

要義

既然聖經是神的話語,首先確立神擁有聖經最終解釋權;
至於哪一種解釋才是正確的,只能由神自己來判斷;
每個基督徒都有聖經解釋平等權;
通過權威方法(主教、教皇)實際是與神爭奪解釋權;
《聖經》解釋不可避免是多樣的。
《聖經》的不同理解不會影響他們的救恩;
在“唯獨《聖經》”中,基督徒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放棄自己的判斷權,憑著信心接受神的旨意。
相信和理解並非一回事。信仰涉及人的救恩。人只能在信仰中獲得救恩。理解並不涉及救恩。
恩典以什麼方式和什麼時候給予人乃是神的主權,只能由神自己做主
所有已經給予的恩典都歸根到底就是:讓人認罪悔改,跟隨耶穌。至於尚未給予的恩典,耶穌應許了所有的基督徒,只要他們相信並跟隨耶穌,他就會把他們帶到天父那裏去。
一旦人對神的恩典佔有主權,人就可以僅僅依靠自己獲得恩典,從而不必跟隨耶穌,從而也就放棄了自己的基督徒身份。
如果我們對《聖經》的完全理解是在應許中的,那麼,我們就不能憑著當下的理解去評判其他理解的正確與否。所以,各種理解在神的應許中都是平等的。
如果一個人在追求平等權時固守自己的理解,拒絕和他人交流,拒絕改變自己的看法,那麼,他就在建立“自我中心解釋體系”,從而把自己的地位高高掛起,破壞了平等權。
因此,在“應許恩典”中,因著我們的信心而交出主權並接受更新,神不斷地提高我們的理解力,最終能夠達到完全理解神要對我們說的話。
受制於神的話語的良心是在信心中的良心。離開信心,人的“良心”就是由敗壞本性所控制的“良心”,是惡的來源。只有在信心中的良心才是善的來源
在信心中,基督徒的良心是善良的。基督徒因信稱義:他們的良心因著信心而被稱為“義”。

正文: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德國人)這個名字是和16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改革運動聯繫在一起的,因而深深地嵌入了德國歷史、歐洲歷史、和世界文明之中。1517年,路德在德國的維登堡大學的大教堂貼出了《九十五條論綱》,反對羅馬教會實行的“贖罪卷”買賣。這個《論綱》引發了一場從根基上更新歐洲文明的宗教改革運動。正是在這場宗教改革運動中,德國人發現自己是一個獨立民族,所以路德被稱為德國民族之父。同樣是在這場宗教改革運動中,歐洲歷史從中世紀走進現代,所以路德被稱現代的曙光。這場宗教改革運動開創了基督教新教傳統,導致歐洲文明脫胎換骨,面貌一新,主導世界文明到今日。因此,馬丁·路德這個名字隱含著歷史發展的某種決定性密碼。


這裏編入的三篇檄文,即:《論德國基督徒的尊嚴》,《論教會的巴比倫之囚》,《論基督徒的自由》,是路德在攻擊羅馬教會(即現在的天主教)時寫下的。寫作時間在1520年。從8月到11月,路德幾乎是在一口氣中寫完這三篇檄文。每一篇,值其出版之際,猶如晴天霹靂;是敵是友,讀之無不深感心靈振動。路德用拉丁文進行寫作:文筆措辭犀利,洞察入木三分,號召激動人心。它們是當時宗教改革的號角,也是整個改革運動的靈魂。數算一下,差不多五百年的時間已經過去;時過事遷而幽靈不散。我想指出,當代讀者,如果不急不躁,在閱讀時同樣能夠深深感受其中的思想魅力。它們所隱含的思想力量仍在推動現代社會的發展——因為現代社會就是從它開始的。全球化呈現了一個多元文化;現代社會發展令人眼花繚亂。然而,我想指出,這三篇檄文所呈現的思想脈絡和現代社會發展線索一脈相承。時至今日,其生命力依然強盛。
這三篇檄文是我們進入路德思想的大門,也是我們進入近代西方思想史的大門。在這篇導言中,我想和讀者一起分享路德所面臨的生存問題和思想關注,並通過討論這三篇檄文的思路和論證,展示路德思想的內在張力及其恒久生命力。






1,路德早年生活 [1] 和德國宗教現狀


童年的路德並不幸福。他的父母都是脾氣暴躁的人。小路德因此挨過不少揍。按照當代家庭倫理標準,小路德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路德回憶自己的童年時,還記得一些挨揍致出血的情景。可以說,小路德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感受更多的是懼怕和自卑。某種意義上,父親老路德也算是一個暴發戶。雖然出身農民,但是,老路德憑著自己的力氣而在礦場打工;加上母親在家勤儉操勞,老路德積累了一些錢財,在當時算是小有財產的人家(據說成了小礦主)。老路德把積賺下來的財產放在小路德身上,指望小路德光宗耀祖。為此,老路德把14歲的小路德送進學校學習拉丁語(1497年),指望他日後成才,成為一名政治上的重要人物。種種原因,小路德在讀的學校變換頻繁,先是在孟斯菲爾德(Mansfeld),後是在馬德堡(Magdeburg),再後(1498年)則在愛森納(Eisenach)。兩年之內如此頻換學校,也許涉及學校的好壞。由此可見老路德的一片苦心。這些學校都有羅馬教會(後稱為天主教)的修會背景。成年後,路德回憶這三個學校的教育時談到:如同經歷煉獄和地獄。路德只是籠統地這樣說;其中原因我們並不太清楚。不過,路德提到他在學校時的行乞經歷。我們知道,行乞是當時各修會的一門主要功課, [2] 但路德十分反感這一功課。


三年之後(1501年),在老路德的要求下,路德進入圖林根的愛爾福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rfurt)主修法學預科,並在次年(1502年)獲得哲學學士學位。當年畢業取得同樣學位的人共有15人,路德排在第13位。但是,1505年,他申請他的藝術碩士學位時,在17位申請者中排名第2位。路德晚年形容這所大學時用了“啤酒屋和妓院”這種比喻。這究竟是什麼意思,路德並沒有詳加說明。就路德學過的課程來看,相當廣泛,如拉丁文、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道德學和音樂等。考慮到路德只用一年修完學士課程,而且接下來也只用了三年時間取得碩士學位。四年內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可算是快速成才。也許,這些學問對於路德來說並不太難。我們不知道路德的智力水準是否高人一等,但是,使用“啤酒屋”這種比喻,說明這所大學在學業上的要求對路德缺乏壓力。至於“妓院”的說法,我想和路德對亞里斯多德的鄙視有關。路德對亞里斯多德和湯瑪斯·阿奎那有相當豐富而深入的認識,其入門知識便是在這所大學中得到的。


在取得碩士學位的同一年(1505年),路德在父親的壓力下進一步在愛爾福特大學註冊為法學博士生。然而,同年7月,他突然違抗父親意願,放棄他的法學博士學位學習,進入一所奥古斯丁修道院,成為一名修士 [3] 。這是路德生命中的一個轉捩點。他和父親的緊張關係從此破裂。關於其中原因,路德研究界是眾說紛紜。他自己在一封給父親的信中談到:“在死亡逼近的恐懼中我被完全擊倒了,於是被迫發了一個非自願的誓願。” [4] 這裏的“死亡逼近”是什麼意思呢?——人們給出了各種說法,並且慢慢地形成當下流行的一種說法:7月的一天,路德從家裏回學校。突然,一場暴風雨,夾著雷電,劈頭蓋腦地沖向在路上的路德。路德被嚇壞了。在恐懼中,路德大喊大叫,向聖安娜呼求:“救命呀!聖安娜!我願做修士!”這個故事並未出自路德之筆,但可能出自路德之口。我認為它有相當大的真實性。本導言無意追究其中的真實性問題。我關心的是,這裏出現了“聖安娜”這個名字。這種呼救用詞值得我們十分重視。這裏,我想略略分析這個名字的宗教文化背景,冀或幫助我們理解路德所在時期的德國基督教信仰狀況,進而體會由他的信仰和思想所引發的宗教改革運動。


這裏的 “安娜”指的是耶穌的祖母。我們知道,在名字之前加上“聖”字屬於基督教的加聖傳統。加聖在基督教歷史中由來已久。西元4世紀初,基督教成為合法宗教。在此之後,民間廣泛出現了紀念死去殉道者的活動。從64年羅馬皇帝尼祿迫害基督徒開始,到313年的“米蘭赦令”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為止,其間殉道基督徒成千上萬。在不同的基督徒群體中,各自都在紀念他們所敬仰的殉道者。但是,不同群體對同一個殉道者常常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什麼人該紀念?什麼人不該紀念?這便是加聖的起始問題。加聖活動一旦啟動,人們發現,首先是要給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加聖;沒有母親就沒有兒子;沒有馬利亞就沒有耶穌。這是一種祖宗崇拜情結。歷史上,馬利亞的聖母地位一旦確立,在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中就引導了所謂的馬利亞崇拜熱情。 [5] 按照這種思路,馬利亞的出身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注意到,福音書沒有提到了馬利亞的母親安娜。但是,因為馬利亞的重要性,早期教會流行一本福音書,稱為《雅各秘密福音》,專門描寫馬利亞的出生,以及她的母親安娜。 [6] 於是,在祖宗崇拜情結中,安娜也被加聖。聖安娜在早期教會並無突出地位。只是從13世紀開始,聖安娜才開始在法國被崇拜;不久傳播至整個西歐地區(包括德國)。 [7]


加聖的本意是讓人們紀念那些受人尊重的人物。然而,一旦被加聖,這個人就成了頭上有光環的聖徒。在普通的人看來,這些聖徒都是和神接近的人,因而具有特別的能力。加聖這種做法在普通基督徒中形成的想法就是,他們的信仰生活允許甚至鼓勵他們找一位聖徒作為保護者,通過向這位聖徒禱告而把自己的需求傳送給耶穌,保佑自己出入平安,身體健康,勞作有獲。因此,中世紀的普通信徒一般都有專門的保護聖徒;而且一個地區或一個行業也都會選擇某一聖徒作為自己的保護者。我們注意到,聖安娜在德國特別受到重視。 [8] 作為一名普通的德國基督徒,在當時德國的聖安娜崇拜情結中,路德在生命危急之際向聖安娜呼救其實是一個平常事件。


更為甚者,在加聖傳統中,人們形成了這樣一種信念:相信聖徒遺物擁有某種神秘力量。據說,腓特烈國王(Frederick of Saxony, 1463 1525年)就收集了5千件(一說2萬件)聖徒遺物,並將它們供奉在一間教會裏,供人敬拜。這樣做的目的是:縮短他在煉獄中的時間。我們看到,聖徒的神化在當時的西歐是一個普遍現象。 [9]


就教義而言,聖徒不是神,而只是神的僕人,是榜樣性人物。但是,聖徒頭上的光環意味著某種神秘的力量。這一光環神化了聖徒。當人們把某一聖徒當作自己的保護者時,其實等於把他當作保護神。這種做法當然有悖於基督教信仰。然而,羅馬教廷對於普通基督徒的這種做法非但沒有阻止,反而鼓勵。理由並不複雜。他們面對的是一批不識拉丁文因而無法閱讀《聖經》的平民信徒。如果沒有聖徒崇拜,這些平民信徒無法維持自己的基督教信仰。路德是在這樣的宗教氣氛中成長起來的。神化的聖徒對於路德來說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加上各種煉獄和地獄的說法,路德無法擺脫自己的恐懼感,並在恐懼中呼求聖安娜的保護。當然,他還明白,這是一種交換性的求助。——在路德的思路中,危急關頭想要得到聖徒們的保護,就要加入他們的行列,獻身於基督事業。這便是路德向聖安娜立願成為修士的情境。


於是,1505717日,路德進入愛爾福特附近的一間奥古斯丁修道院,正式成為一名修士,開始了一種他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生活。簡單追蹤一下路德接下來的生活,大致可作如下編年:


1507年,路德按立為神職人員。

1508-09年,路德被送往維登堡大學(University of Wittenberg1504年成立)教授哲學和辯證術。同時,他也開始了他的神學學習。斯陶比茨(Johann Von Staupitz 1420-1524,時任路德所在修道院院長)作為他的導師。

151210月,路德獲得了神學博士學位。

15171031,路德給阿爾伯特主教(Albrecht von Hohenzollern1490-1545時任梅因茨(Mainz)和馬德堡(Magdeburg)教區主教)寫了一封信,並附上他的95條論綱,公開反對贖罪卷 [10] 買賣。同日,他把95條論綱貼到維登堡大學教堂的公告欄上。這一天被稱為宗教改革紀念日。

15197月,路德和厄克(Johann Eck14861543)等在萊比錫進行了一場神學論戰,涉及煉獄,贖罪卷買賣,教皇權威等問題。

1520615,教皇發詔書警告路德,要求路德放棄他的一系列反教皇言論,否則他將被驅出教會。為了回應教皇詔書的警告,從8月到11月,路德一口氣完成本書編入的三篇檄文。


 本導論不打算介紹路德的整個生平。我想,讀者也許可以從以上追蹤中體會一下路德在三篇檄文寫作時的外在環境和內在關注。路德的三篇檄文是思想史的一個新起點。但是,從那個意義上說是新起點?本導論希望從“平等解釋權”,“應許恩典概念”,和“權威問題困境”這三個方面討論這三篇檄文給思想史帶來的出發點轉變。 [11]






2,平等解釋權


教皇權威問題是路德三篇檄文主要關心的問題。我們注意到,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公開發表之後,他面臨的問題是:否定教皇權威等於否定教會傳統。由於教會傳統從一開始就以《聖經》為依據,所以,路德還面臨著對抗《聖經》的問題。
教皇權威是在基督教大公運動 [12] 中建立起來的,並且根植於《聖經》。比如,支持教皇制度的第一段經文在《馬太福音》(1618-19,本導言引用《聖經》文字時使用和合本譯文):


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彼得在使徒時期是教會的當然領袖。他在羅馬受審時建立羅馬教會。這決定了羅馬教會在大公教會中的特殊地位。由於彼得深受耶穌的喜愛,所以,耶穌把彼得稱為“磐石”,並且把教會建立在彼得身上——也就是說,彼得的後繼者們(即所有的羅馬主教或教皇),按照基督教的屬靈傳統承傳,都是教會的基石。這種說法深深地支持著教皇的權威。如果教皇沒有絕對權威,那麼,教會的基石就會動搖,從而耶穌上述話語就失去作用了。


第二段支持教皇體制的經文來自《約翰福音》(2117)。耶穌復活後在湖邊顯現,並和門徒們在一起。耶穌連問彼得三次“你愛我嗎?”彼得向耶穌懺悔後,耶穌對他說:“餵養我的羊”。教皇主義者認為,這段經文表明,彼得,以及彼得的所有屬靈傳統繼承者,被授權作為“餵養者”照顧其他人。這是教皇的特權,也是他的義務。


路德可以反對教皇體制,但是,他不可能站在《聖經》的對立面。如果教皇體制是建立在《聖經》基礎上的,那麼,路德反對教皇體制等於反對《聖經》。路德對此當然十分清楚。然而,路德並不認為自己站在了《聖經》的對立面。在他看來,上述關於這些經文的解釋是錯誤的。他談到,前面引述的《馬太福音》經文要說的是,彼得代表門徒,而不是僅僅代表自己,向耶穌懺悔,並領受從耶穌那裏來的祝福。因此,是彼得的信心,而不是他這個,使他成為教會的基石。基督的教會是建立在每一位基督徒的信心基礎上的,因而基督的教會永遠不會失落。 [13] 在所引《約翰福音》經文中,路德解釋道,當耶穌賦予彼得餵養他的羊的權力時,乃是因為彼得信心使他擁有這權力。同樣,每一位基督徒也因著自己的信心而擁有這一權力。教皇如果是基督徒,那麼,他和其他基督徒一樣擁有這一權力。但是,他並沒有什麼特權。 [14]


我們看到,這裏的爭論涉及了《聖經》中的相同段落。爭論雙方都以《聖經》為權威。但是,教皇主義者在這些經文基礎之上建立起教皇的權威,而路德對這些同樣經文的解釋則完全排除了教皇的權威。看來,這裏的爭論不是簡單的《聖經》權威之爭,而是《聖經》的解釋問題。我們來讀路德在《論德國基督徒的尊嚴》中一段話:


因著這些以及其他許多經文的權威,我們應該變得大膽而自由。我們不應讓“自由之靈”(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317所稱)被教皇的胡編亂造嚇倒。相反,我們應該大膽地向前走,依據我們對《聖經》的信心理解,去檢驗他們已經做過的和沒有做過的。我們要迫使羅馬主義者放棄他們自己的解釋,接受更好的解釋。


什麼是“更好的解釋”?可以這樣看,對於《聖經》經文的理解,不同讀者當然可以有不同的解讀。這些解讀,如果我們假設文本是有客觀內容的,因而正確的解讀只有一個,那麼,它們的不同表明,其中有一些解讀可能是錯的,或許都是錯的。考慮到《聖經》對基督徒生活具有絕對指導性作用,如果沒有一個關於《聖經》的正確讀法,基督徒各自按自己對《聖經》的理解去生活,結果是,基督徒將無法形成共同群體。因此,正確解讀是基督徒生活所必需的。但是,問題在於:什麼是正確解讀


我們設想尚未找到“正確解讀”的原始狀況。由於沒有“正確解讀”作為標準,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來提出自己的解讀。這就不免出現不同理解之間的對立和衝突。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什麼人,如果他給出了一個解讀,在其他讀者中引起了共鳴,那麼,這些在共鳴中的讀者就會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解讀。共鳴的範圍越大,這個解讀的正確性就被認為越大。於是,在共鳴中,這種解讀就被認可和傳播。對於後來的讀者,這個“共鳴的解讀”就作為權威解釋而指導他們的閱讀。從預設的層次看,這種指導性的權威解釋包含了文本的客觀內容,具有客觀真理性,並行使其教義正統性職能(宗教權威),作為判斷其他解讀和學說的標準。面對這個具有真理性和宗教權威的權威解釋,任何挑戰都面臨被判定為錯誤或異端的威脅。歷史上,教皇權威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路德對《聖經》的閱讀給出了一個不同于教皇主義的理解。這樣做,等於是憑著自己的個人解讀去挑戰教皇主義者所認定的歷史遺傳下來的權威解釋。這種挑戰,從力量對比的角度看,在教皇主義者看來,簡直是無理取鬧。權威解釋是通過教會歷史而確立下來的,根植於《聖經》,並非依據幾個人的力量。在這兩種解釋中,教皇主義者以教會傳統(包括《聖經》)為依據,集歷史智慧之功;路德只不過是自己一個人的一點想法而已。在這種力量懸殊的對立中,路德憑什麼來反對教皇主義者呢?


這裏需要對“更好的解釋”這種說法進行分析。在兩個可比較的東西中,我們必須使用一個共同的標準來確定它們哪個更好。路德並沒有提供這樣一個標準。相反地,倒是教皇主義者提供了這樣的標準,即:在歷史上建立起來的教會權威。路德似乎認為,在自己的“自由的靈”中的理解就是更好的理解。如果是這樣,每一個人都可以憑著自己的“靈”堅持自己的《聖經》解讀。如果是這樣,不但教會被“自由的靈”撕裂,而且,《聖經》的權威也必然倒塌,即:“自由的靈”可以隨意解釋《聖經》,為己所用。顯然,如果停留在這個水準上來理解路德,我們無法理解路德的宗教改革在當時歐洲的廣泛共鳴和深刻影響。我們來讀一段路德的文字。在另一片檄文《論教會的巴比倫之囚》中,路德針對相關的《聖經》解釋權問題發表了如下議論:


此刻我唯一的關心的是,驅除人們心中的所有疑慮,使人們相信在聖壇之上的餅和酒是實實在在的,卻不去擔憂犯了什麼異端的罪!使人們能夠自由地去思考、選擇和相信這種或那種觀點,不會因此而危及到他們的得救


這裏涉及的是聖餐問題,其關鍵是如何理解聖餐中的餅和酒問題。餅是耶穌的身體,酒是耶穌的血。但是,餅和身體之間,酒和血之間,是什麼關係呢?歷史上,羅馬教會用亞里斯多德的“本質偶性說”來解釋聖餐而形成了“本質替換說”,並把它當作是權威說法。任何與之相異的說法都面臨異端的指控。但是,路德這裏強調,我們必須把《聖經》中的神的話語和人對神的話語的理解當作兩件事情。神的話語必須在信心中完全接受,因而是唯一的;但如何理解則個人因經驗背景和理解水準而各不相同。權威說法從人的角度看仍然是一種屬於人的立場觀點權威說法可以是一批有學問的人的觀點,但還是缺乏真理性的根據,是可錯的從人理性判斷出發,我們無法建立起真理標準把某種屬人的立場觀點作為《聖經》解釋的標準或出發點,都必然導致真理標準的陷阱 [15] 實際上,任何一種權威說法都可以在其他說法中判斷為錯誤。從錯誤的權威說法出發對其他不同理解進行壓制,等於堅持錯誤,抵制真理。神的話語,就其定義而言,是絕對的,不會錯的。因此,路德強調,在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這一前提下,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理解。路德的這種說法,實際上是把《聖經》解釋權平等地分配給每一個人。我們稱此為《聖經》解釋平等權


《聖經》解釋平等權,在路德看來,是要把人們的“自由的靈”從權威解釋中釋放出來。從這裏釋放出來的能量有多大?——路德只不過是體會其中的一部分。實際上,當這股能量反過來沖向他時,他反而想去抑制它。比如,當他的地位奠定之後,他自己有意無意地用自己的理解來壓制其他不同的理解。然而,在整個宗教改革運動中,“自由的靈”和《聖經》解釋平等權深入人心,成為改革運動的內在動力,推動新教的神學思想發展。


平等解釋和權威解釋是彼此不相容的兩種《聖經》解釋原則。我們知道,人們是這樣論證權威解釋的合法性的:《聖經》是神的話語;神的話語是不會出錯的;因此,關於《聖經》的同一段經文必須只有一個正確的理解。但是,深入分析這個論證,我們發現,這個推論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即:“《聖經》的同一句話只有一種正確的解釋”在論證中充當大前提;而這一大前提的可靠性是有待證明的。簡單來說,《聖經》讀者對此並不擁有判斷權如果讀者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那麼,這個判斷權就只能在《聖經》作者手裏。《聖經》作者就是神自己。既然這個判斷權不在人手裏,那麼,當我們說只有一種正確的《聖經》解釋時,我們作為《聖經》讀者就越權了。而且,即使假設只有一種正確的《聖經》解釋,人還是無權判斷哪種解釋才是正確的。同樣,這個判斷權只在《聖經》作者手裏。從這個角度看,通過權威解釋方法來解決在《聖經》理解上的不同和衝突,乃是人借著權威的名義和神爭奪《聖經》最終解釋權


邏輯上應該作如下推論:如果我們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相信神通過《聖經》向我們說話,那麼,凡是我們通過《聖經》而領受到的(即各種理解),都是神對我們說的話。也就是說,各種不同甚至相互衝突的理解都是神對我們說話。面對權威解釋,我們是聆聽他人(即權威)對我們說話;面對《聖經》,我們是直接聆聽神對我們說話。基督徒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因而擁有直接在《聖經》中領受神的話語的權利。不難觀察到這一現象,正是這一權利導致了《聖經》解釋的多樣性——因為對於同一段經文,各人領受可以完全不一樣;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境況中所領受的也可以完全不一樣。因此,《聖經》解釋不可避免是多樣的。至於哪一種解釋才是正確的,只能由神自己來判斷。


人們或者會問:難道基督徒關於《聖經》的理解正確與否不會影響他的救恩?在路德看來,既然解釋之正確性的判斷權不在基督徒手裏,他們關於《聖經》的不同理解就不會影響他們的救恩。自己說話,神就一定會帶領他的讀者走向正確的理解。因此,基督徒應該相信,只要他是在神的話語中直接領受,那麼,所領受的都是來自於神的。神在這個時候這個境況中給他這種理解,乃是因為這位基督徒在現有的理解力中只能接受這麼多。神當然不斷地更新他的理解力,使他能夠接受更多。但是,在他尚未得到新的理解力之前,他只能這樣去理解《聖經》,他也只能堅持自己的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只要他相信,不管他有什麼樣的理解力,他都能夠得到救恩。我們看到,平等解釋權在某種意義上破壞了基督教教義和神學的統一性。然而,對於路德來說,對權威解釋的破壞有助於我們和神建立直接的親密關係。


人們也許會關心這個問題:在《聖經》解釋平等權之下,每個人在神的話語中對神的旨意的理解不低於任何其他理解。在這種意識中,人們往往會把自己當下所得到的“亮光”當作是神的旨意,並且以此為標準評判其他說法,建立“自我中心話語體系”。當然,這種情況在新教基督徒中並不少見。特別地,一些教會領袖擁有某種權威,對本團體成員有相當的號召力,因而自覺或不自覺地以自己的“亮光”為基礎而建立“自我中心話語體系”。不難指出,這種趨向破壞了《聖經》解釋平等權,即:把自己的理解置於其他理解之上,充當“小教皇”角色。《聖經》解釋平等權對每一位基督徒的基本要求是:基督徒憑著信心領受神的給予;作為領受者,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同等的。也就是說,即使某些人在靈性、神學、才能等方面受人尊重,但是,在領受神的話語時和其他人處於同等地位,因而自己所領受的並不一定比其他人更多。“自我中心話語體系”,從根本上看,乃是和《聖經》解釋平等原則背道而馳的。


值得注意的是,《聖經》解釋平等權並不是一種判斷權。相反,倒是“權威解釋”和“自我中心話語體系”企圖把握《聖經》解釋的終極判斷權。前者企圖把判斷權建立在一種公認或強加的權威之上;後者則從自我出發進行判斷。然而,在“唯獨《聖經》”中,基督徒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放棄自己的判斷權,憑著信心接受神的旨意。這是一種不亢不卑的態度,既不屈服于任何外在權威,也不使自己高高在上。因此,《聖經》解釋平等權要求基督徒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吸收,共同提高。


人們還會擔心《聖經》解釋平等原則對基督教傳統的衝突。其中的理由是,如果我們可以直接在神的話語中領受神的給予,我們就只需要重視當下的領受,而所謂的傳統就可以忽略不顧。這個推論是不能成立的。根據“唯獨《聖經》”原則,每一個基督徒只要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他當下的領受就一定是來自於神的,是對神的見證,對神的旨意的理解。但是,我們也注意到,有些見證只是神對這個人說話,完全屬於他和神之間的個人關係;有些見證則會引起共鳴,在眾人當中流傳。就它們都來自神這一點而言,彼此並沒有高低之分。但是,那些在眾人中流傳的見證則代代相傳而成為傳統。也就是說,傳統是歷代基督徒對神的見證拒絕傳統等於拒絕歷代基督徒的見證。這是“自我中心話語體系”的一種表達,是對《聖經》解釋平等原則的踐踏。


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當時的聖餐之爭,進一步說明平等解釋權的思想和生存力量。我們知道,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拿起餅對門徒說,這餅就是他的身體,他們吃了餅就是紀念他;又端起酒杯,說要用這葡萄酒(他的血)來和他們立新約。於是,在基督徒的生活中,聖餐(領受餅和酒)就是重要的聖禮。但是,對於基督徒來說,這個問題一直就令人困惑:我們在聖餐中所領受的明明是餅和酒,無論在形態上還是在味道上都是如此;這些餅和酒如何同時又是耶穌的肉和血?


為了回答信徒們的這種疑問,中世紀神學家從亞里斯多德的本質偶性說出發,提出了所謂的“本質轉化說” [16] 。根據亞里斯多德的哲學,任何事物都由本質和偶性組成。本質決定此事物為此事物,而偶性的增減並不影響此事物的存在。本質和偶性共同構成了一事物,但兩者是可以在一定意義上是分離的。比如,一個蘋果的本質決定了這個蘋果之所以是這個蘋果;沒有這個本質,蘋果就不再是這個蘋果。但是,偶性則是可以增減的;同一個蘋果(本質不變)可以在時間中從甜變成酸,從綠色變成紅色等等。因此,在“本質轉化說”看來,聖壇上的餅和酒在聖禮的作用下其本質發生了轉化,變成了耶穌的肉和血,雖然其作為麵包的偶性沒有變化。從概念上看,如果接受了亞里斯多德的理論,“本質轉化說”是一個相當完美的說法。但是,路德認為,要理解這個說法就必須首先學習亞里斯多德的思想,因為離開亞里斯多德就無法理解這個說法。這樣一來,亞里斯多德的思想成了人們理解《聖經》的基礎。進一步推論,亞里斯多德的思想可以做不同的理解;為了理解亞里斯多德,我們還必須討論亞裏士多的專家們關於亞里斯多德的理解。這樣一來,我們就離《聖經》越來越遠了 [17]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路德提出一種簡便的理解:只要聖餐領受者憑著自己的信心去領受餅和酒,這餅就是耶穌的身體,這酒就是耶穌的血。路德的理解被稱為“本質同在說”。 [18] 路德並沒有對這種說法提供更多的論證。他只是說,我們不需要提出一個複雜的理論體系來解釋聖餐。聖餐中的耶穌身體和血液乃是一個信仰問題。人當然可以去從理性出發去理解這件事。但是,只要人相信聖餐中的餅和酒就是耶穌的肉和血,各人擁有不同的理解並無大礙。


顯然,對於路德這種個人的說法和在整個教會被普遍接受的說法兩者之間,從人們的心理承受角度看,人們更願意接受教會立場。為了維護教會的統一性,路德的說法就一定會受到排斥,甚至被判為異端。路德深深地感到了這個壓力。但是,他同時感到,他無法屈服於這個壓力。他發現,人們可以共同地相信這餅和酒是耶穌的身體和血液,但並不需要有共同的理解。相信和理解並非一回事信仰涉及人的救恩。人只能在信仰中獲得救恩。理解並不涉及救恩。而且,人的理解是在不斷變化中的。因此,對同一段經文擁有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現象。所以,路德認為,在信仰的基礎上,“使人們能夠自由地去思考、選擇和相信這種或那種觀點,不會因此而危及到他們的得救。”不難發現,路德對信仰和理解的這種劃分,在面對強大的羅馬教皇主義者的壓力時,為自己爭得了《聖經》平等解釋權。


不難看到,路德的《聖經》平等解釋權反對教皇主義的關鍵所在。正是對這種平等權利的執著,路德能夠頂住強大的教皇主義壓力,堅持自己的思考和立場。正如他在沃爾姆斯會議上所宣告的:“除非經文的佐證和清晰的理性說服了我。……我別無選擇;這就是我的立場。” [19] 但是,從另一角度看,平等解釋權完全忽視了人們在知識和智力上的差異性。在通常的看法中,意見觀念有好有壞,例如,一位醫生的意見優於缺乏任何醫學知識的外行的意見。在這樣的視角中,等級制度根據人的知識和智力把人類劃分為高低。這在一般人看來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可見,路德的說法在常識看來似乎是不合理。這裏,路德究竟憑藉什麼力量堅持平等解釋權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考察路德的恩典概念。




3,恩典是應許的


我們知道,在基督教神學思想上,對恩典概念作系統的神學闡釋是西元四世紀的奥古斯丁給出的。奥古斯丁從恩典概念出發處理各種教會和神學問題,深得教會的廣泛共鳴。所以,他的神學被稱為“恩典神學”,而他則被稱為“恩典神學家”。路德認為自己是一個奥古斯丁主義者,有意識地堅持恩典神學思路。另一方面,教皇主義者也十分尊重奥古斯丁的恩典神學,十分重視恩典在神學中的地位。然而,路德在攻擊教皇主義者時提出“唯獨恩典”的神學原則。我們看到,羅馬教會在恩典概念中走向權威解釋,而路德在恩典概念中卻提出平等解釋權。我們可以問:他們在談論同樣的恩典概念嗎?進一步,路德是如何在“唯獨恩典”神學原則中討論平等解釋權的?
我們從“更好的解釋”這一說法出發。人們也許會作如下推論:《聖經》解釋平等權反對權威解釋和自我中心話語體系,因而每一種理解都不能認為別人的理解高於或低於自己;因此,沒有所謂的“更好的解釋”(“更好”意味著“更高”)。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推論。路德在談論解釋平等權時,一直把“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這一點作為他的論證的基本前提。失去這個前提,他的全部論證就立即失效。比如,對於一個不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的讀者來說,《聖經》就是一本書;閱讀並研究越多,讀者對它就越有知識,從而對它就有更多的理解,從而在解釋上就擁有更大的權利。因此,這些讀者之間的解釋權是不平等的。然而,路德認為,在恩典概念中,每一位讀者從《聖經》中領受的都是平等的。
路德認為,恩典的主權在上帝手裏。恩典以什麼方式和什麼時候給予人乃是神的主權,只能由神自己做主。人除了接受、感謝、順服等之外,什麼也不能做。一般來說,恩典可以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已經給予的恩典,一種是尚未給予的恩典。對於那些已經給予的恩典,人可以通過事件和經驗來窺視神的作為。路德指出,所有已經給予的恩典都歸根到底就是:讓人認罪悔改,跟隨耶穌。至於尚未給予的恩典,耶穌應許了所有的基督徒,只要他們相信並跟隨耶穌,他就會把他們帶到天父那裏去。當然,耶穌以什麼方式把基督徒帶到天父那裏,這得由耶穌說了算。也就是說,恩典的主權在神手裏。人作為接受者,可以在已經給予的恩典中體會神的旨意,但無權判斷對應許的恩典進行任何判斷。因此,路德也稱“應許的恩典”為“神秘的恩典”。 [20]


比較一下“應許恩典”和羅馬教皇主義者的恩典觀。我們知道,湯瑪斯·阿奎那在論證他的自然神學時,宣稱自己完全同意奥古斯丁的恩典觀,認為自己的神學也是從恩典出發的,即:從神所創造的大自然出發,通過認識神的創造物也可以認識神。阿奎那認為,自然神學的基礎也是信仰——相信大自然乃是神的創造物,是神賜給人類的恩典,因而可以成為我們認識神的途徑。在這一思路中,神所賜給的大自然是給定的,可以作為我們的認識物件。通過我們的理性,神的恩典就成為我們的知識的一部分,從而沒有神秘性。對神的恩典有越多的知識,關於神的恩典就越有發言權。而且,亞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學和物理學就是這樣的知識。通過學習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我們的理性可以把握神的恩典。顯然,在這樣的恩典概念中,權威解釋是理所當然的。


在路德看來,如果人擁有關於神的恩典的知識,人就能夠對神的恩典進行判斷,從而對神的恩典佔有主權。一旦人對神的恩典佔有主權,人就可以僅僅依靠自己獲得恩典,從而不必跟隨耶穌,從而也就放棄了自己的基督徒身份。成為人的知識的“恩典”當然就不再是恩典,而只是人的知識。然而,恩典是給予的,主權屬於給予者。因此,人所擁有的東西不是恩典。自然神學的“恩典”概念完全破壞了恩典概念
我們順著路德的“應許恩典”這一說法,發現,它深刻地支持著《聖經》解釋平等權。可以這樣看,在基督信仰中,《聖經》是神對我們說的話。《聖經》所展現的就是耶穌基督。我們通過《聖經》就能認識並相信耶穌基督,和神發生關係。耶穌在《聖經》中向我們宣告了神的應許:人因自己的罪性而死在罪中;但是,只要人相信並跟隨耶穌,就能夠領受神所應許的恩典,獲得永生。因此,當我們說,我們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時,即使我們在讀《聖經》時得出不同的甚至是衝突的理解,我們相信神一定會讓我們明白他對我們說的話——因為這是耶穌基督所應許的。如果我們對《聖經》的完全理解是在應許中的,那麼,我們就不能憑著當下的理解去評判其他理解的正確與否。所以,各種理解在神的應許中都是平等的。
在路德看來,“應許恩典”中的理解是一個不斷被更新的理解。對於一個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的人來說,平等權並不意味著自己的理解是終極的完全的理解。平等權和“完全理解”是互不相容的。如果一個人在追求平等權時固守自己的理解,拒絕和他人交流,拒絕改變自己的看法,那麼,他就在建立“自我中心解釋體系”,從而把自己的地位高高掛起,破壞了平等權。在“應許恩典”中,神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更新人的理解力,比如,神可以通過不同理解之間的相互交流達到共同提高;可以通過對立的理解之間的相互批評達到共同提高;也可以讓我們面對惡毒的挑戰提升我們的理解力等等神以這種或那種方式來提高我們的理解力,乃是神自己說了算,屬於神的主權。我們的理解在什麼程度上才是正確的理解,讓神感到滿意,那也是神的事,不由我們決定。但是,我們相信耶穌的應許。我們相信,神既然對我們說話,神就一定會讓我們理解。我們現在理解不了的,神就一定會更新我們的理解力,讓我們在新的理解力基礎上去理解。因此,在“應許恩典”中,因著我們的信心而交出主權並接受更新,神不斷地提高我們的理解力,最終能夠達到完全理解神要對我們說的話。
路德的“應許恩典”概念在《論基督徒的自由》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在這篇檄文中,路德強調基督徒的得救在於信心,而不在於事工。路德批評羅馬教會一味鼓勵人們做善事,卻不重視信徒的信仰。路德認為,人們根本就無法做善事。人的本性已經敗壞,因而從人出發已經無法向善。任何事工都是人的事工。對於一個想去做善事的人來說,他必須先對這件事進行判斷:如果是善的,他就去做;如果是惡的,他就不去做。但是,判斷善惡必須從人的善惡觀念出發。如果人的本性已經敗壞,人的善惡觀念也必然已經敗壞,因而無法正確地分辨善惡,做出正確的判斷。換句話說,從敗壞的善惡觀念出發,人只能給出錯誤判斷;在錯誤判斷中,人的事工只能不斷作惡。這裏沒有善事可言。既然人依靠自己無法做善事,那麼,人的得救和事工無關


人在敗壞本性中向善的唯一可能性在於神所應許的恩典中。路德談到,當恩典進入我們的生存之後,它就包裹了我們的敗壞本性,並推動我們的生存向善。恩典如何進入我們的生存?恩典是在應許中給予我們的,因而不可能在我們的理性判斷中接受它。實際上,除了在信心中接受之外,人沒有其他途徑接受它。人的敗壞本性是一定要拒絕恩典的。但是,在信心中,人放棄了判斷,無條件地接受所有賜予給他的東西。當我們相信耶穌時,“無論基督擁有什麼,一個信他的心靈就可以宣稱這些東西是他的,猶如這些東西本來屬於他。” [21] 恩典是在信心中進入我們的生存的。


因此,路德認為,使人向善的關鍵點是擁有真正的善觀念。人的判斷都是從自己的現有善惡觀念出發的。如果善惡觀念是錯誤的,所給出的善惡判斷也就是錯誤的;在錯誤的善惡判斷中所作的選擇也就一定是錯誤的。在這種情況下,人不可能向善。其實,這就是罪人的現實。人越是努力追求善,人就在罪中陷得越深。如果沒有神的恩典,人就只能死在罪中。在恩典神學思路中,神的恩典是人走出罪的控制的唯一力量,而接受恩典的唯一途徑是相信耶穌。路德談到:“所以那些想要做事工的人,不是要先開始善的事工,而是要先信。信心能使人變善,除了信心之外沒有什麼能使人變善了。同樣,除了不信之外,也就沒有什麼可以使人變得邪惡。” [22]


我們看到,路德的“應許恩典”概念在神學上徹底破壞了任何解釋權威(不管是教皇還是某個教會領袖),牢牢地確立了平等解釋權。在引進“應許恩典”概念的同時,路德完全求助於“信心”。在路德的宗教體驗中,信心就是對耶穌的順服,是交出主權,是放棄判斷權。在信心中,神的恩典進入我們的思想,使我們能夠理解《聖經》中的神的話語。同時,在信心中,神的恩典不斷更新和提升我們的理解力,增進我們對神的理解,最終使我們完全理解神的話語。


然而,按照這種說法,我們馬上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在信心中交出判斷權和在一定的理解力基礎上對《聖經》進行理解(即進行判斷),這兩者如何能夠共存於基督徒的生存中?前者是放棄理解,後者是持有理解。這便是在應許恩典概念基礎上引發的信心和良心之間的張力問題。揭示並體會這一張力是我們分享路德思想的關鍵所在。





4,雙重權威困境


在“沃爾姆斯會議” [23] 上,路德用了下面這番話結束了自己的陳述:


除非經文的佐證和清晰的理性說服了我(因我對教皇和議會都不信任,他們常常犯錯並自相矛盾,這是眾所周知的),我只能以我所引用的經文和受制於上帝的話語的良心為根據。我不能,也不會,退縮,因為和自己的良心對抗既不安全也不應該。我別無選擇。這就是我的立場。願上帝幫助我。阿門。” [24]


路德這裏提到“受制於神的話語的良心”,並認為《聖經》和良心是他堅持他的立場的根據所在。我們討論了“唯獨《聖經》”在路德神學思想中的核心地位:《聖經》作為神的話語是在信心中給出的。從人類理解的角度看,《聖經》權威是建立在平等解釋權基礎上的。正在這個基礎上,路德訴諸于自己的良心(理性),把它和《聖經》並列,作為他的立場之根據。然而,“良心”歸根到底是一種理解力,屬於理性範疇。《聖經》是神的話語,由信心來維持,因而屬於信仰範疇。我們在分析“更好的解釋”時涉及了理解更新問題。理解更新的關鍵點是理解力的改變。也就是說,人的良心-理解力-理性是在應許中不斷被更新的過程中,因而在過程的任何一點上都是可錯的。這個“可錯良心”如何能夠成為路德堅守自己立場的根據呢?我們需要對路德的良心進行分析。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可錯良心”不是“錯誤良心”。“可錯”指的是基督徒的良心在應許恩典中的不斷被更新和提升。就良心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來說,在任何一個階段,良心都是可錯。在基督徒的信心中,良心是向神的恩典開放的,因而可以在神的主權中更新變化。但是,改變良心的主權在於神。因此,“可錯”指的是良心在神的恩典中的可錯性,是在信心中的可錯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時間中,一個人的良心是穩定的。作為判斷的出發點,良心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物件進行判斷,但它不可能自己判斷自己。良心不可能這樣說:我是錯誤的。良心可以說:某某人的良心(作為物件)是錯誤的。對於作為判斷者的良心來說,他人的良心乃是一個被判斷的物件。不同的良心之間可以彼此把對方作為物件而加以判斷。比如,在“沃爾姆斯會議”上,當場就有主教勸說路德不要依靠他的錯誤的良心。而且,被更新之後的良心也可以對更新之前的良心進行判斷。良心是在時間中存在的。如果良心在時間中沒有更新變化,在後的良心可以把在前的良心物件化而加以判斷。在這種情況下,良心是死的。然而,如果良心是在更新中的,新的良心和舊的良心有一個根本性的差異:前者是判斷主體,後者是判斷物件。新良心可以把舊良心作為他者對它進行判斷。可見,當我們談論“錯誤良心”時,只能是指作為對象的良心。良心不可能同時把自己當作物件來加以判斷,並把自己判斷為“錯誤”。從這個角度看,所謂“錯誤良心”這種說法對於良心自身而言是不存在的。路德的良心概念屬於“可錯良心”概念。


我們繼續分析。路德強調,他的良心是“受制於神的話語”的。《聖經》作為神的話語是在信心中確立的。也就是說,受制於神的話語的良心是在信心中的良心。離開信心,人的“良心”就是由敗壞本性所控制的“良心”,是惡的來源。只有在信心中的良心才是善的來源。這裏的關鍵因素是基督信仰。信心決定了人的良心是否為善的來源。因此,基督徒是“因信稱義”。人無法依靠自己而成為義人;但在信心中,人被稱為義人。我們說,路德的良心概念是在信心中的良心概念。


在信心中的良心是一種怎麼樣的良心呢?我們注意到,良心是判斷的出發點和根據當路德說“和自己的良心對抗既不安全也不應該”時,他所依據的是他對《聖經》的理解,即從他的良心出發而給出的一種理性判斷。路德認為,在信心中,他交出了判斷權,因而他憑著良心所作的理性判斷是否正確這件事已經不是他所能夠評判的。但是,他相信神一定會做出判斷。神自己做事自己做主。既然神讓人的良心作如此這般的理性判斷,神一定有他的旨意。因此,他只能根據自己現有的良心進行判斷;同時把自己的良心交給神來作主。


正是在這一點上,路德認為,他不能和自己的良心對抗。他所給出的理性判斷都出自他的良心。良心是他作出理性判斷的出發點。人們或者可以問,路德的良心是可錯的,他何以如此堅持自己的良心判斷?我們這樣看,在信心中,他放棄了對自己的良心的判斷權。憑著信心,他認為神的應許是絕對可靠的。神允許他擁有這樣的良心以及相應的判斷自有神的道理。我們無法對神的道理進行任何判斷(包括懷疑),只能在信心中順服。在神那裏只有真理和良善。在信心中,基督徒的良心是善良的。基督徒因信稱義:他們的良心因著信心而被稱為“義”。因此,路德深信,他的良心雖然可錯卻是完全可靠的。這裏,我們看到,路德強調順從自己的良心,乃是因為他深信,他的良心是在神的手中。


我們在分析“唯獨《聖經》”時闡述了《聖經》平等解釋權。根據這一原則,每一個人的良心在理解神的話語時,只要在信心中,彼此是平等的,都是來自於神的。我們可以稱此為良心的平等性。我們在分析“應許恩典”時指出,人的良心在更新中走向“更好的解釋”。根據這一觀察,在信心中,良心向神敞開,接受神在應許中的恩典,並在恩典中更新變化。這也稱為良心的更新性。平等性和更新性是路德良心概念的兩個顯著特徵。


良心給出的是理性判斷。對於當事人來說,他的良心受制於神的話語,因而他在信心中持守他的良心。這種人-神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內在關係。當事人可以直接感受這一關係。但是,對於其他人來說,它是隱而不宣的。從當事人的角度看,他的良心受制於神的話語,由此出發而給出的理性判斷乃是來自於神的;因此,他不能違反自己的良心說話。然而,他根據自己的良心而給出的是一系列理性判斷。面對讀者聽者,理性判斷必須接受其他良心的判斷。在共同立場中,一個理性判斷會得到其他良心的共鳴。但從不同立場出發,任何一個理性判斷都將被其他良心判斷為錯誤。在後一種情況下,當事人堅持自己的良心判斷是正確的,而他人認為這是堅持錯誤判斷。


這裏涉及的是兩個思維出發點的張力。路德認為,在信心中,他是從神的恩典出發的;在良心中,他是從自己的現有理解力出發的。作為出發點,良心不可能判斷自己為錯,因而一定要抗拒改變。而且,路德深信,他的良心在神的手中。神可以對它進行更新,也可以讓它暫時不變。這是神的主權。因此,在路德的感受中,在信心中的良心是有底氣的。良心不會在判斷中自我否定。一個在猶疑不決自我否定中的良心乃是在病態中的良心;而健康的良心往往是思路明朗意志堅決。換句話說,良心是不會自我更新的。儘管在信心中的良心不會否認自己的可錯性,但是,它決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性。用路德的話來說,人是不會自己認罪的,除非恩典臨到了人。對於這樣一種拒絕自我更新的良心,使之改變的唯一力量只能來自於神的恩典。路德對這一點有深刻的體會。他說:“可以肯定的是,‘新的創造’和恩典的進入始於深刻的攻擊和恐懼,或其他巨大的困難和不幸,對良心的擊打。” [25] 作為基督徒,路德把自己的良心交給了神。同時,他也認識到,他在任何情況下都只能從自己的良心出發進行理性判斷。


看來,神的主權和良心判斷共存于路德所體驗到的基督徒生存之中。這便是近代西方思想史深深陷入的信仰與理性之爭在信心中放棄判斷權意味著讓神做主;在良心中堅持判斷權意味著自己做主。兩者在判斷權問題上是對立的。但是,兩者共存於基督徒的生存中。這種對立和共存在基督徒的生存中產生了一種緊張關係。這是一種動力性的張力。一旦進入人的思想,它就成了思想史的動力,就成了近代西方社會發展的動力。在近代西方思想史中,沒有體會到這一張力,就無法感受西方思想運動的內在動力


值此結束本篇導言之際,我想向中文讀者發問:在閱讀本書錄入的三篇檄文時,路德思想給你帶來了什麼衝擊?你能分享路德思想所展示的信仰與理性的張力嗎?你能承受放棄判斷權和佔有判斷權的雙重壓迫嗎?你能感受到“放棄-佔有”所帶來的生存衝動嗎?


我們還是在閱讀中一起來體驗和回應這些問題吧!






轉載聲明:本文出自上海人民出版社《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一書的導言《解讀馬丁·路德的思想密碼》,作者謝文鬱,是山東大學教授,郵箱xiew@sdu.edu.cn,博客闻郁的博客

[1] 關於路德傳記,我們在西語學術界可以發現各種不同版本。一般來說,大概有三類:第一類是對路德有深刻認同的學者,如James Mackinnon可為代表。參閱他的四卷本研究《路德與宗教改革》(Luther and the ReformationNew York: Russell & Russell, Inc.1962年)。第二類則是路德的批評者,大都站在天主教立場評價路德,如Herbert David Rix可為代表。參閱他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New York: Irvington Publishers. Inc., 1983年)。第三類可稱為中立立場,如Richard Marius可為代表參閱他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年)。這三類版本所呈現的路德會給人留下不同的印象。目前國內流行的版本《這是我的立場:馬丁·路德傳記》(作者:培登,譯者:陸中石 古樂人,譯林出版社,1993年)屬於第一類。我這裏關於路德生平的敍述,除了這裏列出的版本外,還參考了其他版本。考慮到我這裏不是在做路德傳記研究,而且相關傳記並不難找到,我不打算一一列舉參考書。

[2] 在中世紀,法蘭西斯修會首創行乞傳統。創始人聖法蘭西斯(St Francis of Assisi11811226)是富家子弟。他把所有財產都寄存在羅馬教廷內,然後在行乞中過一種貧窮生活,並在貧窮中服侍窮人。接著,其他修會如多明我(Dominican)修會,奥古斯丁修會(Augustinian)也仿而效之。

[3] 修士就是進入修道院接受修會約束,過一種修會所提倡的生活方式。不同修會有不同的規矩,但基本理念還是一致的,即:修士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神,做基督的新娘,在世間嚴守獨身。宗教改革之後,新教完全放棄了修道院理念;天主教則仍然保持神父不婚傳統。

[4] Hausrath, Adolf, Luthers Leben, (兩卷本) I, Berlin, 1904, 2, 22。轉引自 《天主教百科全書》(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 9,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0),Martin Luther一條。

[5] 我們說,聖母馬利亞崇拜是一種拜祖情結。簡單來說,可以這樣追蹤,基督徒的本意是耶穌的門徒,奉耶穌為主。耶穌是由他的母親馬利亞所生。作為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的地位遠遠高出所有的人。這便是馬利亞的地位急劇上升的深刻情結:耶穌是救主;但馬利亞是救主之母;沒有母親就沒有兒子;沒有馬利亞就沒有耶穌。顯然,這種思維定式是拜祖情結培養的。但是,這個情結和基督教神學的內在要求完全相左。當時出任君士坦丁堡教區主教的聶斯脫裏(Nestorius380-451年;428-431年出任主教)就曾反對馬利亞崇拜,認為耶穌具有神人二性;馬利亞只是耶穌的人性母親,並無高人一等的品質。431年的以弗所主教會議判定他為異端,解除了他的教區主教職務。聶斯脫裏回到敘利亞後繼續宣傳自己的思想,建立自己的教會,史稱“景教”(唐朝時傳入中國)。5世紀初開始的馬利亞身份之爭以馬利亞崇拜之確立為終結。羅馬教會接受了聖馬利亞崇拜,神化馬利亞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義大利,聖母馬利亞幾乎就是保護神:信徒們通過向馬利亞禱告,求她轉告耶穌。這一傳統一直保留在當代天主教徒的信仰生活中。

[6] 參閱《雅各秘密福音》(the apocryphal Gospel of James),也稱《雅各幼年福音》(The Infancy Gospel of James),收在《福音書大全》(The Complete Gospelsed. Robert J. Miller, CA, Sonoma: Polebridge Press, 1992)。學術界認為,這本書假託雅各(死於62年,為耶穌的兄弟[兄長?])之名而做;寫作年代較晚,不會早於2世紀中葉。參閱《福音書大全》對本福音書寫作日期的討論,頁374

[7]   除了作為地區性保護者之外,聖安娜還是生育中婦女的保護者(形象是抱著馬利亞,而馬利亞抱著耶穌),以及礦工的保護者(耶穌是金子,來源於金礦)。參閱《天主教百科全書》St. Anne一條。

[8] 這只是一個歷史現象。我在翻閱相關資料時發現,聖安娜在義大利以外的西歐地區多被奉為保護者。德國的獨特之處在於:15世紀的德國出產了許多關於安娜的畫像和塑像。在文藝復興發達的義大利,關於聖馬利亞的藝術品到處可見,獨不常見安娜的畫像和塑像。我想,這種現象反映了當地當時的宗教文化傾向。安娜為什麼被選為西歐地區(主要是日爾曼人居住地)保護者呢?我猜測,這可能跟馬利亞已經成為義大利人的保護者有關。這是一種爭寵心態:安娜抱著馬利亞,而馬利亞抱著耶穌(有一些畫像和塑像就是這樣的);所以,對於那些向聖安娜求告的人來說,安娜在祖宗情結中的地位高於馬利亞。

[9] 我們注意到,聖徒以及他們的遺物被神聖化,這種事在《聖經》中也有一些記載。保羅在以弗所傳福音時,由於影響巨大,以至於一些人拿著保羅的衣服進行醫病趕鬼(參見《使徒行傳》1912)。早期教會出現了對殉道者的崇拜,收集他們的遺物,包括遺骨和用過的東西。

[10] 一般認為,羅馬教廷出售贖罪卷的做法可以追溯到11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教皇烏爾班二世(Pope Urban II)在1095年的克萊門會議(the Council of Clermont)上宣稱,所有加入十字軍的勇士都可以免去煉獄之行。對於那些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參加十字軍的人,則可以通過捐款的方式彌補自己的缺席,同樣可免煉獄之煎熬。16世紀初,羅馬教廷因為重修彼得大教堂而籌集資金,以教廷名義發放贖罪卷;凡購買贖罪卷者,同樣享受煉獄赦免之惠。1516-17,多明我修會教士特次勒(Johann Tetzel1465-1519)奉命在德國出售贖罪卷。他的著名說法是:“銀幣叮噹入庫,靈魂跳出煉獄。”有人把自己購買的贖罪卷向路德炫示,路德公開宣稱它對靈魂拯救毫無作用。特次勒聞後開始攻擊路德,激發了路德的反擊,於是有了95條論綱。

[11] 以下討論也請參閱我的其他著作。參閱《自由與生存》(世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三章;以及“神的話語和人的良心:路德路德的雙重權威問題,《求是學刊》20037月。

[12] 從西元2世紀中葉開始,一直到451年的迦克敦大公會議,在羅馬帝國境內的基督教教會就使徒傳統,《聖經》文本,教會權威,教義神學等問題展開了三百餘年的爭論。史稱“大公運動”。這場運動在西部確立了以羅馬教會為中心的教皇體制。

[13]   參閱本書的《論德國基督徒的尊嚴》,以及“在奧格斯堡的活動程式”(1518年)(“Proceedings at Augsburg [1518],載《路德全集》(Luthers Works),第31卷,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57, 277-283頁。更多的討論還可以在“關於論綱的辯護和說明”(1521年)(“Defense and Explanation of All the Articles [1521],載《路德全集》(Luthers Works),北美版,第32卷,Philadelphia: Muhlenberg Press, 1958, 68-70頁。

[14]   參閱“關於論綱的辯護和說明”(1521年),同上,第71-74頁。讀者如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可參閱Scott H. Hendrix的《路德和教皇體制》(Luther and the Papacy),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81, 81-85頁。

[15] 路德在“給教皇利奧十世的信”(見本書附錄)中談到:“我不能接受任何對上帝的話加以限制的解釋法則。上帝的話在一切事情上都在教導自由,因而不能對它進行限制。”這裏提到的“解釋法則”指的便是權威解釋。有關真理標準的困境問題,參閱謝文鬱“恩典真理論”,載於《哲學門》,2007年第二期。

[16]  參閱《天主教百科全書》(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1912)中的transubstantiation一條。

[17] 這個問題也稱為“詮釋中心位移”問題。本來“聖餐”是解釋的中心,但最後都圍繞著某些亞里斯多德專家的思想團團轉。關於這個問題的詮釋學意義,可參閱謝文鬱“基督教神學的詮釋概念”,載於《中國詮釋學》,洪漢鼎等編,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 路德始終沒有放棄他的“本質同在說”(consubstantiation),甚至強烈批評那些不同意“本質同在說”的人“良心不穩定”等等。參閱James Mackinnon的討論。見《路德和宗教改革》(Luther and the ReformationNew York: Russell & Russell, Inc., Vol. III, 1962),第306-319頁。不過,我想強調的是,路德這裏要表達的是,每個人都擁有同樣的思想,堅持,和相信的權利。

[19] 引自“路德在沃爾姆斯會議”,載于《路德全集》美洲版,卷32,112-113頁。
[20] 路德的“應許恩典”概念在他和伊拉斯謨(Erasmus1466-1536)之間關於自由概念的爭論中得到了充分展開。參閱路德的《論意志的被奴役》(On the Bondage of the Will),載于《路德和伊拉斯謨:自由意志和拯救》(Luther and Erasmus: Free Will and Salvation),P.S. Watson英譯,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69年。

[21]  引自本書的《論基督徒的自由》。

[22]  同上。

[23] 1521年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出面組織,在德國境內的沃爾姆斯(Worms)召開的一次會議;主要目的是讓路德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立場觀點。路德的立場在本次會議上受到皇帝的譴責。

[24] 引自“路德在沃爾姆斯會議”載于《路德全集》(Luthers Works,第32卷,Philadelphia: Muhlenberg Press, 1958),第112-113頁。


[25]  見《關於全部論綱的辯護和說明》(Defense and Explanation of All the Articles[1521]),載于《路德全集》北美版(Luthers Works, 32),Philadelphia: Muhlenberg Press, 1958,第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