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17, 2015

中國人的救贖之路:儒教根源之“龍”(十五)

摘要:

龍,不僅僅只是一個文化符號,它更是中國人崇拜的圖騰。後來漸漸被皇權壟斷,又成為了專制皇權的象徵。龍,其實是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形象化,動物化。龍的"天人合一""多元一體,相容並包""見幾而作""隨機應變"等特徵,正是《周易》之特徵。龍和《周易》的本質是相同的。因此,中國文人儒士談龍必談《易》。談《易》必談龍。《周易》是中國文化的淵源,中國文化就是龍文化。在龍的千變萬化之中,蛇是其不變之宗。伏羲是創造中國文化的人文始祖"伏羲龍身,女媧蛇軀。"在大量出土的漢代墓畫像石上,龍身的伏羲與蛇軀的女媧皆為人首蛇身,且多作交尾狀。《聖經·啟示錄》中如是說:"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中國的龍就是魔鬼。中國的龍文化就是魔鬼文化。伏羲,姬昌,姬旦,孔丘,孟軻,李耳,莊周,董仲舒,朱熹,曾國藩等,皆是魔鬼撒但派到人間的使者。其中,孔丘更非一般,"孔子母和黑龍交而生孔子"。難怪中國多少豪傑都不是他們的對手,最終反儒不成反被儒反。祖先崇拜的源頭是男性生殖器崇拜。龍的源頭是蛇,男性生殖器-祖,和蛇是一回事。祖先崇拜和龍則是一回事。龍所以厲害,是因為龍永遠寄生在人的血緣親情之上。或者說,龍就是血緣。十字架與龍的對立,不是別的,正是靈與肉的對立。能降龍的只有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和上帝的使者。只有當人擺脫了動物式的繁殖方式,擺脫了血緣,龍才會被捆綁,被關押。只有人徹底消滅了動物式的繁殖方式,消滅了血緣,龍才會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裡。

正文:

 《周易》雖然"能彌綸天地之道""範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塑造了中國人的思維定式,但"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繫辭》),除了一些儒生們對其推崇備至之外,普通百姓對其卻是淡漠無知。
 普通百姓對《周易》的冷淡,不等於對中國傳統文化冷淡。廣大人民群眾雖然對文字晦澀的《周易》無動於衷,但他們對另一個與八卦、《周易》歷史同樣悠久的象徵中國文化的感性符號-龍,卻是五體投地,奉若神靈。
 《周易》的源頭-八卦,在中國遠古中的蹤跡渺茫難查。《周易》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也是鬼神難測。而龍的源頭-蛇,卻是中國遠古文物上的赫然胎記。龍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卻是至高無上的。
  那麼,中國文化的象徵-龍與中國文化的淵源--《周易》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那就需要我們觀察一下龍究竟為何物了。
 龍,不僅僅只是一個文化符號,它更是中國人崇拜的圖騰。後來漸漸被皇權壟斷,又成為了專制皇權的象徵。
作為中國人崇拜的圖騰,它具有那些特徵呢?
龍的第一個特徵,就是龍作為一個通天神獸,它是天和人的仲介。
 "盈天地之間者,惟萬物"1)。中國人是無神論者,雖然中國人心靈裡沒有神靈,但是卻有一個"神物"-龍。
 龍,下可潛於淵,上可升於天,中可見於野。天、地、人三界任其蹁躚飛舞,不受絲毫約束。
 不僅如此,它尚可將人帶上天庭,使人成為神仙。長沙出土的戰國帛畫《人物乘龍圖》《人物龍鳳圖》及北朝時期的許多壁畫中,都描繪了人乘龍升天的景象。用生動的圖畫直接表達了龍之作為天與人的仲介的神通。一些古代文獻中,也以文字表達了這一主題。如《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余人,龍乃上去......"
龍,其實是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形象化,動物化。

龍的第二特徵,就是混合性、包容性。

 龍的外觀是多種動物的混合,簡單地說,它是由鹿的角,鱷的頭、四肢,蛇的軀幹,魚的鱗、鰭,獅的鬣,鷹的爪,蝦的眼等零部件組合而成。這些零部件隨時代、地域的不同,又有所增減和變化。
 龍不僅擁有眾多的零部件,它還用有眾多的"變種"。即那些形態秉性各異的龍子。所謂"龍生九子各不同"。九子,是泛指,是多子的意思。眾多的龍子中常見於史書的有:蒲牢、贔屭、睚眥、狴幹、岩吻、嘲風、霸下、椒圖、饕餮等等。
 眾多的零部件和眾多的變種,旨在說明一個問題:龍具有眾多的功能,龍是萬能的。
 子曰:"龍大矣。龍形遷,假名於帝,見神聖之德也。高尚及乎星辰日月而不眺,能陽也。下淪寤深淵之淵而不沫,能陰也。上則風雨奉之,下則有天神護之。遊乎深仄,則魚蛟先後之,水流之物莫不隨從。陵處,則雷神養之。風雨辟鄉,鳥守弗幹。"
  子曰:"龍德廣大,無所不包。"2)(帛書《易經·二三子》)
    龍,其是就是中國文化"多元一體,相容並包"特徵的形象化、動物化。
  龍的三個特徵,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多變形
  在帛書《易傳·二三子》中,孔丘一連三次講了"龍大矣",其中兩次都是在講龍的變化無窮:
  "龍大矣。龍既能雲變,有能蛇變,有能魚變,飛鳥昆蟲,唯所欲化,而不失本形,神能之至也。"
  "知者不能察其變,辯者不能察其義,至巧不能贏其文......龍大易。"
  帛書《易傳·易之義》中進一步講龍有"七十變"
  "龍七十變而不能去其文,則文其信于,而達神明之德也......"
  漢代的《說文解字》將龍概括為:
  "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能潛能飛。"
  三國的曹操對龍的理解是:
  "龍能大能小,能開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3)(《三國演義》)
  曹操的龍觀,正是中國人的龍觀。
  龍,其實是中國文化"見幾而作""隨機應變"特徵的形象化、動物化。
  ......
  龍的"天人合一""多元一體,相容並包""見幾而作""隨機應變"等特徵,正是《周易》之特徵。龍和《周易》的本質是相同的。因此,中國文人儒士談龍必談《易》。談《易》必談龍。《易》開宗明義的的一卦-乾,就是注釋龍的廣大變易的: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曆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篆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4)(《易?乾》)
  易學實為龍學,《易經》實為龍經。龍是《易》的形象概括,《易》是龍的文字注釋。
  難怪周人這個穴居的野蠻之邦,竟能戰勝文明高己幾等、人口多己幾倍的商人,並且還割斷了人與神聯結的紐帶。
  賜給周人這個超凡能力的,不是別的,正是龍。
  《周易》是中國文化的淵源,中國文化就是龍文化。
  中國的龍文化在春秋戰國之際分化為儒、法、道、名、陰陽幾家。法取《易》之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儒取《易》之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道則取《易》之精髓,於乾坤天地之間,"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5)(《周易?繫辭》)
  到了中國專制社會結構定型之漢代,三家在新的高度上重新結合:法為筋骨爪牙,儒為皮肉,道為神經。他們共同構築了中國專制文化的有機體-龍。
  那麼,龍又是從何而來?龍的本質又是什麼呢?
  關於龍的本質,最為人們所普遍接受的觀點,是聞一多的綜合圖騰說。
  圖騰(totem)一詞,本是北美印第安阿爾琴部落的方言。後來被西方學者作為一個概念,它具有:氏族圖示、氏族祖先、氏族保護神、氏族親屬等涵義。
  聞一多在《伏羲考》中說:龍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我們的答案是:它是一種圖騰,並且是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有許多不同的圖騰揉和而成的一種綜合體。因部落的兼併而產生的混合的圖騰......
  大概圖騰未合併以前,所謂龍只是一種大蛇。這種蛇的名字便叫做""。後來有一個以這種大蛇為圖騰的團族兼併和吸收了許多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大蛇這才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獅的須,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於是便成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龍了。
  他的這個觀點很唯物,但是經不起細推敲。圖騰,作為氏族的圖示也好,祖先也好,保護神也好,它是和原始氏族聯繫在一起的。當一個氏族部落進入文明社會之後,他的圖騰也就會被人拋棄遺忘了。但是中國龍與之正相反,龍形態的出現,是在商周-中國文明社會開端時期。龍形態的發展、完備、豐滿,則貫穿了中國整個文明史。它不僅沒有被人們逐漸拋棄遺忘。相反,隨著文明的進步,它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直到今天,它仍然保持著勃勃生機。圖騰,一個原始部落的動物圖像,怎麼能和中國龍相提並論?
  並且,根據出土文物來看,龍在商代時,其形象只是一個頭戴王冠的蛇。到戰國時期,龍才""出了角和四肢,其角還是牛角或羊角。到了漢代,龍身的蟒紋才變成了魚甲紋。南北朝時,龍角才變為鹿角,龍頸才長出了獅鬣......龍形的綜合是在文明時期逐步完成的,這期間,中國歷史上哪裡有什麼以鹿、以魚、以獅、以狗為圖騰的氏族部落,讓龍的部族去兼併?
  那麼,龍的本質又是什麼呢?
  龍即是一個感性的文化符號。第一步,我們應從感性層次對其進行觀察,即通過龍的形象在歷史中的演變軌跡來考察它的本質。這是簡單的,只需要我們把出土的各種的龍的圖形按實際年代順序排列其來,龍的來源,龍的本質,也就一目了然了。如圖:(龍圖)(參考《龍圖400例》《中國龍紋圖譜》)
  從龍的演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新石器時期的龍,或是人面蛇身,或乾脆就是蛇。
  商代,蛇頭上多了王冠。因此,蛇的頭部開始變大,這是甲骨文龍字的形象。青銅器上的龍,蛇頭上的王冠已經動物化,變成了角。商代的龍就是頭戴王冠,或頭上長角的蛇。
  西周時,龍初具了四肢。漢代時,龍具有了走獸的四肢及爪牙,龍的形態才基本完備。
  南北朝時期,龍又長了獅鬣。
  宋代時,龍形成熟定型,成為中國龍的標準範式。
  龍是由蛇一步一步演變而成的。
  這是從時間的順序來看的。如果從空間的角度來看,在新石器時期,龍在不同的區域呈現出不同的姿態。如所謂的鱷形龍、魚形龍、馬形龍、豬形龍、狗形龍等等。它們之所以被稱之為龍,是因為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蛇的軀體。如果不具備蛇的軀體,它們就很難被稱之為龍。
  在龍的千變萬化之中,蛇是其不變之宗。
  龍既是一個文化符號,第二步就要從文化的層次來考察龍究竟為何物。
  據中國古籍記載的古代傳說,伏羲是創造中國文化的人文始祖
  "包犧氏(伏羲)作始有筮。"6)(《古史考》)
  "上古伏羲時,龍馬負圖出於河......伏羲則之,以畫八卦。"7)(《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
  "伏羲畫八卦,別八節,而化天下。"8)(《北堂書鈔》引《屍子》)
  "伏羲坐于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9)(《天平御覽》卷九)
  "伏者,別也,變也。羲者,獻也,法也。伏羲始別八卦,以變化天下,天下法則,鹹伏貢獻,故曰伏羲也。"10)(《風俗通義?三皇》)
  ......
  這位畫八卦的中國龍文化始祖,是什麼樣子呢?
  "伏羲龍身,女媧蛇軀。"11)(《選中即》)
  "帝女游于華胥之淵,感蛇而孕,十三年生庖犧。"12)(《路史?後記一》)
  "庖犧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後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13)(《列子?黃帝》)
  "伏羲人頭蛇身。"14)(《中央記》卷二二)
  "太皓庖犧氏,鳳姓......蛇身人首,有聖德......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15)(《史記?補三皇本紀》)
  ......
  在大量出土的漢代墓畫像石上,龍身的伏羲與蛇軀的女媧皆為人首蛇身,且多作交尾狀。
  可見,在營構、創作龍的古人心目中,龍就是蛇,蛇就是龍。
  因此,龍就是蛇,是一個裝模作樣,故弄玄虛,張牙舞爪,血腥恐怖的-蛇。
  《聖經·啟示錄》中如是說:
  "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
  阿門。
  筆者羅哩囉嗦數萬言,其實要說的也就是這一句話而已。
  中國的龍就是魔鬼。中國的龍文化就是魔鬼文化。伏羲,姬昌,姬旦,孔丘,孟軻,李耳,莊周,董仲舒,朱熹,曾國藩等,皆是魔鬼撒但派到人間的使者。其中,孔丘更非一般,"孔子母和黑龍交而生孔子"16)。難怪中國多少豪傑都不是他們的對手,最終反儒不成反被儒反。
  祖先崇拜的源頭是男性生殖器崇拜。龍的源頭是蛇,男性生殖器-祖,和蛇是一回事。祖先崇拜和龍則是一回事。龍所以厲害,是因為龍永遠寄生在人的血緣親情之上。或者說,龍就是血緣。
  十字架與龍的對立,不是別的,正是靈與肉的對立。
  因此,肉體凡胎的英雄,根本不會是龍的對手。屈原不行,魯迅先生也不行。只要是爹媽生的,都不行。哪吒也不行,因為他也是爹媽生的。儘管他少年英武,曾經剝龍甲,抽龍筋,但最終還是在親情的壓力下,剜腸剔骨還骨肉于父母,自殺身亡。其魂魄皈依道教後,又在道教的威逼之下,不得不重新認李靖為父,將血緣進行下去......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美猴王,本來可以,但是很可惜,他後來被龍的幫兇如來佛給降服了。
  能降龍的只有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和上帝的使者。
  《聖經》的預言書《啟示錄》中這樣說:"在天上就有了爭戰。米迦勒(上帝的天使長之一*筆者注)同他的使者與龍爭戰。龍也同它的使者爭戰,並沒有得勝。天上再沒有它們的地方。"
  《啟示錄·千禧年》又說:"我看見一位天使從天降下,手裡拿著無底坑的鑰匙和一條大鏈子。他捉住那龍,就是那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它捆綁一千年,扔在無底坑裡,將無底坑關閉,用印封上,使它不得再迷惑列國。等那一千年完了,以後必須暫時釋放它。"
  最後,《啟示錄·撒但最後的失敗》中說:"那一千年完了,撒但必從監牢裡被釋放,出來要迷惑地上的列國,就是歌革和瑪各,叫他們聚集爭戰。他們的人數多如海沙。他們上來遍滿了全地,圍住聖徒的營與蒙愛的城,就有火從天降下,燒滅了他們。那迷惑他們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裡,就是獸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
  其初,不明白魔鬼撒但、龍,為何如此難以消滅,為何天使不將它直接殺掉,而只是將它捆綁。一千年後還要釋放它。現在明白了:

 只有當人擺脫了動物式的繁殖方式,擺脫了血緣,龍才會被捆綁,被關押。只有人徹底消滅了動物式的繁殖方式,消滅了血緣,龍才會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裡。
   ------------
  (1)(《易?序》)
  (2)(帛書《易經?二三子》)
  (3)(《三國演義》)
  (4)(《易?乾》)
  (5)(《周易?繫辭》)
  (6)(《古史考》)
  (7)(《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
  (8 (《北堂書鈔》引《屍子》)
  (9 (《天平御覽》卷九)
  (10 (《風俗通義?三皇》)
  (11)(《選中即》)
  (12 (《路史?後記一》)
  (13)(《列子?黃帝》)
  (14)(《中央記》卷二二)
  (15)(《史記?補三皇本紀》)

  (16)《禮記?正義》引《論語撰考》


原著者:方舟,『被欺騙的中國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