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太初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太初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9月 06, 2021

世界開始的年歲:猶太曆是5782年,太初曆是6292歲



“我是甲,我是癸;
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
我是初,我是終。”
啟示錄 22:13


關鍵詞 #世界開始的年歲 #創世紀元 #太初曆 #中國奧秘 #落下閎 

 

今日是猶太新年除夕5782年,就是世界開始的年歲AM5782年,簡稱創世紀元,希伯來文לבריאת העולם,英文Anno Mundi[AM],是專指人類始祖亞當、夏娃誕生日,距今5782年,紀為AM5782年,即人類始祖誕生5782年。這亦是猶太新年的普世意義,人類可憑此追尋祖先的足跡。而作為祖先崇拜的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曆法史有沒有記載人類世界開始的曆法呢?


漢武帝時期(156年BC-87年BC),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冒死敬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漢書·律曆志》詳細記載了太初暦的起因、過程,除了“曆紀壞廢,宜改正朔”誘因外,主要起因是“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乃以前曆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至於元封七年,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太歲在子,已得太初本星度新正。”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意思就是重獲世界開始的年歲——“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歲”。這恐怕是當時一個震驚大漢帝國的特大新聞。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
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
創世紀 1:14

也就是說,從閼逢攝提格之歲泰初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BC)為4617年(4271年BC),那麼,到今年主曆2021年的閼逢攝提格之歲是6292歲。這樣算來,這與今年猶太新年5782年僅僅只相差510年。說明不同曆法之間仍然找得到共通之處,因此而言,太初曆與猶太曆,都是世界開始的日曆,這也是顧名思義太初曆的真正意涵。有趣的是,太初曆與希伯來曆對於世界開始的年歲非常接近,可看為世界開始的年歲大約6000年。這“太初曆”應當是最接近猶太曆法的外邦人曆法了:


猶太曆:創世紀元AM5782年
太初曆:閼逢攝提格之歲6292歲


多麼奇妙!二者曆法對於世界的年歲僅只是相差510年!想想看,古時距離八千公里如此遙不可及的漢朝與以色列,為什麼紀錄世界開始的年歲如此接近?從世界的中心到世界的極處,一個是事實上的地理中心——應許之地,一個是自認為世界中心——中央之國,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國度竟然在年代表上如此接近,以至於走到一起,這實在有趣。這不僅使我想起了“意外”敘述創世紀故事的三星堆人。



前不久,我在中华创造科学协会網上看到了一篇關於三星堆青銅樹的評論文章《三星堆的青铜树——最古老的创世记文物?》,文章似乎可以通過聖經解開三星堆青銅樹的奧秘,似乎世界上再也沒有其他正當的理據來解釋三星堆的青銅樹了,也就是說,三星堆青銅樹可能出自於摩西托拉超自然現象或是更早人類大遷徙諾亞的正統後裔自然現象,可以說三星堆人“意外”、正確敘述了創世紀故事。因為太初曆與三星堆人有地理關係,我再一次把注意力聚焦在四川——絲綢之路上閉關自守之前的蜀地閬中。


主編太初曆的“春節老人”(該稱謂剛出現二年)落下閎故居距離三星堆地址僅只有200公里遠,有文章認為三星堆文化與閬中文化為同一類型,就是在大遷徙時代就已經有人類足跡在三星堆和閬中地區活動:“趙殿增《巴蜀原始文化的研究》文中載:「閬中蘭家垻遺址與三星堆遺址屬同一文化範疇……屬中興場類型。綿陽邊堆山遺址,漢源獅子山遺址,閬中蘭家垻遺址屬於三星堆早期蜀文化類型。綿陽邊堆山遺址距今4500——5000年(14C測定)。」所以,閬中蘭家垻遺址與上述諸遺址同一類型原始文化,距今也應在4500——5000年之間。”原文網址下同


閬中的原住民是賨人:“查《四川文物》2003年6期,徐光翼、林向、段渝等10人《羅家垻遺址筆談》一文載:「宣漢縣普光鎮進化村羅家垻遺址,地下保存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聚落遺存,屬賨文化。閬中有渝水,夾水上下,皆賨民所居。漢祖入關,從定三秦,其人勇健好歌舞,高祖愛習之,今「巴渝舞」是也……屬「賨文化」,「賨」是嘉陵江流域古老的原住民……


秦漢時閬中的文字是巴文:“查《四川通史·語言文字》載:「秦漢時……巴蜀地區,包括在成都、閬中、江州這樣的大城市,主要流行與漢字迥異的巴文字。


由於落下閎所在地的文字是巴文非漢字,這就解釋了太初曆中出現大量音譯漢文“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如“焉逢,端蒙,遊兆,彊梧,徒維祝犁,商橫,昭陽,橫艾,尚章”在如:“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芒落,敦牂,叶洽,涒灘,作鄂,淹茂,大淵獻”  注1,上述音譯漢文可能來自於巴文或是巴文外語音譯?


由此而論(事實也如此),三星堆文化具有更為正統的文明,而作為三星堆文明圈的閬中文化也具有獨立的方言、文字和與接納希臘化的先進的巴比倫曆法的開放性,是開放的三星堆-閬中文明孕育了民間天文學家、曆法學家落下閎。這是一點關於太初曆作者的背景分析,說明朝廷編制太初曆時引進了外部文明,包括不限於閬中文化和希臘化潮流。


由於當時的西漢朝廷剛剛確立以儒教為國教,急需改曆,引進儒教認為的南蠻人甚至是異教修曆法,這在當時是非常危險和充滿挑戰的大事件,以至於司馬遷落筆史記裡的落下閎僅只是寥寥幾個字。因為從歷史上來看,中原以外的狄、戎、蠻、夷為化外之地,百越、百濮與巴蜀三大族系都是漢朝國教儒教認為的南蠻人。


這不能認為漢武帝的心胸包容,或者說司馬遷為代表的儒家作為改曆負責人包容。這實在是儒教被確立為國教以後自己所面臨的尷尬處境,因為當時漢朝朝廷、民間很難找到方士,方士就是天文學家、占星家。而大漢庶民百姓絕不可能私自接觸皇家專營的天文學、曆法,方士寥若星辰。但尷尬的是如果不改曆法,無法實踐儒教教義,制約皇帝就成了空話。與此同時,當時的希臘化使命主要就是推行巴比倫曆法。這實在使人抓狂。


因此,是時代使命拋開了宗教禁忌,差使落下閎來到長安順利地幫助朝廷改曆法(據說從後史找到了推薦人),項目完畢後即刻請辭,這並不顯得突兀而是順理成章,因為作為天文學家或者占星家的落下閎在長安根本無立錐之地,甚至是招來殺身之禍。史記裡可以作證,太初曆如此大事件,為何司馬遷不使用“曆”字而仍然是固執地使用“歷”字?因為“歷”可以延續周朝占卜術儒教教義而非風行於希臘、羅馬、埃及、亞述、中亞、南亞甚至是漢朝越地的異教占星術、星座的“曆”。注2


與三星堆文物一樣,落下閎為西漢《太初曆》置入了世界開始的年歲文獻保留在歷史裡到今天。我幾年前得啟示把隱藏2000年西漢的年代表公之於眾,如同三星堆青銅樹敘述聖經故事一樣。單獨看三星堆文化幾乎看不出對中原文化的影響,但是因為巴落下閎直接參與了漢文化構建,那麼,現在我們就不能說三星堆文明沒有對中原文化產生影響了。漢文化是吸納其他外部文明而演進的,只是不容易查找而已。


至於落下閎是如何“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也許他獲得了三星堆文化的傳承(如同巴比倫曆法),而三星堆文化更可能是大遷徙時期遷徙而來的諾亞後裔的傳承,也可能是接受到希臘化文明傳播影響,也許包括他的閬中的同鄉——華夏文化始祖伏羲的訊息如何傳授給孔子將來有一天大白於天下也未可知。如此看來,閬中人參與構建了中國文化內核,進一步三星堆文化和希臘化文明傳播——對西周、東周、西漢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國人是諾亞後裔之說已經近在咫尺了(最新證據是COVID-19傳播全球,中國不例外)。


遺憾的是,今天使用的農曆已經找不到“泰初”——世界開始的年歲(很容易置入的),二十四節氣依然挂靠在通行的公曆裡,無法在農曆中使用,有趣的是還是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不經意間,中國再也無法單獨使用農曆抑或是無法廢除公曆了,我可以斷言地上再強大的政權也做不到,因為這是天意。不僅如此,中國節期已經與猶太曆節期對應平行,儘管宗教意義不同:


  • 農曆新年正月初一是過春節,正月初七是人日; 
  • 猶太新年,七月初一是吹角節,第六天創世紀元。
  • 農    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門上貼紅色門聯;
  • 猶太年,正月十五日是逾越節,門上抹紅色羊血。
  • 公    曆,七月一日是建黨節,世界是永恆發展;
  • 猶太曆,七月一日是吹角節,世界開始的日子。
  • 農    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
  • 猶太曆,七月十五日是住棚節。


四組節期對偶排列,數字如此偶合而意義如此反對?這是為什麼?這不能不說是時隔兩千年後的又一個超自然事件。如果把兩個曆法坐標重疊是可以形成對偶型的坐標圖的,驚人的意味著中國是以色列的影子。問題來了,既然猶太曆與太初曆都有世界開始的年歲、對偶型節期,那麼為什麼不可以有猶太新年5782年那樣中國農曆新年6292的紀年法呢?天意Providence ? 這也許就是中國奧秘?


從青銅樹、太初曆、世界開始的年歲到節期對偶……耶和華神巨大的憐憫一直未曾離開神州-中國,當我們看到了深淵正在打開深淵、網羅正在打開網羅、謊言正在打開謊言、罪惡正在打開罪惡,地的口正在吞吃龍龜、淫褻的大淫婦喝醉了酒,就癲狂了,搖搖晃晃站立不住……時候將到……悔改吧中國。

“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

約翰福音 12:48


註釋:


注1,2、摘自《光明星中國☽:曆法之間





12月 23, 2019

光明星中國☽:曆法之間


光明星中國:曆法之間

——耶穌記號天人合一史詩作品



主的年份A.D.神的記號 לְאֹתֹת֙



וַיֹּ֣אמֶר אֱלֹהִ֗ים יְהִ֤י מְאֹרֹת֙ בִּרְקִ֣יעַ הַשָּׁמַ֔יִם לְהַבְדִּ֕יל בֵּ֥ין
 הַיֹּ֖ום וּבֵ֣ין הַלָּ֑יְלָה וְהָי֤וּ לְאֹתֹת֙ וּלְמֹ֣ועֲדִ֔ים וּלְיָמִ֖ים וְשָׁנִֽים׃
בראשית 1:14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
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
創世紀 1:14



關鍵詞:天人合一/神人合一,黃鐘大呂/福音,太初曆/猶太曆,太初元將/元首基督


目錄


  1. 導言
  2. 記號:希伯來語 לְאֹתֹת֙:英語 To give:signal
  3. 季節:希伯來語 וּלְמ֣וֹעֲדִ֔ים :英語 seasons
  4. 日子:希伯來語 וּלְיָמִ֖ים:英語 days
  5. 年數:希伯來語 וְשָׁנִֽים׃:英語 years
  6. 曆法:希伯來語:לוּחַ שָׁנָה :英語:calendar
  7. 太初曆:希伯來語:לוח השנה של בהתחלה 英語:Calendar of In the beginning  
  8. 耶穌記號:希伯來語:ישו של האות 英語:Jesus of The signal


導言:無限擴展A.D.神的記號


人類大歷史中最具劃時代的兩個詞是美索不達米亞的兩河之間Μεσοποταμία和超時空超自然的舊約新約的兩約之間intertestamental,因為兩河之間代表人類先祖被逐出伊甸園Eden後的人找神的神話時代,兩約之間代表救贖主基督的神找人的新時代。簡而言之,兩河之間是人找神,兩約之間是神找人。

那又如何找到兩河之間Μεσοποταμία和兩約之間intertestamental的關聯之處呢?似乎這是風馬牛不相干的事,如果說兩河之間屬於自然空間,兩約之間則屬於包括自然空間的靈性空間,而自然空間和靈性空間都有時間維度。我們立即發現,這不同的空間竟然有通道,也就是它們之間的關聯之處——時間維度。

實際上,不僅僅限於兩河之間與兩約之間,時間維度可以涵蓋整個人類已發生的所有歷史。而兩約即包括舊約Ancien Testament 與新約Nouveau Testament,合起來就具有宇宙萬物的起源、昨天、今天、未來和永恆的時間維度。由於人類歷史觀缺少起源、未來和永恆,這樣來看,人類歷史觀的長度只能鑲嵌在聖經歷史觀的長度裡。

那麼,兩河之間有沒有什麼特別特別重要的時間元素呢?有的,那就是曆法,舉世聞名的巴比倫曆法。可以說,如果沒有曆法,那麼文明搖籃這一榮譽就要大打折扣。無論從宗教、文化、科學、哲學和聖經的角度看,曆法就是文明搖籃裡的最重大果實。而從美索不達米亞王表時間軸中表明,曆法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認知逐步完善的過程。如果不是,那麼如何解釋早期國王執政時間超過萬年?!

而奇妙的是,美索不達米亞和中國同是處於溫帶地區。這為年月日的測定有了同樣的氣候觀測條件,因為溫帶地區四季分明,可以兼具季節、年月日的測定。你也許會猜測,占卜術中國的曆法很可能與巴比倫曆法差不多,因為它們有相似的氣候條件。但事實上,中國曆法與巴比倫曆法真的是不一樣,差異巨大,也各有其價值所在,也許還有人未知的一面。

巴比倫曆法是人類文化的第一重大創造,可以說是已知的人類第一部天文學意義的曆法。而實際上巴比倫的文明貢獻到今天依然能感受到,就是把天文學曆法通過希臘帝國傳遍天下。問題是,曆法不是金銀財寶、鑽石瑪瑙、珍禽異獸,為何要傳遍天下?這才是本文要探討的。

神藉著希臘帝國使巴比倫曆法傳遍天下,當中也包括中國,就是要曆法為他的獨生子主耶穌基督的誕生的救贖計劃——神與以色列人的新約做記號。這是一件迄今為止中國人難以相信的宇宙工程,如何作記號?神會動用他所創造的星辰、天象、異事來作為話語,清楚的告訴人類,使人類自發的在曆法裡合一寫入耶穌相關的記號,這才是曆法的真正使命。

翻開中國農曆,實際上歷史已經藉著曆法紀下了神的記號,但是他們不知道,知道也不明白,而僅僅只是以為月蝕、日蝕與天子有關。而神恰好利用占卜術“天人合一”“罪己詔”這一點,使漢朝史家、方士誠實的記錄了所發生的一切。不僅如此,神還會以恰當的方式來促成他的神聖計劃,譬如說,秦朝的曆法事實上無法滿足神的記號需要,漢朝卻進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曆法改制。

漢朝是儒教為國教的朝代,遵循周朝的歷數制度,但卻有多項曆法改制,曆法等級制不再延續,因此所實施的曆法完全滿足了漢朝儒教的占卜術需要,但是奇妙的是也同樣滿足了神的記號要求。所以,今天的人們可能對於占星術、占卜術嗤之以鼻,對於其發展的文明不屑一顧。但是神確確實實用他的大能的臂膀托住萬有,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以至於引導人認識『A.D.』是神的大記號 לְאֹתֹת֙ 。

作為巴比倫曆法,在上世紀初大規模的美索不達米亞考古發掘裡,曆法歷史詳細呈現在今人面前。但是,作為中國曆法史,從來是在角落裡,要么是今人篡改,要么是古人篡改,完全是一筆糊塗賬、不堪入目,卻被西方大肆錯誤引用。本文即將展開這一揭示真相的困難歷程,提出了大量的原始證據,作為不可舊約、病入膏肓的占卜術曆法是如何被神的手化腐朽為神奇的。

通過系列博文之一《光明星中國☽:神話之間》分析,證實中國神話具有群體性,70%與美索不達米亞有關係,中國神話70%與巴比倫神話對應,30%具有自己強大的個體性和特殊性。中國文化單一發源說並不成立。进一步通過系列博文之二《光明星中國☽:占卜術之間》分析,找到了中國這30%的個體性和特殊性,即:

用“金”取代“靈魂”。中國古漢語的“祭”和蘇美爾月神“Sin”對等;美索不達米亞五行符號☆與中國五行符號★是反對的。不僅如此,周朝周武王用“金”取代美索不達米亞五行裡的靈魂,並用“金”取代“靈魂”,從此中國失去語言中的“靈魂”,這是一個符合歷史事實的驚世發現。而靈、魂、魄是春秋戰國占卜術造字。

五行思想與辯證法。周武王的五行“向下濕潤的水產生鹹味, 向上燃燒的火產生苦味,可曲可直的木產生酸味,可改變形狀的金屬產生辣味,可種植莊稼的土產生甜味”是已知中國人最早的辯證法鼻祖,與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完全一致 注1。可想而知,殷商末期的人民親近獸性,喪失靈性,極其敗壞,才可能接受這種胡言亂語。

偽二進位數字文化。五行運行了3000年,五行的本質是離棄神之道全面反叛神,陰陽運行了2500年,陰陽的本質是偽二進位數字文化以對抗福音。美國的二進位數字科學使命就是拆解中國的偽二進位數字文化,形成今日的美國數字科學VS.中國偽數字文化。注2

運行了近3000年的五行被神奇的與科學之道並軌。而共產主義並非創新,其認識論、哲學和唯物論同樣歸屬於陰陽五行。也就是說,馬克思與周文王、周武王和孔子同屬於撒旦之子。儘管馬克思主義萬倍加強了兲朝帝國對抗聖靈和福音,但是通過美國數字科學使得運行了2500年之久的偽數字撒旦之道被強行併入了科學之道,我相信正是因為中國偽數字文化,才會有美國真數字科學與之抗衡


偉哉!萬王之王,這是主耶穌基督在掌管人類秩序。偉哉!大能力、大智慧、大救贖者,偉哉!我要稱頌耶和華。

歷法由天子(占卜術教皇)直接管理,以律(術數、音樂)起歷,包括不限於洪範法典:“王正月”、“正朔”、“五行”,五行包括“五材”“五祀”“五方”“五獸”“五星”等。易經法典:“陰陽”、“八卦”、“太極”、“四象”。即歷法由占卜術神學的陰陽五行來定制曆法。

太極、四象是文化補丁系統。而縱觀接近於獸性的中國五行文化之所以存活,是因為易經的太極、四象對五行增加了開放接口,可以注入時代活力。由於易經的太極、四象分別是宗教接口和曆法接口,可以通過接駁其他宗教和曆法以適應文化演變。使得五行真正成為地上不變的“星座”。可以說,太極、四象就是五行文化系統的補丁系統,這是中國文化之所以存活的奧秘。

總結至此可以看出,本系列的主題為曆法是順理成章。所以,當你的時間滴答響時,要小心的是,你的時間觀會受限於曆法。因為有什麼樣的文化有什麼樣的曆法,相應的就有什麼樣的時間觀。因為時間就是文化。有什麼宗教就有什麼文化,有什麼文化就有什麼曆法,有什麼曆法就有什麼世界觀,有什麼世界觀就有什麼價值觀,有什麼價值觀就有什麼時間觀。

因此人的時間觀導向對應的價值觀、文化和使命,所以“文化即命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並非不可改變。為此我積累了十餘年思考時間,現在終於可以藉著本文對曆法的分析,分享我獨特的時間觀——時間觀是生命之門的觸發器。時間觀要么可能導向撒旦之道,要么也可能導向耶穌之道。如果真的是對自己生命負責,那麼沒有理由不讀這篇生澀枯燥的論證文章。

簡單的說,當一個人降生時,人的記號就是生日。而當用所屬文化的曆法來紀念人的生日時,他的世界觀也就開始預備了。所以,這是一個隱秘的而又極為極為重要的事情。很多人似乎擺脫不了人生的“命運”,大概與曆法有關係,請不要誤會,這不是宿命論而是文化影響。實際上,人都離不開曆法,而文化概因曆法而生生不息。

現在,如果我們不相信“命運”,那麼就來好好研究曆法,以聖經原則認識你的時間觀,關愛生命得神祝福。由於時間輕易穿越時空,無論是古典力學時空、還是現代相對論大尺度宇宙時空、量子力學微觀時空以及超自然時空,要知道時間都在當中。

因為人類曆法最早不是來自於美索不達米亞,而是來自於神對人的普遍啟示 General Revelation。普遍啟示具有權威性。雖然《聖經》是神所書寫的特殊启示和直接啟示 Special Revelation  注3

普遍啟示,它通過經驗或歷史,創造和天生的良心提供知識。如物理宇宙的定律和性質被解釋為顯示神的存在、知識、智慧、力量、秩序、偉大、至高無上、公義和良善的屬性。普遍啟示有別於特殊啟示和直接啟示。

普遍啟示是指上帝的知識可以通過諸如聖經或奇蹟之類的超自然手段發現的屬靈的事物,可以通過自然的方式發現,如對自然的觀察、哲學和推理、良心或天意特殊啟示和直接啟示是指上帝與人的直接交流。

聖經在創世紀中記載了神創造日月星辰的啟示目的: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創世紀 1:14

這是神對人類的普遍啟示,因為人人都可以仰望星空,這普遍啟示造就了人類的各種曆法,是人類所有曆法的智慧根源,當然也是美索不達米亞曆法的根源,也同樣是各文化曆法的普遍啟示。因此,無論是美索不達米亞還是中國,都會從大自然中獲得普遍啟示,即神會把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這樣的智慧賦予人類。

但是,很不幸,曆法的起源歷史說明,分不清晝夜,曆法走入歧途,導致占星術和占卜術各種邪教的興起。聖經裡就記錄了這樣對以色列的擔憂:又恐怕你向天舉目觀看,見耶和華你的神為天下萬民所擺列的日、月、星,就是天上的萬象,自己便被勾引,敬拜侍奉它。申命記 4:19。的確,聖經裡解釋了拜星的起源,人類先祖被逐出伊甸園後尋找神,結果自己被蛇勾引錯把星象當神拜。

所以,人類第一智慧是分“夜”“晝”天一黑安息,天一亮勞作真不是簡單的事。中國人就把分晝夜理解成分陰陽了,形成陰陽說。譬如,הַלָּ֑יְלָה” “the night”“夜”是指日落到日出之間的黑暗的深夜,“הַיּ֖וֹם”“the day”“晝”,是指日出和日落之間一天中的燈光時段。這其實多簡單的事情啦,但是普遍而言,人類曆法對於每一天多是從子夜開始,自找麻煩。對此,你看見人的愚蠢了嗎?

美索不達米亞也一樣,分晝夜沒分清楚,也是把一天的開始弄成午夜子時,這在沒有發明鐘錶以前是自找麻煩的事,天一黑,什麼都看不見,如果是北極長夜長達半年,且不是根本找不到子夜了,就算不是北極圈而是北迴歸線附近,夜間在夏至之後越來越長,夜間在冬至之後越來越短,如何劃分一天的開始?很明顯,還是神為我們人類所定的簡便容易得多。

其結果是,如果分晝夜分不清楚,那麼接下來作記號,做得怎麼樣呢?定節令、日子、年歲,又會怎麼樣呢?如果不正確按照神的普遍啟示來制定曆法,可以想見,人與神的時間觀就不可能合一,因為不合一,那麼人就很難與神在一個世界觀裡,與神同行就可能會落空(當然神有能力在任何世界觀裡找到你)。進一步,就會形成各種各樣、千姿百態的曆法,而曆法有可能助推了人找神的宗教的起源。甚至於,很大程度上曆法是人遠離神的動因之一。


“你知道天的定例嗎?能使地歸在天的權下嗎?”
約伯記38:33

可以說,美索不達米亞占星術就屬於使地歸在天的權下,而中國占卜術不僅使地歸在天的權下,而是使人進一步降伏在地的權下,“民以食為天”就是這樣來的。唯一照耀中國的就是月神,把月神變化視為天的定例。月神每一天都在變化,因此,中國古代哲學把變化看成了天的定例、看成了宇宙規律。這是多麼的不可救藥,這從漢朝曆法預備中就可以看到。正確的法則是天地人歸於神的權下,人通過神認識天的定例。

所以,人類的最高智慧來自於神,就在巴比倫曆法早已經完善之際,當新巴比倫王國大軍攻陷耶路撒冷時,大先知耶利米傷心地看著他的預言應驗。在以色列國家淪亡,百姓被擄後,耶利米獲釋,並受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優待。神通過他的大先知耶利米Jeremiah(650 -570年BC)告訴人類的智者:
耶和華使太陽白晝發光,按定例使月亮和星辰照耀黑夜,又攪動大海,使海中波浪澎湃,萬軍之耶和華是他的名,他如此說:「這些定例若能在我面前廢掉,以色列的後裔才會在我面前斷絕,永遠不再成國。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和華如此說:「若有人能測量上面的天,探索下面地的根基,我才會因以色列後裔所做的一切棄絕他們。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31:35~37
在600年BC前,神透過耶利米所說的“按定例使月亮和星辰照耀黑夜,又攪動大海,使海中波浪澎湃。就是當今科學家說的潮汐!所以,潮汐的智慧並非來自於人而是來自於神,神是一切智慧知本。在這裡,神甚至於斷定人類永遠不能測準天與地,甚至於把以色列作為與人類智者下注,如果人類測準了天和地,神將不再使以色列成國。

很不幸,歷史證明,以色列把耶穌釘上十字架對神犯下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後,神確實刑罰以色列亡國1878年。但並非“永遠不再成國”,相反以色列國1948年A.D復國,現在是當今世界強國,耶和華神正與以色列同在。反過來說,以色列國在1878年後復國證明他的神是真神。不僅如此,從耶利米書到今天量子科學時代已經2600年了,人類智者還是無法測定天與地。簡單而言,今日的曆法無法消除閏年,因為閏年說穿了就是測不準天地的一種補償,可见人骄傲什么呢。

但這世界上還真是有狂妄自大自比神的,所有世界上的智者最驕傲者非孔丘莫屬,神說完這句話幾十年後,果然孔丘在他編修的易經繫辭裡狂言: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易經繫辭
而孔子的徒子徒孫們不僅僅沒有什麼科學成就,反而是按照他的易經發展出詭詐文化、謊言文化並使中國成為智慧盜竊大國。“易與天地準”,2500年了,中國曆法每30年編修一次,連日子都算不清,很明顯,易經是謊言。但是中國人,孔子的徒子徒孫們,不僅不感到羞恥,反而借助於西方科學,大規模篡改、美飾中國曆法史,沒錯,今天“孔聖人”的徒子徒孫們與他的德行一模一樣。“易與天地準”證明,大先知耶利米預言了人類的敗壞,孔子正是耶利米所預言的這類敗壞狂傲的人。

現在,繼續通過美索不達米亞和中國之間,通過曆法之間,展開人類大歷史。我們繼續探索占卜術中國的曆法根源,易經的四象是如何適應時代曆法變化的,是如何修訂中國歷數的,又是如何保持五行文化不變的?

神透過耶利米宣布要與以色列另立新約,耶利米書 31:31: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 以色列 家和 猶大 家另立新約。 於是,耶和華神拉開了人類救世主誕生序幕:高天蒼穹是他的舞台、日月星辰是他的燈光、大地是他的號角、季節是他的旋律、曆法是他的序幕、歷史是他的足跡、馬槽是他的記號,天使為他的獨生子、人類的救世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被釘十字架、死亡、復活、升天——奏響人類救世主交響樂章!

方法一樣,依然採用DNA身份哲學,從歷史中汲取曆法DNA,人類遺傳學已經揭示,地球上所有男性的Y染色體均來自同一位男性祖先,他被命名為“Y染色體亞當”,而地球上所有人的線粒體DNA均來自同一位女性祖先,她被命名為“線粒體夏娃”。DNA身份哲學認為人同時都有個體性和群體性,因此種族極其文化也一樣同時具有個體性但也有群體性。



伊万·托倫特(Ivan Torrent):無限擴展



靈魂越過地平線,
無限擴展,無限擴展,
與日月成為好友,與星座一同稱頌主,
讚美神的榮耀。



概要


導言


無限擴展✝A.D.人神合一
神斷定人類永遠不能測準天與地
如果人類測準了天和地,神將放棄以色列
閏年的存在就說明人類測不准天地
潮汐的智慧產權並非來自於人類而是來自於神
時間觀是命運之門的觸發器
音樂的規律:和聲 Harmonic series
七音階與七彩、星期和神創世紀七天完美的合一



1、.記號


東漢黃道VS.黃道——漢文化,文化DNA之一
星座是神的記號,數字是神的記號
十二辰假記號VS.記號——漢文化
日有食之VS.記號——文化DNA之二
日食是占卜術記號
日有食之、日食為前漢通稱,日蝕為漢時發明
占卜術瞄準的是紀日,占星術瞄準的是紀年
二十八宿是假記號VS.記號——文化DNA之三
二十八宿代表大一統
二十八宿由漢朝根據呂不韋和百越而來,記載於春秋和算書
漢朝藉外來星座重新定位二十八宿的位置
二十八宿“未之詳也”“不可考校”《後漢書》 420年-445年A.D
十二次VS.記號——殷商星曆,文化DNA之四
十二次則是來自於殷商的殷曆
十二次存在於春秋到漢之間
極可能屬於黃道的十二次慘遭漢朝棄用


2、季節


四時VS.季節——周文化,文化DNA之五
四時是占卜術的術數
四時是陰陽五行的果而不是天文學的因
四時由中國哲學即占卜術釋義
中醫創立是由四時到中氣到術數形成占卜術醫術
音樂、色彩、味覺、制度、宗教、八卦、心理都與四時有術數關聯
四時,生產了中醫和農曆——漢文化,文化DNA之六
中醫屬於中國術數、哲學
中國哲學就是占卜術思辨方式
四時代表大一統


3、日子


干支紀日VS.日子——殷商文化,文化DNA之七
干支是序數
日的定義與巴比倫曆法平行
干支是中國歷數記號VS.黃道是巴比倫天文記號
干支是紀日的專用記號
干支紀日,天道的足跡
甲字是十字架“✝”,癸字是四個十字架“✝”
天干是神的記號
華夏子孫中的八字裡都有耶穌記號
干支、數字紀年月日——東漢至今,文化DNA之八
干支紀日從春秋到宋朝,從明朝到今日
干支紀年月日時從明朝到今日
明朝對干支封神
干支不屬於天文學範疇
干支屬於術數範疇




4、年數


歲、祀、年、載——時間單位,文化DNA之九
周朝對年月施行等級制
年使全人類曆法互通
年賦予人有尊嚴的記號
歲與祀具有天文學意義,載指季節
年不具有天文學意義,只具有農作意義
頒布起始月權限是天子,頒布年號權限是諸侯
王正月,就是天子校正起始月

殷商星曆來自於1300-1000年BC巴比倫
年的意義是榮耀神



5、曆法


歷數——周文化,文化DNA之十
易經的太極四象是宗教接口和曆法接口
周朝的曆法稱為歷數
漢朝的曆法稱為歷律
歷數——周朝時代的曆法1043年 - 476年BC
歷數以占卜術、術數來制定
秦朝早滅亡與繼承周朝《顓頊曆》歷數有關
歷律以占星術、星座來制定
王正月——周文化,文化DNA之十一
周朝曆法本質是等級制
王正月,就是天子校正起始月
天子擁有正月欽定權,曆法等級制1043年 - 476年BC
諸侯擁有年號冠名權,曆法等級制1043年 - 476年BC
歷 VS. 曆——文化DNA之十二
『歷』是占卜術文化,『曆』是占星術文化
“歷”是指人類活動坐標、軌跡
“曆”即太陽的足跡、活動軌跡
歷數就是以術數起歷
曆律則是以音律起曆
管子“由心生曆”說,證實中國曆法是哲學
太初暦,其法以十二音律起曆



6、史詩天幕即將開啟:漢朝預備


太初曆VS.希伯來曆——文化DNA之十三
《太初曆》,意思是世界開始的日曆
太初曆與希伯來曆,都是世界開始的日曆
太初曆和希伯來曆,世界開始的年歲約6000年
漢朝借外來星座重新定位二十八宿
漢朝引進歲陰歲陽改寫干支和越歷二十八宿
十二次則是來自於殷商的殷曆
太初曆奏響黃鐘大呂VS.萬國萬民普世基督福音——文化DNA之十四
太初曆,其法以十二音律起曆
漢朝太初曆奏響黃鐘大呂五音十二律
七音、七彩、星期和神創世紀七天完美合一
天人合一VS.神人合一——文化DNA之十五
君王“罪己詔”VS.耶穌為人類贖罪——文化DNA之十六


7、耶穌記號


無限擴展✝A.D.✝神人合一
漢朝的天文記載:“太初元將”天上的王從天而降
主前5年5月2日-7月3日.彗星出牽牛七十餘日
彗星促成歷史上最短的年號54天
太初元將,主前5年7月13日-9月4日
漢朝的年號太初元將VS.創世之初的元首基督——文化DNA之十七
“太初元將”破天荒是儒教的第一個人格神
漢朝年號:“太初元將”世界之始的元首
東方博士不知道耶穌是誰,但他知道猶太人的王從天而降 
漢朝皇帝不知道耶穌是誰,但他知道天上的王從天而降 
“太初元將”就是主耶穌基督的記號 
中國歷史中的天人合一就是元首基督



1、記號



記號定義:希伯來語 לְאֹתֹת֙:英語To give:signal:示意, 摽, 發信號;同義詞:לְסַמֵן:to mark:標誌, 標, 標明。לְאוֹתֵת:signal:σημεῖον:示意, 摽, 發信號。所以,中文的記號 לְאֹתֹת֙ 是非常精確的翻譯。而決不能與預兆、觀兆、預喻相混淆,預兆:omen,augury, auspice, boding, foreboding, foreshadowing, portent, prefiguring, presage與記號完全相對,也就是占卜術、占星術的任何語言不同。記號是真實的存在(靈包括自然、超自然存在)而決不是人的精神、意念。




「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路 2:12。



東漢黃道VS.黃道——漢文化,文化DNA之一



記號,就是太陽返回天空中任意固定或移動參考點,形成地球繞行太陽公轉的週期。黃道就是記號,巴比倫黃道十二宮就是記號。中國曆法裡有二十八宿、十二次、十二辰、歲陽、歲陰、天干地支、黑道、白道、黃道各種記號的記述,如此眼花繚亂,到底哪一個接近黃道十二宮?




通過黃道(紅色)坐標系統找到星座Zodiac



地球在它的軌道圍繞太陽使太陽出現在天球沿著移動黃道(紅色),其被傾斜 23.44°相對於所述天赤道(藍-白色)。巴比倫通過黃道坐標系統找到星座Zodiac、組成黃道十二宮進而建立曆法。



假設過去在6,000年中沿黃道的春分點經過的路徑

這是今天的天文學家計算出假設在6,000年中沿黃道的春分點經過的路徑,這才是接近於正確的記號。可以看出,浩瀚無限的宇宙存在永恆定律,1000年才走一小段,那麼年的長度就是1/1000,是非常非常短的一段。這個結果是西方今日才有的天文學,這是不斷的得到神的普遍啟示而來,也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如果變化是定律,就絕不可能存在這樣的路徑。



巴比倫的月球星曆

之所以有如此精確的黃道天文學推算,是因為西方的黃道十二宮,最早出自於美索不達米亞星座,大約1300年BC到1000年BC之間的相對較短的間隔內形成的。月球星曆詳圖,巴比倫楔形文字書寫的數字表代表了新月在187-186年BC每月首次出現的計算。後來巴比倫星曆繼續發展成為星座,再後來出現在古希臘星座中,再由古希臘傳播到萬族萬國之中,形成黃道十二宮直到今天


星座十二宮就是太陽在黃道的12個月的位置


01. 白羊宮(Aries,♈);
02. 金牛宮(Taurus,♉);
03. 雙子宮(Gemini,♊);
04. 巨蟹宮(Cancer,♋);
05. 獅子宮(Leo,♌);
06. 處女宮(Virgo ,,);
07. 天秤宮(Libra,♎);
08. 天蠍宮(Scorpio,♏);
09. 射手宮(Sagittarius,♐);
10. 摩羯宮( Capricorn,♑);
11. 水瓶宮(Aquarius,♒);
12. 雙魚宮(Pisces,♓)。


十二星座的天文照片

這是十二星座的天文照片。所以,天文學知識是希臘、羅馬最起碼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當然還有眾星構成的神話。到了聖經70士譯本翻譯為希臘文本,並且基督教被保羅傳到希臘、羅馬,很快,他們的哲學家、博士和智者立即明白了,黃道後面一定是存在創造宇宙的神,黃道就是神因為耶穌基督而創造的。

黃道的中國本義

按照陰陽五行的術數理論,春秋繁露:“《易》本天地,故長於數”。道有很多:黑道、黃道、赤道、白道、青道、中道、陰道、陽道。記載於《漢書 天文志》,但與西方的黃道定義完全不同:

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黃道北;赤道二,出黃道南;白道二,出黃道西;青道二,出黃道東。立春、春分,月東從青道;立秋,秋分,西從白道;立冬、冬至,北從黑道;立夏、夏至,南從赤道。然用之,一決房中道。青赤出陽道,白黑出陰道。若月失節度而妄行,出陽道則旱風,出陰道則陰雨。《漢書 天文志》新 - 東漢36年-111年


中國的黃道是術數、巴比倫的黃道是星座

所以,以其說中國有黃道,不如說中國有四象,正是易經的四象發展出的黃道,在這裡我們看到,中國的黃道是術數、是易理而來。



日有食之VS.記號——文化DNA之二



“日有食之”、“日食”為漢前通稱,“日蝕”為漢時發明


“日有食之”,這是春秋、戰國、秦國、漢朝中歷史書對日蝕的常見稱謂,總記載有366次之多,而漢朝以後不再稱,代之以日蝕、日食。最早記載於《詩經》[西周 (公元前1046年 - 公元前771年)]的《十月之交》、《春秋左傳》[戰國] 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00年和大量的歷史書 注4。

日有食之·詩經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醜。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四國無政、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則維其常。
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日有食之,就是月神吞噬太陽,意指天子無道、國運大凶,這是占卜術神學最可怕的預兆,尤其是朔日發生日有食之,更是周朝皇極最可怕的亡兆。就是“天帝”要滅天子!發生日蝕之時,是中國皇帝哀嚎的一天,如果方士沒有準確預測,將面臨殺頭風險。所以說,西周的五行歷數裡面除去迷信之外,因為特別重視天象紀入史書,這是非常有科學史價值的。

到了孔子修編《易經》,春秋戰國時代,則痴迷於易理、術數,建立了數字世界觀,一切以數字分陰陽斷吉凶,形成偽數字文化。這時東周人仰望星空是什麼樣的呢?為了便於理解,現在我們來試著理解占卜術神學核心——陰陽,通過陰陽對星座格式化之後,占卜術理解的星空應當是這樣的,每一個空格填滿了“Yes”or“No”,或是填滿了二進位“1”“0”:


星空填滿了“Yes”or“No”

如同中國圍棋的樣式,“黑子”和“白子”,“是”或“非”,“Yes”or“No”,“1”or“0”,所以,圍棋是對“星座”陰陽五行的表達式,圍棋棋盤由19×19=361,相當於約一年365天:


圍棋是對“星座”陰陽五行的表達式


口說無憑,還是把歷史書拿出來,翻開占卜術在戰國時期因為易經發表後,周人接受陰陽說之後形成的對自然天象的儒教教義:

日掌陽,月掌陰,星掌和,陽為德,陰為刑,和為事,是故日食,則失德之國惡之。月食,則失刑之國惡之。彗星見,則失和之國惡之。風與日爭明,則失生之國惡之。是故聖王日食則修德,月食則修刑,彗星見則修和,風與日爭明則修生,此四者聖王所以免於天地之誅也。”《慎子·四時》戰國 475年 - 221年BC 慎到著


日食,天地之誅

日食、月食、彗星出現和風與日爭明是遭到天地之誅。日食,是對失德之國的憎惡;月食,是對失刑之國的憎惡;彗星出現,是對失和之國的憎惡;風與日爭明,是對失生之國的憎惡。這就是秦漢前占卜術認為天象是對城邦、國家的“天譴”。

天圓地方,道在中央,日為德,月為刑,月歸而萬物死,日至而萬物生。《淮南子·天文訓》西漢 206年 - 9年BC


為什麼漢朝大儒董仲舒宣稱: “其在天而象天者,莫大日月……人之得天得眾者,莫如受命之天子……日月食,告凶,不以其行”?《春秋繁露·奉本》西漢 206年 - 9年BC 


天道如刀,刑罰之神

到了漢朝,也就是在新世紀A.D.之初,漢人的世界觀還在是天圓地方,這是出自於山海經:“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漢人進一步發展、總結出清晰的對特別天象的占卜術凶兆。直接認為月為刑,日月食,告兇。試想,月亮成為刑法天神、罰惡天帝,人頭頂上時時有一把大刀舉起,這是多麼可怕。所以,這樣的學說一出,逼得漢朝皇帝不得不改歷法,試圖把曆法改得更符合占卜術教義,這樣皇帝好隨時懺悔、不耽誤祭祀天神,以免遭受天地之誅。


月球,刑罰之神,太陽,道德之神

因為漢之前的古曆法並沒有把年月日時分為陰陽,把陰陽說寫入太初曆,這就是漢朝的天命。而試圖阻擋一切改歷的行為都會被黑暗使命的車輪碾壓的粉碎。秦制,太過於離譜,根本不適應陰陽五行說,所以,它的國祚很短暫,猶如彗星一閃而過。在這裡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陰陽說極其重要,但重要不等於進步。

記住五行陰陽,這為我們理解漢朝為什麼會在太初暦的制定時所設定的法則“以律起歷”有幫助。那就是因呂氏春秋記載的“二十八宿”、“十二律”假說被漢朝採用成為制曆之法,反而摒棄了殷商的“十二次”。現在我們來看看什麼是二十八宿,什麼是十二次和十二辰。

二十八宿是假記號VS.記號——漢文化,文化DNA之三



二十八宿,漢朝根據呂氏春秋和越歷而成: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初一
室宿
奎宿
胃宿
毕宿
参宿
鬼宿
张宿
角宿
氐宿
心宿
斗宿
虚宿
初二
壁宿
娄宿
昴宿
觜宿
井宿
柳宿
翼宿
亢宿
房宿
尾宿
女宿
危宿
初三
奎宿
胃宿
毕宿
参宿
鬼宿
星宿
轸宿
氐宿
心宿
箕宿
虚宿
室宿
初四
娄宿
昴宿
觜宿
井宿
柳宿
张宿
角宿
房宿
尾宿
斗宿
危宿
壁宿
初五
胃宿
毕宿
参宿
鬼宿
星宿
翼宿
亢宿
心宿
箕宿
女宿
室宿
奎宿
初六
昴宿
觜宿
井宿
柳宿
张宿
轸宿
氐宿
尾宿
斗宿
虚宿
壁宿
娄宿
初七
毕宿
参宿
鬼宿
星宿
翼宿
角宿
房宿
箕宿
女宿
危宿
奎宿
胃宿
初八
觜宿
井宿
柳宿
张宿
轸宿
亢宿
心宿
斗宿
虚宿
室宿
娄宿
昴宿
初九
参宿
鬼宿
星宿
翼宿
角宿
氐宿
尾宿
女宿
危宿
壁宿
胃宿
毕宿
初十
井宿
柳宿
张宿
轸宿
亢宿
房宿
箕宿
虚宿
室宿
奎宿
昴宿
觜宿
十一
鬼宿
星宿
翼宿
角宿
氐宿
心宿
斗宿
危宿
壁宿
娄宿
毕宿
参宿
十二
柳宿
张宿
轸宿
亢宿
房宿
尾宿
女宿
室宿
奎宿
胃宿
觜宿
井宿
十三
星宿
翼宿
角宿
氐宿
心宿
箕宿
虚宿
壁宿
娄宿
昴宿
参宿
鬼宿
十四
张宿
轸宿
亢宿
房宿
尾宿
斗宿
危宿
奎宿
胃宿
毕宿
井宿
柳宿
十五
翼宿
角宿
氐宿
心宿
箕宿
女宿
室宿
娄宿
昴宿
觜宿
鬼宿
星宿
十六
轸宿
亢宿
房宿
尾宿
斗宿
虚宿
壁宿
胃宿
毕宿
参宿
柳宿
张宿
十七
角宿
氐宿
心宿
箕宿
女宿
危宿
奎宿
昴宿
觜宿
井宿
星宿
翼宿
十八
亢宿
房宿
尾宿
斗宿
虚宿
室宿
娄宿
毕宿
参宿
鬼宿
张宿
轸宿
十九
氐宿
心宿
箕宿
女宿
危宿
壁宿
胃宿
觜宿
井宿
柳宿
翼宿
角宿
二十
房宿
尾宿
斗宿
虚宿
室宿
奎宿
昴宿
参宿
鬼宿
星宿
轸宿
亢宿
二十一
心宿
箕宿
女宿
危宿
壁宿
娄宿
毕宿
井宿
柳宿
张宿
角宿
氐宿
二十二
尾宿
斗宿
虚宿
室宿
奎宿
胃宿
觜宿
鬼宿
星宿
翼宿
亢宿
房宿
二十三
箕宿
女宿
危宿
壁宿
娄宿
昴宿
参宿
柳宿
张宿
轸宿
氐宿
心宿
二十四
斗宿
虚宿
室宿
奎宿
胃宿
毕宿
井宿
星宿
翼宿
角宿
房宿
尾宿
二十五
女宿
宿
壁宿
娄宿
昴宿
觜宿
鬼宿
张宿
轸宿
亢宿
心宿
箕宿
二十六
虚宿
室宿
奎宿
胃宿
毕宿
参宿
柳宿
翼宿
角宿
氐宿
尾宿
斗宿
二十七
危宿
壁宿
娄宿
昴宿
觜宿
井宿
星宿
轸宿
亢宿
房宿
箕宿
女宿
二十八
室宿
奎宿
胃宿
毕宿
参宿
鬼宿
张宿
角宿
氐宿
心宿
斗宿
虚宿
二十九
壁宿
娄宿
昴宿
觜宿
井宿
柳宿
翼宿
亢宿
房宿
尾宿
女宿
危宿
三十
奎宿
胃宿
毕宿
参宿
鬼宿
星宿
轸宿
氐宿
心宿
箕宿
虚宿
室宿
二十八宿,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二十八宿有文字集中記載於《呂氏春秋》戰國 247年-239年BC 呂不韋著 參見注5經查,呂氏春秋記載的二十八宿,少數有甲骨文字源,如參,多數沒有甲骨文字源,如角、亢、氐、昴。多數沒有甲骨文字源,到了呂不韋年代,這一段古文應當是反映了春秋時期地理上按分野的佈局。所謂星是什麼?古人認為是這樣的:

星《釋名》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註》五星五行之精,衆星列布。《淮南子·天文訓》日月之淫氣精者爲星辰。又星星,猶點點也。——《康熙字典》[清] 1710年-1716年

我認為的星也是這樣的,這是常識。也就是說,我與古人認為的星是一回事。但是常識到了儒教那裡就不行,大一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漢儒以降,雖然漢朝受到外部文明影響,但陰陽五行地位不可動搖,漢朝就是這樣儒教大一統背景下摒棄周朝延用的殷商十二辰,把希臘化巴比倫星座套用在呂氏春秋二十八宿的。結果還真是弄出來了一個漢朝二十八宿,但是二十八宿中有的星座找不到,於是稱之為虛星,顯得不倫不類。

呂不韋《呂氏春秋》記下的分野有二十八宿,所以非得要製造出一個二十八宿,沒有的話,也得弄成一顆虛星  注6。導致今天謬種流傳,漢以後,幾乎所有這些相關歷史記錄全部是二十八宿。史記裡面就記載了這兩套星座,這是幹什麼?因為五行是中國道統,這樣二十八宿被認證為五行,那就是道統,就這樣流傳下來了。而真正的天文學意義、占星術的“十二次”這些用完即扔。

另外,還有一個線索藏於古字典中,二十八宿是屬於歲星紀年。經查,歲, 《说文解字》:木星也。越歴二十八宿,宣徧陰陽,十二月一次。越歴是什麼?越通粵,越就是越國、百越,今江浙、上海、福建和兩廣、越南北部一帶,所以古人稱為百越,漢朝時期越南北部屬於漢朝版圖,越南的陰曆是Âm lịch因此,越歷可能就是春秋越國的古老曆法,這正是漢朝需要的大一統。

二十八宿歷史早有定論

這個偽作產生的影響之大,形成古今中外最迷人的地標——二十八宿,但假作真來真亦假,對二十八宿早有歷史定論

前世以為上應二十八宿,未之詳也。載於《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後漢書》[南北朝] 420年-445年

而光、晃曆以考靈曜,二十八宿度數及冬至日所在,與今史官甘、石舊文錯異,不可考校;以今渾天圖儀檢天文,亦不合於考靈曜。《律曆中》後漢書》[南北朝] 420年-445年

所以,二十八宿“未之詳也”“不可考校”早就是歷史定論。而今人高舉二十八宿以證明中國古曆法之科學,打開維基百科,無論什麼語言版本都在以訛傳訛,當然中國科學家也一樣在把占卜術文化吹噓為超過西方文明,這實在荒謬可笑。

十二次VS.記號——殷商星曆,文化DNA之四

十二次—周朝、秦朝時的沿用的殷商曆法,反而被漢朝拋棄:

“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

十二次發音和二字組字不屬於古漢語。十二次是外來文明(後續年數一章詳述),因為它發音不同於古漢語。有人認為春秋時期作為星曆的十二次,也就是“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來紀年。注意這些詞語顯然不同於古漢語。

同樣按照以上方法尋找,通過《春秋》分別查詢“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春秋時代確實有記載,現列出春秋歷史書的十二次 注7


如上查十二次,記載於春秋歷史書,有二處查無“鶉首、壽星”。另一處“則實沈,參神也”實沈,星次名,大致相當於黃道十二宮的雙子座。在十二辰為申。古時為晉之分野。這才是周朝時期的真實的星座,但是被占卜術中國歷史遺棄了,取而代之的是大一統的二十八宿,原因是十二次為殷商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占卜術國教之漢朝竟然乘改歷之機,製造更大的大一統。

有人認為作為曆法基礎的黃道星象,這就是今人說的十二次
經周朝歷史書查,這春秋時期的十二次,的確是有星曆意義的記載,它的真實性無可置疑。春秋經過500多年之後,到了東漢通過《漢書》36-111年A.D才出現了完整記錄天文學意義星宿,《漢書·律曆志下》記錄十二次  注8

很明顯,通過歷史書《春秋》記錄的十二次具有文化意義,但已經不具有天文學意義,因為西周過於排斥占星術,而《漢書·律曆志》的十二次具有天文學意義,還因為漢朝歷史書第一次出現了井噴式的天文學曆法資訊:“曆”、“月蝕”、“太初曆”、“黃道”、“赤道”可能有很大關係。

十二次慘遭漢朝棄用,取而代之的是呂不韋、百越的二十八宿

依據歷史,十二次紀錄於春秋戰國,而十二次應當是殷商占星術文明傳承而來,屬於殷商文化遺產,不屬於華夏道統,漢朝當然會遺棄十二次。但是因為周朝占卜術為國教長達800年的統治,只是注重年鑑的歷數,以律起曆,因此十二次慘遭漢朝棄用,取而代之的是呂不韋、百越的二十八宿。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的史記裡一筆也未紀錄十二次,反而是來路不明的二十八宿作為大一統紀錄了歷史,以至於以假亂真。

十二辰假記號VS.記號——漢文化


我通過希伯來文的巴比倫曆法,比較中國地支從“子”開始排列,居然發現巴比倫3月的月神“Sin”對應地支辰“龍”,還發現中國農曆的月份對應巴比倫曆法的月份,甚至於比希臘羅馬的曆法還要接近巴比倫。也就是說,歐洲曆法是神話對應巴比倫曆法,而中國曆法是月份對應巴比倫月份。由此而論,地支確實與天干構成甲子表,證實干支本質是序數列。真實的情況是,漢朝把干支進入月份、年份以紀月、紀年,後文有詳述。十二辰與星座、星宿一點毛關係沒有。十二辰沒有星座記號意義。

而郭沫若在《釋支幹》認為十二辰與黃道十二宮一致:“十二辰文字本黃道上十二恆星之符號,與巴比倫古十二宮頗相一致,初似專為觀察歲星而設,後乃用為日月合朔之標準點。鬥建之說更屬後起,乃對於十二辰逆轉現象之一試說。”他這樣說是因為資訊有限而產生的錯誤,當時可能還沒有殷商甲骨文甲子出土導致的。不過即便沒有殷商甲子也應當從春秋戰國歷史中找得到甲子的使用。

所以,對於曆法的記號是關於天文、星座,十二次是周朝延續殷商的黃道十二宮,除此之外,周朝作為占卜術國教是絕對排斥占星術的。而回顧美索不達米亞的黃道十二宮,是在1300-1000BC很快形成,我們將在本文“年數”一節進行分析,從而確認十二次是殷商的黃道十二宮。而二十八宿、十二辰都是大一統政治之下的產物,與天文沒有直接關係,是假的天文記號。

小結,作為華夏道統占卜術曆法的天文記號,只有十二次、日有食之是天文記號。



2、季節


四時VS.季節——周文化,文化DNA之五
季節就是四時,其實是占卜術的術數、歷數而不是曆法
四時代表大一統
四時(季節)是陰陽五行的果而不是天文學的因
四時(季節)由中國哲學即占卜術釋義
中醫創立是由四時到中氣到術數形成占卜術醫術
五行、音樂、色彩、味覺、行政、宗教、八卦、情緒等等都與四時有術數關聯
中醫屬於中國術數、中國哲學
中國哲學就是占卜術思辨方式
四時,生產了中醫和農曆————漢文化,文化DNA之六




2、季節


季節定義:希伯來語 וּלְמ֣וֹעֲדִ֔ים :英語 seasons:季節是通過天氣、生態學和日光量的改變標記一年中的時段,4時段是四季,2時段是二季(幹濕),還有5季(印度)。詩篇 104:19:“你安置月亮為定節令,日頭自知沉落。”季節是通過月球週期來定例,所以,月球週期決定了季節而不是太陽,希伯來曆法就是這樣定義節期。


簡單而言,季節就是人對當地的年氣候的劃分。氣候主要分為冷、熱、乾、濕。溫帶季節包括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熱帶季節:旱季、雨季;寒帶季節:極晝、極夜。所以,季節概因經緯度、海拔、地理和生態之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物理差異,並因為宗教信仰呈現五彩繽紛的文化。

而中國文化並沒有因為廣闊、複雜的物理差異,呈現五彩繽紛的文化,反而只有也僅只有一種文化——占卜術文化。在長達3000年的人類歷史上,在喪失靈魂的情態之下守護著一種文化(自由國度每個人可以有一種文化),顯得那麼悲壯、愚昧和並一直呈現著華夏文明往後走而不是面向未來。他們為什麼要往後走,去哪裡?似乎沒有人在乎。其中的秘密,也許本節可以打開一扇窗戶。

四時VS.季節——周文化,文化DNA之五

季節,中國古語稱為四時。四時:《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釋名》:釋天: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止也。因此,四時最早是按照孔子稱謂春夏秋冬而來,是典型的易經術數,當然春夏秋冬之稱謂早就記錄於春秋時期。春夏秋冬早有記載,《詩經》有詩曰: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出車》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葛生》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采葛》

天有四時,每一時有三月,三四十二,十二月相受而歲數終矣。”《春秋繁露》。可以說,四時是中國占卜術最大的貢獻,如果說“易與天地準”完全是廢話,那麼四時確實是符合周朝當地氣候特徵。

季節,中國占卜術儒教原典《禮記》認為通過上天的啟示並不需要教育就能認識季節 注9季節被用於歷史書、詩歌、文學和農業,特別是戰國的《春秋左傳》 注10。但是自從易經發表以來,易經的陰陽說與周武王的五行(是地上的五元素、非五星)說被推崇至萬物的始因,認為月份是五行傳播導致:“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後月生也。”《禮記》  注11,可見,占卜術儒教已經完全不以天上的記號作為曆法依據:

四時與音樂

《禮記》陰陽五行論把地上的五行元素與人體感官功能離奇地聯繫在一起 注12五行與季節:“五行、四時、十二月”。五行與音樂:“五聲、六律、十二管”五行與味覺:“五味、六和、十二食”。五行與色彩:“五色、六章、十二衣”。五行與四季:《春秋繁露》: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木為春。


四時與制度

不僅如此,《禮記》陰陽五行論把地上的五行元素通過季節與政治、宗教、倫理、司法、行政離奇地聯繫在一起 注13天官,掌邦治。地官,掌邦教。春官,掌邦禮。夏官,掌邦政。秋官,掌邦刑。冬官,掌邦事。

四時與祭祀

不僅如此,《禮記》陰陽五行論把地上的五行元素通過季節與祭祀離奇地聯繫在一起  注14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

四時與八卦

不僅如此,到了漢朝《春秋繁露》記載董仲舒發展為季節與八卦:春者少陽之選也,夏者太陽之選也,秋者少陰之選也,冬者太陰之選也 注15

四時與心理

不僅如此,到了漢朝《春秋繁露》記載董仲舒發展為季節與情緒: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樂,夏之答也;哀,冬之答  注16

在這裡我們看到,季節與五行、音樂、色彩、味覺、行政、宗教、八卦、情緒……竟然奇特的聯繫在一起來,對於占卜術立國教的陰陽五行得以發揮到了極致,終至成為中國哲學,對中國文化形成影響是直接的因素。而季節的科學解釋是通過天氣、生態學和日光量的改變標記一年中的時段,這一根本性問題完全不顧。

按照易經術數,四時不可能到此結束,如果你一直在看我的博客,那麼你應當對中國哲學有所了解。那就是四時被占卜術繼續玩弄,被儒教繼續蹂躪。接下來你會看到,不僅四時被術數瓜分為十二中氣、二十四中氣,而且中氣突然之間進入人體之中,形成了占卜術醫學理論。所以,中國的曆法是可以治病的。我們來繼續發掘“博大精深”的四時。

四時與中氣

季節即四時,四時與中氣時應,中氣包括今日的節氣之意,最早記載《周髀算經》:“外衡冬至,內衡夏至,六氣復返,皆謂中氣。”  注17。這應當是漢人對周人的笑話總結,周人根本沒有此意,但很悲劇,中氣並不是指西方科學中天氣、生態學和日光量的改變,但應當說差一點就接近科學。中氣,直到今天,中氣而來的傳統醫術依然影響中國人。

這樣來看,周人並沒有漢朝那麼墮落,周人所稱的中氣是這樣的,純粹是指氣候:東周時期是每時分為三中氣,四時就為十二中氣,《逸周書·周月解》記載:“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氣,小雪、冬至、大寒。”  注18。與漢朝的中氣有天壤之別。

四時與醫術

到了漢朝,突然之間由“中氣”發展出占卜術醫術,就是今天的中醫,中氣進入人體,而且是以黃帝之名震撼出場《黃帝內經·靈樞經·四時氣》:“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  注19。五行也不幸進入人體,“天有五行,人有五臟”  ,記載於《黃帝內經·素問·天元紀大論》 注20 。《傷寒論》明確節氣是人體生病的成因:“十五日得一氣,於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為二十四氣也。然氣候亦有應至而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


中醫屬於中國術數、中國哲學

周朝的四時發展到漢朝的中氣,中氣一下子進入人體,形成中醫哲學淵源。所以,中醫屬於中國術數、中國哲學。可以說,這是中醫醫學的根源,起源於四時的醫術,所以,中國曆法是醫術一點不為過。


中國農曆可以治病

四時與二十四節氣

既然周朝的十二中氣能發展出漢朝醫術,那麼我們再來看由周朝的十二中氣發展成二十四節氣就沒有太多奇怪了。這就是從周朝的四時“春分、夏至、秋分、立冬”通過術數推演而來的,最早漢朝記載於《周髀算經》的二十四節氣  注21

立春,雨水,啟蟄,春分,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至,小寒,大寒,立冬,小雪,大雪。

所以,所謂中氣就是從上面除去四時後剩下的,都是對於氣候的描述,但是並沒有天氣、生態學和日光量的改變,只是一種對自然的經驗的靜態的描述,並沒有進入動態數據描述,這就是粗淺的經驗而已,並非是什麼經典之作。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個描述是錯誤的,因為漢朝的曆法是陰曆。


四時,生產了中醫和農曆——漢文化,文化DNA之六

季節,季節就是四時,其實是占卜術的術數、歷數而不是曆法。四時(季節)是陰陽五行的果而不是天文學的因。四時(季節)由中國哲學即占卜術釋義。由四時看出,中國哲學就是占卜術思維方式。四時沒有任何曆法意義只有術數意義。所以,中國的季節概念沒有任何科學而言,只有八卦。

以上可知,中國的季節是占卜術語義,季節包羅萬象,季節發展出中國大一統,特別是中醫的直接成因。尤其是季節沒有生態學概念,導致中國人吃不飽穿不暖,不僅如此,還導致生物種群滅失、土地沙漠化、土壤污染嚴重。而今天的農業規劃顯得極其粗製濫造,這是當今中國最新的農業規劃。

這幾張圖,幾乎可以形象的表達了延續中國文化的共產黨治國的愚蠢方式,再也沒有這樣形象的了,地大物博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是相當於一家擁有農莊,對其簡單的進行劃分,統治著三億農民。真是人類的悲哀!不僅是人類的悲哀,而且神賜予中國土地上的萬物更遭到史無前例的毀滅。


中國玉米產區分佈規劃 


 中國水稻產區分佈規劃 


 中國小麥產區分佈規劃 


中國大豆產區分佈規劃 



神說,要治理土地,中國虧負了神的恩典!但是神是好神,神知道中國人不能治理土地,所以把地球上最好、最肥沃的“流奶與蜜之地”劃分給了中國人,以至於他們不需要科學、只要簡單生產就可以豐衣足食!神愛世人,在中國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季節,中國人把它術數化、五行化、陰陽化進而哲學化,建立大一統“人間天堂”去了,而且是發展到有音樂的“人間天堂”,後續將會討論。




3、日子


干支紀日VS.日子——殷商文化,文化DNA之七


干支是序數
日的定義與巴比倫曆法平行
干支是中國歷數記號VS.黃道是巴比倫天文記號
干支是紀日的專用記號
干支紀日,天道的足跡
甲字是十字架“✝”,癸字是四個十字架“✝”

天干是神的記號
華夏子孫中的八字裡都有耶穌記號
干支、數字紀年月日——東漢至今,文化DNA之八
干支紀日從春秋到宋朝,從明朝到今日
干支紀年月日時從明朝到今日
明朝對干支封神
干支不屬於天文學範疇
干支屬於術數範疇





3、日子




日子定義:希伯來語 וּלְיָמִ֖ים:英語 days:相鄰兩夜之間的光照時間。地球在其軸上自轉的周期。詩篇 19:6:“它從天這邊出來,繞到天那邊,沒有一物被隱藏不得他的熱氣。”


好了,終於寫到這裡。人類第一智慧是分“夜”“晝”,天一黑安息,天一亮勞作,真不是簡單的事,中國人就把分晝夜理解成分陰陽了,形成陰陽說。希伯來語“הַלָּ֑יְלָה” 、英語“the night”、中文“夜”是指日落到日出之間的黑暗的深夜,“הַיּ֖וֹם”“the day”“晝”,是指日出和日落之間一天中的燈光時段。

日:日分夜半:《康熙字典》: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很不幸,華夏文明又一次與巴比倫曆法平行。古字典明確的說明,周、漢的日子定義,與巴比倫、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日子是一個意思。漢朝董仲舒《三代改制質文》與司馬遷《史記》都是認為日分夜半 注22。進一步明確夜半為月始之日的起始。

在每到新年朔日,也就是新年元旦,《周禮》記載天子將頒布新年,告知於諸侯 注23。這可能是占卜術華夏文明對天道表尊敬,也是天子藉頒布新年元旦彰顯大一統皇極的意思。除此之外,對於年、月、四時而言,則被皇極的等級制瓜分。四時被術數拆分,月份被天子灞陵,年份被諸侯佔有。除此之外,歷數唯一沒有被皇極瓜分的就是日子,可能是對日子表示尊重,為了對日子表示尊重,中國歷數特別有一個日子專有名詞——干支,但是作為歷數如何紀日子呢?


干支紀日VS.日子——商周文化,文化DNA之七



干支,『康熙詞典』:又自甲至癸爲天干。【皇極經世】十干,天也。十二支,地也。支干,配天地之用也。【皇極內篇】十爲干,十二爲支。十干者。五行有隂陽也。十二支者,六氣有剛柔也。

干支,是華夏道統,是中國歷史中最清晰的記號,隨著年代久遠,反而干支愈顯得冷峻、高潔和神秘,其歷史並非止於漢朝,仔細研究周朝生活方式可以肯定,干支是周王朝的命脈,天子和諸侯們非常小心翼翼地守候着干支,周朝占卜術國教即便任意騎劫年月時,也不敢猥褻干支,這就詭異了。詭異在於干支是殷商舊曆,但偏偏周朝極其完整地延續傳承了殷商干支,這是為什麼?

殷人的干支記錄現在已經十分完整,在甲骨文中有全部“甲子”,60個一個不缺地依序排列,如圖一所示,其釋文為圖二。這樣的排列與後來的漢字排列完全一致,從右到左,上下豎行,而不像今天這樣的由左到右。排列的方式是以十個天干,配十二個地支;每行10個乾支,都是從“甲”字開頭,因而是整整齊齊的10行(圖二)。殷人完整甲子表的出現,說明當時已經掌握了60循環,而10、12是60的兩個約數,60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來源中國考古網




甲子表,《甲骨文合编》编号37986拓片

雖然夏人也有甲子排序,夏人的帝王中有胤甲、孔甲和履癸(桀),但是殷人的君主出現大量的十幹取名,如大丁、外丙、祖辛等,其量之大是其他夏人、虞人、周人所不及的。這與美索不達米亞王表很類似,均有宗教自由,諸神的名都可以冠名在君王裡。無論怎樣,既然甲子表是殷商文字記載,那麼干支應當歸屬於殷商文化,除非另有它證據暫時不論:

甲子表的釋文,《甲骨文合编》编号37986拓片

殷商的甲子表與漢朝至今的干支表順序完全一致,也就是今天所用的中国農曆的六十進制。六十進制是以60為基數的進位制,最早可追溯到主前兩千年的蘇美人,後至巴比倫,流傳至今仍用作紀錄時間、角度和地理座標,比較而言,它們如出一轍,並且不是什麼黃道,也不是什麼星宿,它們都是序數系統:

中国農曆的六十進制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巴比倫曆法的六十進制



農曆的干支六十進制與巴比倫曆法六十進位對比,相同點都是六十進制,不同的是干支的組合顯得過於複雜、不易記憶,似乎年代更早,而巴比倫六十進位顯得簡單、易記憶。原因是,干支其實可以組合120位組排列,只是用了組合的一半,如上表,這就更難在民間廣泛推行。比較而言巴比倫進制顯得更科學化。


干支不是六十進制,而是120×1/2進制

殷商曆法依然被周朝占卜術國教延續後,搞月神崇拜,陰陽五行,周朝崇尚“變易”,朔月、望月、晦月,每一天的月相都不一樣,這種月相透過天地與天子有關,這就是占卜術認為的天道。干支紀日,就是天道的足跡。因此,干支紀日從西周、經過春秋直到今天從未間斷,華夏文明確實擅長術數,成為真正的3000年華夏道統。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星座是神因為耶穌創造的,数字也是神因为耶稣创造的。我們知道,數字充滿天地萬物,隱藏其中,而人類恰好所具有的理性、邏輯、科學和哲學的思維裡決然離不開數字科學,而對於曆法則是人類通過天文學發展成為最高的數字智慧。創造宇宙的神了解這一切,所以耶穌通過數字明確放在啟示錄裡,而新約是希臘語寫就的,這是一句超越所有人類智慧的話語,主耶穌基督說:
ἐγὼ τὸ Ἄλφα καὶ τὸ Ὦ, ὁ πρῶτος καὶ ὁ ἔσχατος, ἡ ἀρχὴ καὶ τὸ τέλος. Αποκάλυψη 22:13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啟示錄 22:13
數字之主、天地之主、時間之主耶穌基督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这是希腊文新约圣经文本,希臘文是新約聖經的語言。 雖然亞拉姆語 Aramaic 似乎一直是主耶穌和早期基督徒的共同語言,它卻不是新約聖經的語言。阿拉法是希腊語第一個序數 Ἄλφα,俄梅戛是希腊最後一個序數Ὦ。


星座是天文的記號,數字是曆法的記號

神同樣把這一啟示放入了中國文字裡!而且比希臘語更為形象、更為準確、更為精彩!而且比希臘語的新約啟示錄早了至少1200年,如此奇妙,這就是數字之主、時間之主、大能的神所啟示給中國人的,神早就把預言放在干支裡!今天我把它揭示出來。來看看耶稣用殷商語言甲骨文对中国人是怎麼说的,按照甲骨文翻譯过来就是:
“我是甲,我是癸;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啟示錄 22:13
是不是呢?我們來看看中國日曆系統天干甲骨文的序數“甲”和“癸”:


 甲,《甲骨文合编》编号37986拓片(部分)

奎,《甲骨文合编》编号37986拓片(部分)

“甲”是殷商語天干的第一個數,“癸”是殷商語天干的最後一個數。說文解字注:旬,“日之數十、自甲至癸而一徧”。《春秋繁露》:“何謂天之端?曰: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十者,天數之所止也”。在《甲骨文合編》編號37986拓片完整的呈現了10幹12支組合數字六十進位。這是甲和癸兩個字符。“甲”字呈現了清晰的一個十字架“”,“癸”字呈現了清晰的四個組合體十字架“”:


甲,神的記號,甲骨文

癸,神的記號,甲骨文

要知道,殷商甲骨文歷史至少距離耶穌誕生要早1500年,而且也沒有聽說除了以色列之外的外邦人的文字、語言中會有基督記號,但是神蹟就在干支裡,唯一的解釋是,因為他是神,神無所不能。神不是肯定占星術、占卜術,而是藉占星術、占卜術的知識來帶領華夏子孫。

我們知道,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所以人們對基督教的十字架都很熟悉,十字架代表罪人、代表死亡,也知道主耶穌會再次回來,回來之時就是世界末日:末日審判的開端。世界末日用什麼文字來表意呢?四面八方的死亡的十字架,天干的癸!“癸”預表世界末日再形象不過了。

我認為就是這個由四個方向十字架組成的癸字,耶穌再來時,所有來自於四方、四時和四角的基督徒要從墳墓裡和活著直接被提到天上,並且與耶穌基督大君王合一並一同掌權,審判、治理這世界1000年。這就是神通過他大能的手寫入甲骨文天干的奧秘。


甲字是十字架“✝”,癸字是四個十字架“✝”



大喜的信息,2000前耶穌誕生

哈里路亞!世界末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聽這好消息。當我認定華夏文明來自於術數之後,當看到天干的甲字是一個十字架,在還沒有看到癸的甲骨文,我就立即認定天干的最後一個數字一定與十字架有關,果然,看到這個癸的甲骨文竟然是由四個十字架組合而成,如此奇妙!感謝主的帶領!而今天的癸字與甲骨文的癸字哪兒跟哪兒,八桿子打不著,完全兩碼事。

干支是中國歷數記號VS.黃道是巴比倫天文記號

那麼很明顯,這是來自於主的啟示。神早就知道中國文化是術數文化,知道3000年來朝廷一直迷茫地守護干支,知道3000年來百姓一直迷茫地守護着八字,神用大能的手早就為華夏子孫預備好了好消息,這是中國人有盼望、天大的喜事。另一方面,本文太長太長5萬餘字,很多文字把它撂到註釋裡去了,就是期望簡短,大家堅持看完。


耶穌說:我是甲,我是癸。

作為記號,我想起了彩虹。在諾亞時代,人類極其敗壞,招致刑罰大洪水之後,耶和華神看見諾亞是義人,不再刑罰大洪水,於是與人類立約:“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 創 9:13。嗨,不出所料,這個彩虹記號也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在甲骨文中:


虹,甲骨文,神的記號

的確,諾亞之後,人類依然遠離神、墮落敗壞,而神守住了他的彩虹之約,當你看見彩虹之時,即證明神不是惡神。可是大洪水的歷史震撼諾亞的後裔、全人類的早期記憶,以至於大洪水後1400年的周朝占卜術雖沉迷於地上,但不敢懈怠上天,看一看有沒有“刑罰之神”的月蝕。


天干是神的記號

當然日月食也是極為重要的神的創造,認真研究日蝕,你就會發現,月球和太陽對於地球,完全不是巧合卻有很多奇妙的幾何數字關聯。比較而言,中國的天道甚至於遠不及古希臘的黃道。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華夏文明乃是術數文明,就是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數理產生的文明,術數文明。


干支紀日,天道的足跡

因此,與巴比倫、希臘和羅馬的曆法不同的是,周朝曆法紀年是由新登基的諸侯命名年號,以年號紀年。由占卜術教皇天子發布新年起始月“王正月”。但唯有紀日皇極不敢動,而且紀日是以專用紀日單位——六十進制的干支來進行紀日,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干支成為華夏文明3000年道統?這到底是占星術與占卜術不同的地方還是共同的地方,因為占卜術瞄準的是紀日,占星術瞄準的是紀年。很明顯,占卜術這樣紀日實際上就是紀數。


中國人八字裡都有耶穌記號

應當說,老百姓“過日子”的說法反而顯得很神聖,因為中國人八字裡都有耶穌記號。不同於年月已經被周朝占卜術國教強暴。所以,當今所有對干支的理解都是錯誤的,干支原本只是紀日。只是到了900年後的漢朝,才把干支用來紀月和紀年,這當然很容易辦到。並且,干支只是紀日的專有名詞和記號,並沒有星座意義只有漢朝的後添加的植被意義。搜尋相關占卜術的文化DNA,春秋時期反映生活方式的時間單位最為可靠。

《春秋》撰寫於468-300年BC,記載770-476年BC的周朝歷史。春秋時期有完整的紀年、月、日、四季和正朔,其中干支紀日,干支還沒有紀年、紀月,有歲星紀年的生活方式記錄,但沒有天文學意義的記錄。


據記載是孔子(551―479年BC)大量刪《春秋》,僅留下魯國的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形成了春秋筆法。這恰恰就是我們很容易查找的紀時方式,但周朝這麼多城邦只留下魯國,顯然這是孔子不應當作的。當我打開《春秋》之時,的確這讓我想到了蘇美爾王表。《春秋》770-476年BC,大量記載有春秋時使用的年代、月、日、四時  注24。

春秋時代的時間單位有

  • 年:年的序數是元、二、三……十表示年;
  • 月:月的數序是正、二、三……十、十有一月、十有二月……表示月份;
  • 王正月:春秋大量記載了魯國的君王進行王正月事件,王正月就是正朔,正朔就是天子頒布新年元旦。
  • 時(季節):春、夏、秋、冬表示四季;
  • 日:日是按照干支紀日,干支一般認為總共有60個不同序數組合,推測1、每個紀日有1個組合表示一天,共有60個干支組合表示60天,可以紀2個月一個週期。推測2、也可以每個紀日有2個組合表示一天,這樣60個干支組合表示30天一個月一個週期。這與巴比倫的六十進位紀數是一回事。

春秋時代魯國使用干支紀日持續到唐朝,但現代意義的紀日以一、二、三數字紀日從漢朝開始。


哀公十六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卯
春秋時代是用數紀年紀月,以干支紀日


因此,春秋時代魯國是干支紀日。還沒有干支紀年方法,沒有干支紀月方法。據此,排除了周朝春秋時期使用干支紀年、紀月。干支紀日從春秋一直延續到宋朝,即周、秦、漢、晉、唐到宋  注25



干支、數字紀年月日——東漢至今,文化DNA之八


數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從東漢開始還使用數以紀年月日時間單位持續到現代  注26占卜術以降2500年後,明朝對殷人的干支封神「十二元神」注27。拜偶像氾濫,標誌着明朝文明全面倒退。干支紀年月日時與干支紀日並行 注28

數紀年月日從東漢開始使用
干支紀年月日時從東漢開始


你能想像一個占卜術國家有第一流的天文學家嗎?你能想像整個周朝會容忍占星家確定他們的國家歷法麼?周武王確立的千年道統就是要由占卜王管理歷數,所以天文學家、科學家對於他們說來就是應當討伐的異端,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周朝以來越來越少有人知道殷人的星曆、星座和天文學是什麼了。

為什麼會如此堅持干支紀日長達千年?那就是周易以降,拜月神!月亮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變化對應的就是地上滋生的萬物變化!而地上萬物變化指向紀日,干支紀日,這就是占卜術的歷,歷數,是通過地上四季變化、萬物變化來紀日。可以說,易經宣告了中國文化從此走向極端的數字主義。如同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派一樣,但八卦錯誤,是中國文明致命硬傷  注29

稍微懂得曆法的都知道,這周曆完全搞反了,記錄地物變化怎麼能準確紀年呢?占卜教皇周武王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由天子確定歷數確定元旦,這叫王正月,天子的權柄。這更是天朝愚昧的根本。


正朔、王正月,使得生靈塗炭、天下大亂,這就是春秋孕育出來的戰國時代。可以說,主要原因是因為占卜術、五行、陰陽惹出來的禍。但另一方面,動盪,有其必然性,這是易經月神崇拜的本質。

陰陽變,五行不變,這就是華夏文明的源動力。

所以,如何理解周朝時期的歷數?年月日誰的變化大?小孩子都知道,當然是日,那麼以干支紀日就是理所當然了,這就是占卜術所推崇的歷數。歷數與曆法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歷數著重變化為歷,曆法著重不變為曆。

這就是周朝以占立國以來更為下墜,一直往下下墜!哪怕是漢朝改周歷,仍然堅持使用干支紀日,直到唐朝才止息,這就是唐朝盛世的原因。卻沒有幾百年,明朝不僅再使用干支紀日,而且明朝乾脆對干支封神,對干支封神,成為紀年月日的神明。

於是,我們可以知道,干支成為歷數中代表占卜術的“天道”,凡是以華夏道統建國的國家都可以成為其中的朝代,必以干支紀日,這是法統。秦始皇並不是儒教徒,因此,秦朝的說法是錯誤的。秦始皇建立的國家應當稱為秦國、大秦帝國。蒙古帝國也一樣,不屬於華夏道統,因此不應劃入中國歷史,不應當稱為元朝。

為什麼明朝會突然封干支神呢?這就是以阻止新教福音傳播為使命的耶穌會士在中國所行有關,詳見《論共產主義:蛇後裔的反叛使命(下)》。正如之前所說,五行運行已經完全固化,形成一個強大的不動的地上“星座”“形而上金字塔”,天文學及科學不僅不會影響五行文化,反而會加強五行。當天文學進入五行文化,反而對其糾偏,促使干支運行的更為精準。於是,干支在西方耶穌會士的間接幫助下被首次擁立為神明,於是明朝成為閉關鎖國的國度。


干支,兲朝3000年的守望


但就在明朝干支封神之後不久,神聖羅馬帝國的大科學家、大數學家萊布尼茨對伏羲八卦解碼,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解密易經八卦的科學家。而萊布尼茨與好朋友白晋傳教士同樣陰差陽錯認定易經是科學的,這對於痴迷於西方文明的康熙大帝又立即回心轉意,確立西學中源說,把他的心思意念從西學中轉回中國哲學四書五經,導致更為全面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文明思想氾濫天朝,甚至於西學中源甚囂塵上,開放的大清帝國轉而變為全面的閉關鎖國  延伸閱讀《易經只是文學作品:論易經的數學觀


干支有3500年歷史

干支,殷商文明,華夏道統,極其榮耀,使人敬畏,歷史證明它有超自然能力。如果沒有,周朝早把它丟棄了,如何能活下來?殷商的甲子表中的“甲”“癸”是十天干中的第一個序數和最後一個序數,都有十字架神的記號,極其神聖,華夏子孫的八字裡都有耶穌記號。
 我是甲,我是癸;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啟示錄 22:13
華夏子孫的八字裡都有耶穌記號






4、年數


歲、祀、年、載——時間單位,文化DNA之九
周朝對年月施行等級制
年使全人類曆法互通
年賦予人有尊嚴的記號
歲與祀具有天文學意義,載指季節
年不具有天文學意義,只具有農作意義
頒布起始月權限是天子,頒布年號權限是諸侯
王正月,就是天子校正起始月
殷商星曆來自於1300-1000年BC巴比倫
年的意義就是榮耀神

4、年數





年數定義:希伯來語 וְשָׁנִֽים׃:英語 years:地球繞行太陽公轉的週期;明顯的太陽返回天空中任意固定(如星座)或移動參考點所需的時間。地球繞太陽完整繞行大約需要365¹/₄天;從1月1日開始的365天或閏年366天。


歲、祀、年、載——時間單位,文化DNA之九



關於年(year)的時間單位,古漢語中有歲、祀、年、載,都是指年,但是因其意義不同。記載於《爾雅》釋天: 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這句話本身就包含了大洪水之後中國神話時代對年的探索過程。

』:一歲為366日,歲指木星,夏人的年。記載於《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和記載於『說文解字』:,木星也,越歴二十八宿,宣徧陰陽,十二月一次。

』:殷人文字裏的年代。年在殷人為祀,祀取四時一終,1600年—1046年BC,殷商用節氣四時來標記年代,每一祀取四季的末了為祀,有季節概念,這與希伯來曆的春時的初熟節、秋時的收藏節是相近的。最重要的是『說文解字』祀:祭無巳也。無巳就是虛的蛇大的蛇,無巳就是翼軫星宿,其中翼宿就是長蛇座Hydra,軫宿對應烏鴉座Corvus,因此,殷人的祀具有完全的巴比倫星座曆法特徵。

』:在周朝曰年,年取禾一熟 ,前1046-前221,周朝放著老皇曆不用,用莊稼熟一次來標記年代,每一年取莊稼成熟一次為一年,以地上物來訂立時間完全錯誤了。『說文解字注』:穀孰也。年者、取禾一孰也。年,表示周朝文字裏的年代。周人是完全的占卜術信仰,痴迷於術數,不想看也不會看星空。後人把神話時代的三皇五帝與周朝扯在一起,完全是糊弄人,僅僅這一個年字就可以把他們區別開來。

』:唐虞曰載,載取物終更始 ,唐朝618-907A.D則是根據生物的終了與新生來標記一年,這比之周朝有進步意義,可以看到有兩個季節,春季與秋季。儘管如此,並沒有任何星曆特徵,但具有季節意義,還是應當把唐人與周人劃為一類,可見,道教並沒有帶離唐朝人脫離占卜術。『說文解字注』:夏曰載、亦謂四時終始也。載,表示唐虞和唐朝文字裏的年代。唐朝時代,載與年同時作為時間單位  注30


歲與祀具有天文學意義,載指季節
年不具有天文學意義,只具有農作意義

所以,歲與祀,具有天文學意義,歲指木星,祀指星座。載指季節。而唯獨年不具有天文學意義,只具有農作意義,這完全是因為周朝占卜術國教導致的,因為占卜術已經不在仰望星空,早已經消滅了自己民族的靈魂以換取金。占卜術周朝以降3000年裡,中國曆法時間單位唐朝除外都是採用『年』為時間單位。


歲指木星,祀指星座,載指季節,年指農作

而綜合來看,中國歷史中關於年(year)的時間單位,古漢語中有歲、祀、年、載,儘管都是指年數,證實了3000年之前華夏的曆法雛形,也反映了二種宗教特徵,主要有占星術和占卜術的特徵。也就是虞人、夏人、殷人、周人因其“年”語義意義不同,反映了華夏先祖早期的曆法艱難的探索過程,真的不是一蹴而就。

中國神話中的虞人、夏人、殷人、周人與人類文明搖籃的蘇美爾人、阿卡德人、亞述人和巴比倫人,他們之間的共同之處是都具有來自於同一個天上的眾神,每一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眾神之主,都在通過建構曆法以尋找對準天上的神明。



木星(紅色)每11.8個地球年環繞太陽(在中心)運轉一圈。地球的軌道是藍色的

木星公轉一次,相當於是地球的公轉的11.86次。木星,對於美索不達米亞,就是指馬杜克אנו、Marduk、Μαρδούκ,巴比倫之眾神之主,由漢謨拉比立為巴比倫最大的神明。羅馬人稱這顆行星為朱庇特Jupiter。中國神話裡則稱木星為歲星。馬爾杜克已經在占星學上與木星有關,這可以追溯到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在十二世紀尼布甲尼撒一世統治之後,馬杜克成為主神,因此取代了恩利。但作為文化模因“木星”和“龍”而言,中國神話裡伏羲也具有這種功能。伏羲,《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說文解字》歲:木星也。木星,道教的木德星君:

  • 希臘人神話中的宙斯、
  • 羅馬神話中的木星、
  • 伊特魯里亞神話中Tinas、
  • 埃及神話的阿蒙、
  • 北歐和日耳曼神話的奧丁地位對等、
  • 中國的木星崇拜是伏羲。

實際上馬杜克是這些當今諸文明承認的神話源頭。馬杜克在阿斯吉拉神廟,馬杜克對應伏羲,這真是絕配,伏羲是中國文化始祖,馬杜克是巴比倫眾神之主,馬杜克是中國文化始祖?雖然道教的名稱只有星名,沒有稱號,但對自然界日月星辰崇拜則是完全對等。因此,巴比倫木星崇拜是歐洲、埃及及中國的源頭。巴比倫神明馬杜克對應中國的伏羲,木星對應夏人的歲星。


殷商星曆來自於1300-1000年BC巴比倫

但是比對美索不達米亞曆法發展進程來推測,那麼周人的年最最古老,類似於蘇美爾的月神崇拜和烏爾Ur第三王朝時期的曆法,而虞人的載、夏人的歲類似於稍晚的其他的蘇美爾人、阿卡德人、亞述人的古老曆法,而殷人的祀完全具有星座意義與古巴比倫星座一致。至此,我們可以分析,周朝的十二次、干支全部是來自於殷商文明,在加上祀,那麼殷商的曆法全貌已經清晰起來,殷商星曆:

  • 殷商十二次與巴比倫黃道十二宮平行;
  • 殷商干支與巴比倫六十進制平行;
  • 祀是殷曆紀年的單位。

所以,殷人與巴比倫人的曆法非常對應,但因為文字不同而出現差異這是正常的,這就是文明傳播,漢謨拉比的使命。另外,周武王說過自己是西土之人。所以,華夏文明都不是孤立的、不是單一的發源地而是來自於文明搖籃——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傳播。


年賦予人有尊嚴的記號

簡單而言,年的意義就是榮耀神,使全人類曆法互通,至少可以轉換曆法,那麼歷史也可以對照,並且使人有神的樣式,即尊貴、尊嚴和榮耀,因此要求極其精確,文明也體現在此。年賦予人有尊嚴的記號,按照記號就有了生日和卒日,於是尊嚴就有了,而不是來無踪去無影,如風一樣。而記號是吹不走的,所以,遵循準確的年數對於曆法是最基本的也是第一位的






5、曆法


歷數——周文化,文化DNA之十
易經的太極四象是宗教接口和曆法接口
周朝的曆法稱為歷數
漢朝的曆法稱為歷律
歷數——周朝時代的曆法1043年 - 476年BC
歷數以占卜術、術數來制定
秦朝早滅亡與繼承周朝《顓頊曆》歷數有關
歷律以占星術、星座來制定 
王正月——周文化,文化DNA之十一
周朝曆法本質是等級制
王正月,就是天子校正起始月
天子擁有正月欽定權,曆法等級制1043年 - 476年BC
諸侯擁有年號冠名權,曆法等級制1043年 - 476年BC
歷 VS. 曆——文化DNA之十二
『歷』是占卜術文化,『曆』是占星術文化
“歷”是指人類活動坐標、軌跡
“曆”即太陽的足跡、活動軌跡
歷數就是以術數起歷
曆律則是以音律起曆
管子“由心生曆”說,證實中國曆法是哲學
太初暦,其法以十二音律起曆




5、曆法




曆法定義:希伯來語:לוּחַ שָׁנָה :英語:calendar:用於確定公曆的開始、長度和間隔的一種系統,並按確定的順序安排天數和較長的時間間隔(例如幾周和幾個月)。但是,לוּחַ שָׁנָה希伯來語還有除曆法外還包括年鑑almanac:特定年份的天文和氣象數據的出版物,通常還包含其他信息。因此,中國古曆法與希伯來曆法一樣還包含年鑑。

我們首先來搜尋中國歷史書中關於曆法相關的一切信息,好在中國史書非常豐富。相信看完下面的歷史信息,你會大為驚訝。


歷數——周文化,文化DNA之十


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歷數”——洪範《尚書》[春秋 (772年 - 476年BC)]

歷數——周朝時代的曆法稱為歷數1043年 - 476年BC。在洪範五紀裡提出了歷數,歷數不同於曆法,歷數偏向占卜術、術數來制定,而曆法偏向占星術、星座來制定 。五紀,專指周朝朝廷曆政,是中國第一個天子周武王頒布法典《洪範》裡關於曆政的五項政要,意思是“五項曆政:一是纪年,二是纪月,三是纪日.四是觀察星辰,五是定制曆數”。曆數周朝專屬占卜術教廷,庶民染指殺頭。

王正月——周文化,文化DNA之十一


王正月,就是天子校正起始月。王正月就是周朝天子校正一年之起始月並佈告諸侯國,諸侯王在接受消息後以效忠兲朝,如果不信立即誅殺。從周朝的春秋、戰國時代全部是天子授起始月,這是依據洪範法典,就是大一統的需要,政權捆綁了曆法。不僅如此,周朝把皇極的等級制用到了曆法的年、月裡,譬如:頒布起始月權限是天子,頒布年號權限是諸侯,這是名副其實的家天下的曆法等級制。

王正月,就是天子校正起始月

到了秦朝取締分封制施行郡縣制,家天下的曆法等級制被廢除,但因為秦朝依然堅持延續周朝歷數而導致神的懲罰,成為短命王朝。到了漢朝,徹底廢除了王正月此惡政,因為太史令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正朔就是校正新年元旦。方士、觀天師才重新得到重視。

史書《春秋左傳》(戰國,468年-300年BC)對於“王正月”的記載,共計載124次  注31從以上例證可以看出,王正月,天子每一年都要校正起始月,授年之始就是今天的元旦,發布新年開始。王正月是朝廷制度,是對周武王洪範“五紀”的實施。除此之外,王正月被記錄於漢朝的史書《春秋公羊傳》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和《春秋穀梁傳》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通過“王正月”曆法DNA證明,周朝曆法本質是王權  注32,而王權不可能保證授時準確。所謂大一統,就是王權包羅萬象,天上的、地上的和人的事物無所不包,即周武王的皇極。這就是占卜術國教帶給周朝的反占星術文明(殷商文明),反占星術導致不可能發展天文學,也不可能發展出真正的科學曆法。這對中國宗教是決定性的。

可以說,整個周人是混日子,從周朝到漢朝,王正月至少有317次,證明先秦時期沒有曆法只有歷數,這一時期的人猶如被關在牢房,日出日落,每一年僅僅記得住諸侯的年號,幾乎沒有什麼年代概念,一混900年。這對於每一個有尊嚴的人是難以忍受的,其中只有一個人發出不一樣的聲音,楚國屈原仰望星空呼喚占星術曆法,當然他注定會被當時的諸子百家所遺棄,也許到了耶穌誕生前200年會得到重用,《天問》屈原約343年-278年BC: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歷 VS. ——文化DNA之十二


歷史一個極為重要的窗口,那就是人們常常忽略的字典,其實字典深藏著重要的資訊隱藏着真實的歷史。也許歷代的字典可以幫助我們。因為中國文字沒有中斷,字典應當能真實反映中國的占星術歷史和曆法歷史。現在我們就來查字典,歷通曆,查找“歷”“曆”的歷史,查字典“歷” 
注33

證實“歷”字在先秦以前,唯一只有中國神話時期的堯典“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中的“歷”具有天文學曆法意義,周朝周武王建立占卜術皇極大一統之後,逐步從星空轉移到龜蓍,不再仰望星空而是建立陰陽五行數字文化,歷數由此產生,歷數就是周朝的曆法。

整個周朝從春秋、戰國到先秦為止,沒有星象學、星曆和天文學曆法語義,全部是“歷數”語義。這與周武王的以占卜術為國教的歷史是完全吻合的,因為占卜術本身與占星術不相容,而占星術是以天文學意義的曆法為基礎的,沒有曆法,占星術就不能準確地把時間與眾神對應。

這證實了周武王的皇極影響力,整個以占立國的周朝把方士、觀天師、占星家、天文學家视为異端,占星术被遺棄了,形成用占卜术解释占星术文化,按照上面五行歷史記載,這不奇怪,記住這一點極為重要。

歷數以占卜術、術數來制定,
歷律以占星術、星座來制定 。

歷數以占卜術、術數來制定,而曆法以占星術、星座來制定 。歷是占卜術文化而不是占星術文化,歷是以術數起歷,並不能與星座時間對準,代表了先秦之前的前曆法時代。

『歷』是占卜術文化,『曆』是占星術文化

:《詩經》、《尚書》、《周易》、《周禮》、《楚辭》、《儀禮》、《山海經》、《焦氏易林》、《京氏易傳》、《詩說》這些經典文獻裡都沒有“曆”字。

東漢的『說文解字』曆:厤象也,从日厤聲。《史記》通用歷。到了清朝康熙字典才有詳細的介紹:曆:厤象也。『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傳』星四方中星,辰日月所會,曆象其分節,敬記天時以授人也。

漢史家徐幹評價先王之禮法尚多有所缺
並嚴重指控帝王沒有奉贊天時

到了東漢史學家徐幹在《中論》裡評價“先王之禮法尚多有所缺”是因為宮廷宴會時間混亂造成京師打亂:“會宮車宴駕,京師大亂,事不施行,惜哉!”導致宴會擱淺,嚴重指控帝王沒有奉贊天時“上觀前化,下迄於今,帝王興作,未有奉贊天時,以經人事者也。”來準確指導人事。徐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批判周朝歷數的漢朝歷史學家,徐幹要求曆法上通於古下通於今符合今天的曆法科學:“故有古今之術,今之不能上通于古,亦猶古術之不能下通于今也。”天底下沒有幾個人敢這樣說真話的  注34

徐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批判周朝歷數的漢朝歷史學家
徐幹要求曆法上通於古下通於今符合今天的曆法科學

上面是漢朝歷史家對周朝歷數的評價。兩本漢歷史書認為周朝曆法不準確有缺失!這是事實,但是中國人今天通過所有宣傳(包括維基百科)美飾中國古代曆法如何科學,那你還要西方科學幹什麼?漢時期的文獻記載,這裡的“禮法”就是指曆法,似乎是有意回避“歷”字。這是占卜術國教的結果。占卜術的結果就是以數起歷,所以曆法稱為歷數,周朝的歷數叫周歷。

清神生心,心生規,規生矩,矩生方,方生正,正生曆,曆生四時,四時生萬物,聖人因而理之,道徧矣。法家《管子·輕重己》戰國 - 漢 475年 - 220年BC

管子的“由心生曆”說,沒想到歷史上法家對於天文學的認識完全是反科學!這裡可以提前說秦國、秦朝,因為秦國、秦朝繼續使用周曆,難怪秦國會短命。這真的不是你國的天意,而是獨一真神耶穌基督坐著為王,準備道成肉身、降世為人,中國文化形成地上的五行,但卻沒有一個準確的普世的曆法,來記載天象以記載耶穌誕生。所以,秦短命不是天意而是秦國的周曆是阻礙上帝的救贖計劃。

管子“由心生曆”說,證實中國曆法是哲學 

不僅秦國時仍舊使用周歷,而且秦始皇時期秦朝也使用周歷,不滅亡都不行,秦武王時期仍舊使用周歷:

秦朝早滅亡與繼承周朝《顓頊曆》歷數有關

《顓頊曆》是中國古代曆法,古六曆的一種,屬於陰曆。測制年代或為秦獻公十九年(366年BC)。秦國在秦武王時期仍舊使用周歷  注35秦朝早滅亡與繼承周朝《顓頊曆》歷數有關。

立二十八宿,以周天度之法。”整整1000年後漢朝開始使用接近天文學曆法意義的“”字  注36,但五行文化的動力是巨大的,漢朝固執的與地上“星座”五行對應,首創二十八宿、二十四節氣,這又是照貓畫虎“四不像”,太初曆是中國第一個陰陽五行曆:

故律之數,天地之道也。……太初元年(104BC) 改曆,以正月為歲首。……夏五月,正,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漢書·武帝紀》[新 - 東漢] 36年-111年A.D

太初曆是中國歷史上現存第一部完整統一、有明確文字、數據記載的陰陽五行曆法,在占卜術文明歷史上其意義重大。為什麼重大呢,因為用陰陽說把年數為陰陽、把月分為陰陽、把日子分為陰陽、把時辰分為陰陽!不僅如此,太初暦是以音律起曆!這樣每一個日子都是漢朝的天籟之音!這不是人間天堂是什麼?

在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由鄧平、唐都、落下閎及司馬遷等儒教徒根據儒教教皇設定的五行陰陽所制訂。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改稱三統曆。從漢武帝太初元年夏五月(前104年)至後漢章帝元和二年二月甲寅(85年),太初曆共實行了188年。

104年BC,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音律曆法“太初暦”出現!“太初元年改曆,以正月為歲首。”這裡第一次記載了漢朝曆法頒布。這是中國占卜術歷史上可以大書特書的一筆,漢儒以降,儒教的易經寫入國典,不僅如此,呂不韋的《呂氏春秋》的十二音律決定了漢朝歷律——太初暦:

呂不韋的十二音律

其法以律起曆,曰:「律容一龠,積八十一寸,則一日之分也。與長相終。律長九寸,百七十一分而終復。三復而得甲子。夫律陰陽九六,爻象所從出也。故黃鐘紀元氣之謂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漢書》[新 - 東漢] 36年-111年律曆志

史記中的歷和曆,整部史記只有1個曆字,查看史記中的“歷”則有122個字  注37。這說明司馬遷並不接受星曆,尤其是不接受占星術所使用的接近天文學意義的星座。這不奇怪,因為司馬遷是極端的儒教徒。

以上就是歷、曆的歷史記載與用法。現在我們來歸納古文“歷、厤”的詞義。


歷數就是以術數起歷
曆律則是以音律起曆

:說文解字:過也,从止厤聲。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歷”、“厤”的古文定義就是址、趾,足跡,坐標,歷就是指人類活動坐標、軌跡,這與五行的軌道式的坐標完全一致。看見沒有,因此“歷”“厤”並不是指星座活動坐標、軌跡,不具備天文學曆法意義。而歷數就是術數起歷

“歷”字本質是把天、地、人徹底的陰陽五行化、術數化
歷是中華文明週期性震盪的原動力之一

“曆”字,通過查詢字典及歷史書,“曆”標誌著從漢朝開始,出現了接近天文學意義的曆法,不論使用黃道還是二十八宿 。『說文解字』厤象也。从日厤聲。《史記》通用歷。司馬遷無視“曆”,並在《史記》當中僅僅出現一個“曆”字。而『說文解字』歷史性地解釋為“日厤”,即曆是太陽的足跡、活動軌跡。而曆律則是以星宿、音律起曆。這就是文字“曆”的劃時代意義,即先秦至周以前,中國沒有天文學意義的曆法記載,只有地理意義的歷數記載,而真正有天文學意義的曆法是漢朝開始。

“曆”即“日厤”,即太陽的足跡、活動軌跡。

歷數就是指人類活動足跡、軌跡,曆律就是指太陽活動坐標、軌跡。歷,代表占卜術偽數字文化;曆,代表占星術數字文化。至此,我們終於可以劃出華夏文明的分界線:


  • 宗教的分界線
1043年BC前 占星術曆史
1043年BC-104年BC 占卜術歷史
104年BC後是占卜術和占星術並存曆史


  • 曆法的分界線
1043年BC前 曆法授時
1043年BC-104年BC 歷數授時
104年BC後 曆歷雙授時



  • 文明的曆史觀
1043年BC前  曆史
1043年BC-104年BC  歷史
104年BC後至今  史為主,曆史為輔

DNA身份哲學果然厲害,可以把一切偽說全部暴露無遺得到真相。

為了追求月神般的完美,3000年通過占卜術產生的曆法總計102部曆法,平均每30年產生一部曆法  注38




中國曆法史


6、史詩天幕即將開啟:漢朝預備


太初曆VS.希伯來曆——文化DNA之十三
《太初曆》,意思是世界開始的日曆
太初曆與希伯來曆,都是世界開始的日曆
太初曆和希伯來曆,世界開始的年歲約6000年
漢朝借外來星座重新定位二十八宿
漢朝引進歲陰歲陽改寫干支和越歷二十八宿
十二次則是來自於殷商的殷曆
太初曆奏響黃鐘大呂VS.萬國萬民普世基督福音——文化DNA之十四
太初曆,其法以十二音律起曆
漢朝太初曆奏響黃鐘大呂五音十二律
七音、七彩、星期和神創世紀七天完美合一
天人合一VS.神人合一——文化DNA之十五
君王“罪己詔”VS.耶穌為人類贖罪——文化DNA之十六




6、太初曆:史詩天幕即將開啟,漢朝預備


(1)太初曆VS.希伯來曆——文化DNA之十三

太初曆釋義:希伯來語:לוח השנה של בהתחלה 英語:Calendar of In the beginning。漢武帝時編制的曆法,意思是世界開始的日曆。太初者,氣之始,出處《列子》:“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太初曆以丁丑建元,出處《後漢書》:“故黃帝造曆,元起辛卯,而顓頊用乙卯,虞用戊午,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魯用庚子。漢興承秦,初用乙卯,至武帝元封,不與天合,乃會術士作太初曆,元以丁丑。”
漢朝製作曆法名稱為《太初暦》,意思是世界開始的日曆。基督就是世界開始的道,基督與耶和華神同在:約翰福音 1:1:“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曆法名稱究竟是為漢人起的名還是為耶穌起的名?即便這是為漢人的起的名,通過三皇五帝、窮極天地洪晃之前,那為什麼漢朝祖先的曆法名稱並沒有太初暦?早不起、晚不起,偏偏耶穌道成肉身之前起這個名稱?很明顯,太初暦是受到神的干預了。


《太初曆》,意思是世界開始的日曆


那質疑的人會說這是偶然,如果是偶然,我們繼續還有很多偶然,當偶然很多之後,就是必然了。


西漢時期,突然出現了大曆史,《爾雅》《淮南子》《史記》等等都有盛大的前所未有的太初暦曆法知識記載於《爾雅》 注39 。同時,也有干支首次出現的月份裡 注40 。更有一些奇怪的明顯發音不屬於古漢語的漢文字“攝提格之歲……閼蓬。單閼之歲……旃蒙。執徐之歲,……柔兆。大荒落之歲……強圉。敦牂之歲……著邕。”記錄在《淮南子·天文訓》注41

漢武帝時期(156年BC-87年BC)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冒死敬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注42《漢書·律曆志》詳細記載了太初暦的起因、過程  注43。聲稱“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乃以前曆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至於元封七年,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太歲在子,已得太初本星度新正。”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意思就是重獲世界開始的年歲。

也就是說,從閼逢攝提格之歲元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BC)為4617年(4271年BC),到今年主曆2019年的閼逢攝提格之歲是6290歲。這樣算來,這與今年希伯來曆是5780年僅僅只相差510年。比較而言,太初曆與希伯來曆,都是世界開始的日曆。太初曆與希伯來曆對於世界開始的年歲非常接近,世界開始的年歲大約6000年。這應當是最接近希伯來曆法的外邦人曆法了。如此看來,世界開始的年歲,太初曆是近似於希伯來曆的閼逢攝提格之歲。而耶穌是世界開始的道,這就是殷商干支為什麼被寫入記號十字架的原因!


創世紀元AM5780VS.閼逢攝提格之歲6290歲

創世紀元:古漢語:閼逢攝提格之歲,英語:Anno Mundi 縮寫為 AM或 Year Year Creation,希伯來語:לבריאתהעולם ,拉丁語:in the year of the world。今年就是AM5780年,世界創造的歷史是基於聖經的猶太教、基督教歷史,出現在創世記的開頭,描述了世界是由上帝創造的。這個故事被猶太教和基督教所接受,甚至在伊斯蘭傳統中關於世界創造的故事中,也與這個描述有很多相似之處。


上帝在創造的第一天創造了光

世界開始的年歲:閼逢攝提格之歲數近似於希伯來曆數

而為什麼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反而冒死敬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這是因為漢朝占卜術的神學要求預測日食、月食導致曆法改革的需要,背後的原因就是儒教的神學要求與周朝更不一樣,更需要準確預測日月食,僅此而已,並非真的明白閼逢攝提格之歲,也更不明白殷商十二次是真正的黃道十二宮。當然這與周朝長達八百年裡長期忽視占星術,導致十二次失準有關係。


創世紀六天(從下到上)

果然,漢武帝決定捨棄周朝閒置不用殷商的舊“十二次”,採用周朝諸侯國越歷二十八宿,其法以音律起曆,年月日分陰陽五行,再加入二十四節氣,這就把整個周朝完整的占卜術教義植入曆法,拔除了殷商黃道、十二次,這就是太初暦,也就是今天“中國農曆”的來源。

所有介紹太初曆的科普文章都會提到“自古以來,中國以農立國。”完全是錯謬之說,這是遮掩和美化占卜術,也可能是忽略了占卜術居然能完全發展中國文明,另一種可能是現代無神論中國人已經完全不理解占卜術古歷史。實際上,自周武王以來,中國以占卜術立國,這才是事實。

而占卜術五行論必然關注物候,占卜術陰陽說必然關注四時,此二者合起來才出現了中氣說,中氣說當然也就包括了生物的生老病死和花開花落,形成了一定的經驗,但距離生物學還遠着呢。所以,中氣說與太初暦形成了農曆同時也形成了醫曆,中氣說是占卜術文明最大的亮點,對生產、生活有很大幫助,但仍然是停留在自然經驗的層面,無助於人類智慧的延伸。


“寅名攝提格”就是用地支替換外來星座名稱

那麼,什麼是太初曆呢?史記記載:“年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注44。年名焉逢攝提格?典型的外來語音譯,什麼是「攝提格」?史記天官書記載:“左角,李;右角,將。大角者,天王帝廷。其兩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攝提。攝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故曰「攝提格」”。

不被紀入正史的《石氏星經》也有記載“左攝提、右攝提”,如果是當可追溯到殷商的占星術家巫咸,但是在漢書則明確記錄了太初暦絕不使用殷舊歷的制度,因此“寅名攝提格”絕不是殷商舊歷。

太初曆最關鍵的是“寅名攝提格”  注45 把地支與攝提格關聯起來了,顯然這是八卦思維術數的結果並非來自於天文學。所以,太初曆的設定記號的方法本質是外來的星座黃道,但是名稱得翻譯,就是把有外國語的黃道星座,用漢語言的干支名稱進行替換,這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於是形成了這樣古里古怪的東西,就是用干支的名稱來一對一的翻譯外來的星座名稱:

歲陽,用天干替換外來星座名稱

爾雅歲名
閼逢
旃蒙
柔兆
強圉
著雍
屠維
上章
重光
玄黓
昭陽
史記歲名
焉逢
端蒙
遊兆
彊梧
徒維
祝犁
商橫
昭陽
橫艾
尚章


歲陰,用地支替換外來星座名稱

爾雅歲名
困敦
赤奮若
攝提格
單閼
執徐
大荒落
敦牂
協洽
涒灘
作噩
閹茂
大淵獻
史記歲名
困敦
赤奮若
攝提格
單閼
執徐
大芒落
敦牂
叶洽
涒灘
作鄂
淹茂
大淵獻


漢朝借外來星座重新定位二十八宿


既然漢朝可以把外來星座中國化,還可以大膽推測,太初曆是通過外來的歲陰、歲陽來重新定位二十八宿的位置的,這沒什麼不可以,也更簡便易行。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實際情況是,漢朝歷史並沒有干支紀年、紀月的歷史記載。還是延續了大一統干支紀日,增加了數字紀年月。這就使得歷史學家到今天一直找不到二十八宿怎樣形成的過程,顯得極其詭異。這裡通過“寅名攝提格” 有了強有力的推論。也可以看出干支在漢朝人心目中的地位神聖不可冒犯,不敢輕易改變干支的用途。但是到了明朝人就不是這樣了。

寫道這裡,我查找歷史書,還真是在西漢歷史書《淮南子·天文訓》找到了漢朝藉外來星座重新定位二十八宿位置的證據:

太陰在,歲名曰攝提格,其雄為歲星,舍牽牛,以十一月與之晨出東方,東井、輿鬼為對。
太陰在,歲名單閼,歲星舍須女,以十二月與之晨東方,柳、七星、張為對。
太陰在,歲名曰執除,歲星舍營室東壁,以正月與之晨出東方,翼、軫為對。
太陰在,歲名曰大荒落,歲星舍,以二月與之晨出東方,角、亢為對。
太陰在,歲名曰敦牂,歲星舍,以三月與之晨出東方,氐、房、心為對。
太陰在,歲名曰協洽,歲星舍觜嶲,以四月與之晨出東方,尾、箕為對。
太陰在,歲名曰涒灘,歲星舍東井輿鬼,以五月與之晨出東方,斗、牽牛為對。
太陰在,歲名作,歲星舍七星,以六月與之晨出東方,須女、虛、危為對。
太陰在,歲名曰閹茂,歲星舍,以七月與之晨出東方,營室、東壁為對。
太陰在,歲名大淵獻,歲星舍,以八月與之晨出東方,奎、婁為對。
太陰在,歲名困敦,歲星舍,以九月與之晨出東方,胃、昴、畢為對。
太陰在,歲名曰赤奮若,歲星舍,以十月與之晨出東方,觜嶲、參為對。
《淮南子·天文訓》西漢 206年BC - 9年A.D

同樣,在西漢歷史書《淮南子·天文訓》找到了漢朝藉外來星座重新賦予天干以星宿位置的證據,這個實在過分,因為天干只是序數符號:

攝提格之歲,歲早水晚旱,稻疾,蠶不登,菽麥昌,民食四升寅。在曰閼蓬。
單閼之歲,歲和,稻、菽、麥、蠶昌,民食五升。卯。在曰旃蒙。
執徐之歲,歲早旱晚水,小饑,蠶閉,麥熟,民食三升。辰。在曰柔兆。
大荒落之歲,歲有小兵,蠶小登,麥昌,菽疾,民食二升。巳。在曰強圉。
敦牂之歲,歲大旱,蠶登,稻疾,菽麥昌,禾不為,民食二升。午。在曰著邕。
協洽之歲,歲有小兵,蠶登,稻昌,菽麥不為,民食三升。未。在曰屠維。
涒灘之歲,歲和,小雨行,蠶登,菽麥昌,民食三升。申。在曰上章。
作鄂之歲,歲有大兵,民疾,蠶不登,菽麥不為,禾蟲,民食五升。酉。在曰重光。
掩茂之歲,歲小饑,有兵,蠶不登,麥不為,菽昌,民食七升。戌。在曰玄黓。
大淵獻之歲,歲有大兵,大饑,蠶開,菽麥不為,禾蟲,民食三升。困敦之歲,歲大霧起,大水出,蠶登、稻疾、菽麥昌,民食三升。子。在曰昭陽。
赤奮若之歲,歲有小兵,早水,蠶不出,稻疾,菽不為,麥昌,民食一升。

如此完美,終於把“黃道十二星座”(歲陰)如何轉化為二十八宿的證據找了出來!所以,太初暦應當與十二次一樣,也是外來的,再一次徹底作實!至於是哪裡來的,應當是從古絲綢之路上。史記記載參與制訂太初暦的有民間方士即為西部人。


漢朝引進歲陰歲陽改寫干支和越歷二十八宿

這恐怕是歷史上第一次“中國化”!果不其然,漢朝之後歷史裏只剩下干支,而攝提格之歲、閼逢黃道星座早已經合理合法的消失不見了,剩下的就是新的干支、新的二十八宿。儒教最善於盜竊外來文明,不露痕跡。有其父必有其子,到今天也依然如故,與貿易戰不就是一回事。在這裡,我們看到,漢朝的改曆專家們對干支和二十八宿進行重新定義,引進了新的技術黃道十二宮,但卻又看不到黃道十二宮。

我們知道,巴比倫曆法是最早的,所以,無論如何,只要證明了太初曆星座是外來的,就可以認為是巴比倫曆法傳播時留下的記錄。至於如何傳播這不重要,當然並不是說與巴比倫曆法一模一樣,在傳播、接收、編制中仍然會出現變 化,這是非常正常的,這也是對於占卜術儒教陰陽五行的透徹理解。所以,太初曆仍然可以認為是中國是占卜術知識產權的第一部曆法,在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由鄧平、唐都、落下閎及司馬遷等把“黃道十二宮”(歲陰)、黃鐘紀元氣為律、對天象實測和長期天文紀錄所制訂。

其實,爲什麽不可以坦誠一點呢,文化本身就是交流、學習的過程,但是,該死的大一統,一定要塑造中國文化是單一發源,當然就只好隱藏一切外來文明了。


十二次則是來自於殷商的殷曆

還記得上述春秋戰國歷史記載的十二次嗎?我這裡找到了十二次則是來自於殷商的殷曆證據,漢書作了明確記載:“壽王曆乃太史官殷曆也”  注46張壽王的堅持傳統曆法就是太史官的《殷歷》,因為張壽王堅持周朝延續下來使用的殷曆,被漢皇帝所殺,這是對儒教的巨大的諷刺。時間大約是元鳳六年,即前75年BC。自從太初暦實行到殺害張壽王整整30年才得以平息改歷是非。所以,太初暦是一個標誌,標誌著占卜術文明的成熟。

太初歷與日月無關,不是陰陽曆乃是術數

太初暦規定一月為29×43/81日,所說的陰歷陽曆並非今日之陰陽曆,這是一個巨大誤解:“先藉半日,名曰陽曆;不藉,名曰陰曆。所謂陽曆者,先朔月生;陰曆者,朔而後月乃生。”《漢書》36-111年BC。中國的陰陽曆與日月無關,乃是歷數裏的術數。

(2)太初曆奏響黃鐘大呂VS.萬國萬民普世基督福音——文化DNA之十四

太初曆,其法以十二音律起曆

太初曆,其法以律起曆,律即十二音律。哇,我一下子“醉”了!太初暦竟然是十二音律構成。漢朝進一步發展了由五行、到陰陽再到十二音律的數字法則。你能想像嗎,漢人玩的是什麼?把音階分為81等分,再把81節等分分配到12個月。曆法立即與音律結合起來,當然這無關邏輯、無關聲學,但卻與辯證法有關;與曆法無關,但卻與易理有關;與四季無關,卻與陰陽五行有關,是典型的八卦術數:

81節等分分配到12個月

不僅如此,還依據易經陰陽把81節音階分為陰陽,這樣來制定歷律,這就是太初暦的制定原理。十二律又分為陰陽兩類,凡屬奇數的六種律稱陽律,屬偶數的六種律稱陰律。另外,奇數各律稱 “律”,偶 數各律稱“呂”,故十二律又簡稱“律呂”。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律六:大呂、夾鍾、中呂、林鍾、南呂、應鐘。

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
陰律六:大呂、夾鍾、中呂、林鍾、南呂、應鐘。

由於音律與一年中的月分恰好都定有十二個月,於是在漢朝曆法專家們便把十二律和十二月聯繫起來。依照《禮記.月令》戰國 475年 - 221年BC上的記載,它們之間的對應為: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夾鍾; 季春之月,律中姑洗;
 孟夏之月,律中中呂; 仲夏之月,律中蕤賓; 季夏之月,律中林鍾; 
孟秋之月,律中夷則; 仲秋之月,律中南呂; 季秋之月,律中無射;
 孟冬之月,律中應鐘; 仲冬之月,律中黃鐘; 季冬之月,律中大呂。

 十二律:黃鍾,大呂,太簇,夾鐘,姑冼,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


五音十二律是占卜術古樂的起源


漢朝太初曆奏響黃鐘大呂五音十二律

這就是太初暦制定者按照漢朝朝廷的法則“以律起歷”,來自於《呂氏春秋》247年-239年BC的《音律》 注47全部字只有174個,決定了大漢帝國幾千萬人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從此漢人生活在天人合一的樂章裡!

很明顯,漢朝儒教本意就是要建立人間天堂,這不得不說太癲狂,華夏子孫們有“福”了。問題是,歷史會說話,到今天,所有想建立人間天堂都已經徹底失敗。

不僅如此,爲什麽十二音律會成爲曆法總綱,歷史書《淮南子天文訓》206年 - 9年BC作了非常詳盡的闡述  注48這是中國厤史上占卜朮臆造的最高峰。孔子的徒子徒孫們到今天就是把西方音階離棄的等同於十二律的:

當今中國人把西方音調與中國十二律混為一談

中國人你拿得出數學公式來證明十二音律嗎?基督教文明就有!而正確的音律,主後西方人費時1300多年,才找到天地間音樂的規律:和聲 Harmonic series。

顯示和聲週期的弦的諧波(週期= 1 /頻率)

這就是和聲的秘密,顯示和聲週期的弦的諧波(週期= 1 /頻率),看出來與呂不韋的術數有什麼不同麼?法國基督徒、基督教主教、神學家、哲學家和科學通才尼克爾·奧里斯姆Nicole Oresme,1320~1325年?- 1382年7月11日,用數學來證明音律,結果成功了,完美的和聲的數學公式:




所以,神啟示的七音階,一樣與基督教、猶太教創世紀的七天、安息日、星期、七彩和七音階如此完美的合一。西方聲學不僅有和聲,還有頻率、音高、音調、音色、拍頻、共振峰、基本頻率、頻譜、諧波、泛音、音頻共振還有次諧波,你證明十二音律符合聲學得拿出聲學來證明。

音樂的規律:和聲 Harmonic series

因此,天文學在漢朝的不可動搖的陰陽五行法則前只不過是雞肋,最後反而是助推更為強大的五行文化,今日之中國文化延續漢朝文化,而天文學、星座是什麼?中國人不知道,那麼科學是什麼?中國人更不知道。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改稱三統曆。從漢武帝太初元年夏五月(前104年)至後漢章帝元和二年二月甲寅(85年),太初曆共實行了188年。有近於緯,而歲不攝提。

七音階與七彩、星期和神創世紀七天完美合一

太初暦,其法以十二音律起曆,奏響黃鐘大呂五音十二律,這也是偶然嗎?不,只有儒教這種漢朝成為國教後,可以把任意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扯在一起,這是必然無疑。唯一可解讀得通的,就是超時空奏響普世基督福音,這就是神的大能通過漢朝儒教信仰,使漢朝製作太初暦為紀念主耶穌基督做好了紀史、記號和奏響神人合一宇宙旋律的準備。太初暦,在完成人類使命紀錄天象之後悄然謝幕。



(3)天人合一VS.神人合一——文化DNA之十五


從太初暦制定過程看出,漢朝史無前例加強了占卜術立國根基,並瘋狂的使用陰陽、術數、借用外來星座把干支、二十八改頭換面、強制插入未經驗證的十二音律,漢朝一時之間,完全處於“月神”管理之下,建立天地人主合一,那麼,很明顯,太初暦對於月有食之、日食處於極其高度的戰備狀態。

由此,漢朝興起的讖緯之學發展出現天人感應學說,是中國漢朝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一套神學理論《春秋繁露》:“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人之陰氣起,而天地之陰氣亦宜應之而起,其道一也”“天地人主一也”“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天道施,地道化,人道義。聖人見端而知本,精之至也;得一而應萬,類之治也”。天人感應的極致就是——天人合一,進一步為天象記錄做準備。讖緯之學是秦漢時儒教占卜術創新的又一“傑作”,集陰陽五行的讖緯是讖書和緯書的合稱  注49

但是最早源自於周武王《洪範》說:「肅,時寒若」,「乂,時暘若」。意思是說:君王嚴酷急躁,就會持久寒冷;君王昏庸愚昧,就會持久颳風。指君主施政能影響天氣的變化,也就是人禍會導致天災。《洪範》:君王有了過失,就會影響一年;卿士有了過失,就會影響一月;一般官員有了過失,會影響一天。如果年月日的時序沒有改變,那麼各種莊稼都會豐收,政治就會清明,有才能的人會得到重用,國家因此太平安寧。如果年月日的時序改變了,那麼各種莊稼就不能成熟,政治昏暗不明,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國家因此不得安寧。

所以,君王、卿士、官員施政態度能分別影響年、月、日的時序變化,就是影響中氣、影響四時,兲朝就會有禍患。而漢朝在儒教的蠱惑下,立志要建立天時地利人和、風調雨順、沒有禍患的人間天堂,禍患就與君王、卿士、官員不能脫離干係。這就是儒教讖緯之學,直接把皇帝下了一個天大的套。這導致君王不能有過失,君王是必須是完美的,千年聖君就是這麼來的。天災人禍是君王過失,天降祥瑞是君王聖明。由此,天人合一的人是專指君王,士大夫、庶民百姓別痴心妄想。

讖緯之學的內容很龐雜,其內容比如:
  • 孔丘是「黑龍」之種
  • 孔丘推銷易經: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 天人感應,八卦預測吉凶
  • 報應說,人的善惡能夠影響到人的壽命
  • 崑崙山是神仙所在之地,西王母則是指引修行的神仙
  • 黃帝是北斗之神
還記得孔子是如何推銷易經的嗎?孔丘: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孔丘說:「鳳凰不飛來,黃河不出圖,這些象徵出聖人的現象都沒出現,看來我完了。」《論語》,這就是讖緯之學。在秦朝,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就利用讖語偽造了「大楚興,陳勝王」等等預言。董仲舒也從孔丘那裡學到了作假這一手,從而儒教牢牢綁架了漢朝皇帝。

天人感應,導向極盡離奇,也同樣導向弄虛作假。
天人合一,導向盡善盡美,也同樣導向虛情假意。

出現這些徵兆就是天人合一:“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龜龍在宮沼,其餘鳥獸之卵胎,皆可俯而窺也”《禮記》。為什麼出現天人合一,這是源自於天人感應理論:“故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禮記》。並非所有的人都可以天人合一,唯有天子:“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禮記》“故德侔天地者,皇天右而子之,號稱天子。”《春秋繁露》

故天子合於四時、國祚祥瑞謂之天人合一。“天人合一”,這是一個占卜術最具歷史意義的教義。這又是偶然嗎?為什麼這些神奇的事都集中發生在漢朝?

在漢朝的極西——耶路撒冷,確實發生了震撼宇宙的“神人合一”事件——道成肉身。當然天人合一絕不是神人合一,神人合一更非天人合一。雖然都可以表達人與信仰的關係,但天人合一是天子屬於占卜術教義,神人合一是耶穌基督屬於歷史事件。

一個是天人合一,一個是神人合一,這種即符合占卜術的需要,也符合基督教需要,堪稱世界上最為兩全其美、完美同一的關係,這也是偶然麼?當然不是。這種即是陰又是陽,既矛盾又統一,只有在真神的干預下才能做到。我認為這是漢朝國教儒教陰陽五行的必然結果,也是大能的神在中國為耶穌基督設定的記號,神人合一。


(4)君王“罪己詔”VS.耶穌為人類贖罪——文化DNA之十六


天災人禍是君王過失,天降祥瑞是君王聖明。如此讖緯之學,到了漢儒以降,洪範理論有了更為深入的發展。“罪己詔”是中國皇帝所下發的一類進行自我批評的詔書,旨在反省自己的過失,改變政策。一旦出現災情,如地震或久旱不雨,皇帝必須發表「罪己詔」,自稱無才無德,要避殿、減膳、罪己、求言,或赦免罪犯,詔求直言無隱,以補過失  注50

“罪己詔”——占卜術的巔峰之作

漢朝15位皇帝下過罪己詔:其中漢宣帝下罪己詔8次,漢元帝13次,漢成帝12次。中國學者蕭瀚根據《二十五史》進行的統計顯示,共有79位皇帝下過罪己詔:漢朝15位、三國3位(曹魏1位、孫吳2位)、晉朝7位、南朝14位、北朝1位、隋朝1位、唐朝8位、五代6位、宋代7位、遼代1位、金代1位、元朝4位、明朝3位、清朝8位。

“罪己詔”——有用嗎?皇帝雖然罪己詔,還得看看天月球會不會憐憫你?否則太陰一樣會有刑罰?這體現了漢朝皇帝建立人間天堂的決心。實際上這行嗎?顯然不行,因為無論人怎樣修身養性做一個聖人、完人,自然災害不可避免,生老病死也不可避免。反過來說,人與自然一樣,人無完人。這罪己詔發展很容易就會使人導向極端——激進的完美主義!完美主義的占卜術理論就是建立“天人合一”。

實際上,罪己詔這就是天人感應的理論“天人合一”。神話時代的“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為”是合一的。戰國時子思、孟子就提出了這一理論。後來漢儒董仲舒即強調“天人之際,合而為一”。


(5)史詩天幕即將開啟:漢朝預備


以下就是耶穌誕生之前,漢朝代表華夏文明發生的大事件,和耶穌誕生之後,以色列代表希伯來文明發生的大事件做一個比對,史詩天幕即將開啟:漢朝預備

  • 太初曆與希伯來曆,都是世界開始的日曆。
  • 太初曆和希伯來曆,世界開始的年歲約6000年。
  • 太初曆奏響黃鐘大呂VS.萬國萬民普世基督福音。
  • 天人合一VS.神人合一。
  • 君王“罪己詔”VS.萬王之王耶穌為人類贖罪

這算不算宇宙大事件?!這算不算偶然亦或必然?退一萬步,如果有孔子、孟子、董子“聖人”大儒在世,他們會怎麼看這個?我想,儒家一定會想到甲子裡的十字架!儒家一定會想到殷商的干支表裡的耶穌,每一個漢人都有一個有耶穌十字架的八字。按照中國道統占卜術儒教教義陰陽五行論,這完全符合讖緯之學!完全符合天人合一!

以上是儒教建立的漢朝所發生的歷史,過了600年道家建立的唐朝又怎麼樣呢?

再一次引述《受難日耶穌逾越節的羔羊:矛盾律的神學迷思》,試論辯證法通過中國的節期、經書、天象、哲學在猶太基督教的詭異運用。猶太基督教節期與華夏農曆節期符合矛盾統一規律,兩種文化的節期,經過跨文化比較,我個人認為大唐帝國創立的農曆新年極可能與基督教、猶太教有反向關係,猶太新年與中國新年的比對,我們來詳細對照一下:

  • 中國新年,正月初一是過大年,正月初七是人日;
  • 猶太新年,正月初一是吹角節,上帝創世,第六天創造人類。
  • 中國新年,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門上貼紅色門聯;
  • 猶太新年,正月十五日,是逾越節,門上抹紅色羊血。
  • 中國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
  • 猶太歷七月十五日,是住棚節。

中國曆法“象”希伯來曆法
中國節期“象”以色列人節期

中國歷朝歷代最強大的帝國漢朝和唐朝,真是無巧不成書,漢唐文化都是猶太文化的“象”,因為猶太文化在先,這是事實。也就是說,中國曆法是“象”以色列人曆法,中國節期“象”以色列人節期。

儘管如此,儒家絕不會相信耶穌是人、基督是神!儒家完全不會相信耶穌是耶和華神的獨生子!儒家完全不會相信耶穌是人類的救世主!因為時候未到。耶穌基督掌管萬有,掌管歷史,掌管未來,祂將要施行大審判,他要通過他的右手,帶領創世以先揀選的羊兒,歸向耶和華神,讚美耶和華神,天地萬物都要稱頌耶和華神。


7、無限擴展✝A.D.✝神人合一


漢朝的天文記載:“太初元將”天上的王從天而降
主前5年5月2日-7月3日.彗星出牽牛七十餘日
彗星促成歷史上最短的年號54天
太初元將,主前5年7月13日-9月4日
漢朝的年號太初元將VS.創世之初的元首基督——文化DNA之十七
“太初元將”破天荒是儒教的第一個人格神
漢朝年號:“太初元將”世界之始的元首
東方博士不知道耶穌是誰,但他知道猶太人的王從天而降;
漢朝皇帝不知道耶穌是誰,但他知道天上的王從天而降!
“太初元將”就是主耶穌基督的記號
中國歷史中的天人合一就是元首基督


7、耶穌記號:無限擴展A.D.✝神人合一


耶穌記號:希伯來語:ישו של האות 英語:Jesus of The signal
耶穌降生時天象與漢朝的天文記載



通過對中國曆法結構進行拆分、打散,然後進行精細而全面的信息搜尋、整理,然後進行拼接、組裝、最後修改最終還原中國曆法的本真:就是中國曆法“象”希伯來曆法,中國節期“象”以色列節期。如何理解這一結論?

耶路撒冷與西安的地理距離約九千公里,而且漢歷史上從來未有交流記載,可以說,以色列之於中國猶如天上的月亮,中國之於以色列也亦如天上的星辰,兩國之間完全不搭界,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超自然的文化對稱性、反向性?

這恐怕是人類文化史上極少見的,關鍵的是,這種文化對稱是完全不在科學範疇,所以,答案不能通過科學來找。唯一的答案是以色列和中國都受到了來自於超自然力的統治,這種力量極其強大,超越空間、超越時間、超越自然、超越歷史。那就是靈,靈是真實的存在,上帝是靈,上帝掌管萬有,耶穌是天上之王。但是撒旦也是靈,是墮落的天使長,是上帝的反對者,是敵基督,是大紅龍,是魔鬼,是世界之王。

肉體只是暫時的存在,都要毀壞,世界是暫時的存在,都要過去。只有靈是永恆的存在,天國是永恆的存在,人的靈是永恆的存在,這就是奇異的中國曆法歷史的邏輯結果。而時間的奧秘是生命之門、靈魂之門,會載着人的靈進入永恆,也會馱着人進入永死,這就是時間是生命之門的觸發器的原因。

所以,3500年前,基督把他的記號標註在干支裡,標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日裡,標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生命裡,就是要按照慈愛天父的計劃救贖人類,也救贖信他的中國人。甚至於在距離耶路撒冷遙遠的東方,把耶穌降生的聖誕節記號啟示中國人。3500年前的干支記號這種啟示就是普遍啟示裡的超自然手段,2000年前的聖誕節記號同樣也是普遍啟示裡的超自然手段。

普通啟示是指上帝的知識可以通過諸如聖經或奇蹟之類的超自然手段發現的屬靈的事物,可以通過自然的方式發現,如對自然的觀察,哲學和推理、良心或天意。這樣來看超自然手段,應當是神在華夏歷史中常常特別對占卜術神學、中國哲學所啟示的方式中採用的,所以中國的儒士、道士是可以明白的。

神的愛長闊高深,神的愛永不改變:「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 3:16。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 1:18。神差他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他得生,神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約一 4:9

無限擴展✝A.D.人合一 ,耶穌是神,耶穌是人。漢朝太初曆經過甲子長達1500年的預備,史詩天幕終於開啟。全人類救贖主、中國人的大救星、主耶穌基督的記號就在中國的歷史書中。



漢朝的天文記載:“太初元將”天上的王從天而降





博士看見祂的星,特來拜祂

當希律為王時,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看!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祂的星,特來拜祂。” 馬太福音2:1-2。


這裡新約提到的東方博士應當是指當時巴比倫一帶的占星家,這些占星家把天象理解為星對他開口說話,占星即指星開口說話,這就是預兆、觀兆。而耶和華神會按照他們的知識來引導他們。所以,通過東方博士說的“猶太人之王”絕不是空穴來風,耶穌自己承認是猶太人的王,所以他們觀兆並不是真的能觀兆,而是如果沒有看到星座的後面有上帝的手,引導他們把猶太人之王的“神蹟”一路傳遍占星術地區,那麼也不會真的就應驗了。

另外還出現了一顆彗星。造星的神知道遠東的漢朝占卜術家們當然不懂得東方博士的占星術,然而造星的神卻通過彗星引導漢朝的占卜術家,漢書中記載了同一年彗星出現70餘天的更大更為壯麗的天象,想想看,彗星出現70餘天,即便是今天,一定會演繹為世界末日大事件,人們一定膽戰心驚,而通常彗星只出現一剎那,漢朝卻出現70多天的彗星。漢書天文志記載了這極其壯麗、輝煌的奇異天象:

二年二月,彗星出牽牛七十餘日。傳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牽牛,日、月、五星所從起,曆數之元,三正之始。彗而出之,改更之象也。其出久者,為其事大也。」
“二年”指太初曆建平二年,建平是漢哀帝劉欣西漢的第十三位皇帝的年號。“二月”對應主曆是主前5年3月9日起。強大占卜術教義的太初曆開始發威。太初曆以冬至所在之月爲11月,以正月爲歲首,那麼,太初曆的二月就是耶穌曆的3月。彗星出七十餘日,就是從主前5年3月9日到5月17日的70天之後。


主前5年5月2日-7月3日.彗星出牽牛七十餘日

繼續看漢書,彗星發生之後,也就是主前5年7月13日,朝廷大臣夏賀良諫言改年號太初元將,天文志:“其六月甲子,夏賀良等建言當改元易號,增漏刻”。於是皇帝下詔書改年號:“詔書改建平二年為太初元將元年,號曰陳聖劉太平皇帝,刻漏以百二十為度”。但是才過了2個月,主前5年9月4日又改回建平二年,天文志:“八月丁巳,悉復蠲除之”。也就是說,彗星七十日導致改年號
太初元將元年起始時間是主前5年7月13日—9月4日。

彗星促成歷史上最短的年號54天
太初元將,主前5年7月13日-9月4日

僅存在54天的年號,這是為什麼?為什麼新年號才改了二個月又改回來?堂堂大漢帝國絕對瘋了,如果按照華夏道統:陰陽五行、天人感應,漢朝在重獲世界開始的年歲太初曆,奏響黃鐘大呂五音十二律,開啟萬世開泰之時代之後,如此強大占卜術背景之下,彗星出牽牛七十餘日,改元號是完全符合儒教神學的,可問題是又且能隨意改回來?這就不可思議了。總之,漢朝朝廷已經瘋了。


造星的神通過他的奇妙的智慧,與巴比倫的東方博士所做一樣,用太初曆和占卜術知識把漢朝改年號的歷史永遠定格在歷史裡作為耶穌的記號並啟示信他的中國人。

如果把耶穌誕生這一全球大新聞聯繫起來看,漢朝漢哀帝劉欣他是受到了超自然力的巨大影響,神的兒子降世為人,當然會在天地間掀起軒然大波,這樣來看一點不過分。


我確信,太初曆的大使命完成了,那麼太初元將會不會就是造星的神在漢朝為耶穌立下的記號呢?



漢朝的年號太初元將VS.創世之初的元首基督——文化DNA之十七

現在來看因為彗星而起的年號——太初元將,儒教釋義意思就是世界之始、元首的意思,道教裡最高的神氏稱為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因此,太初元將在漢朝文化裡就是世界之始的元首,這與太初曆完全對應,太初暦就是世界之始的曆法。不僅如此,奇妙的是聖經裡耶穌的名號之一就是元首: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弗 4:15
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有古卷:洗去)罪惡,啟 1:5

這樣來看,這真的是神奇妙的作為,
太初元將與耶穌的名號太相配了,這如何不是超自然的力量。太初元將稱得上是耶穌的名號,這與巴比倫的東方博士說的“猶太人之王”簡直是絕配。熟悉聖經歷史的就知道,稱耶穌是猶太人的王是因為猶太人一直期盼的彌賽亞就是避免被欺凌、被擄掠,並得到神祝福的強大的王。但耶穌清楚的說過“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 18:36

比較而言,巴比倫的東方博士稱他是地上的王,而漢朝皇帝稱他是天上的王。這反映了二者不同宗教不同地域的不同的認知。稱地上的王是為了激怒猶太人,稱天上的王是為了救贖全人類。

漢朝所稱的太初元將似乎與其宗教的眾神之主“”有別,但是卻沒有一個神明可以對應太初元將,因為儒教玩的是術數,沒有人格神,所以太初元將非常非常特別,二者儘管是平行關係,以其說漢朝的年號接近於“天”,不如說太初元將年號更接近耶穌。不管怎麼樣,當時的世界上最為世俗化的強大漢朝帝國強烈地體會到了天上神明的存在,因此太初元將不像一個時代名稱,而更是一個人格神名——天上的王。


“太初元將”破天荒是儒教的第一個人格神

如果不是,指誰呢?人極皇帝嗎?皇帝因此改的名號是:“陳聖劉太平皇帝”所以不是指皇帝。第一次看到太初元將這個名稱來自於儒教的信仰,覺得怪怪的,但卻是很真實的人格神,而且比之於道教元始天尊更具生命,儘管是皇帝年號,卻可以認為太初元將是儒教的第一個人格神。

來看看之前的本文的大規模文化DNA數據,從巴比倫到中國,從中國到以色列,梳理之後呈現的一系列對稱性、反向性論據:


中國曆法象以色列曆法,中國節期象以色列節期

  • 世界開始的年歲:閼逢攝提格之歲數近似於希伯來曆數。
  • 太初曆和希伯來曆,世界開始的年歲約6000年
  • 干支紀日,天道的足跡
  • 天干VS.黃道—神的記號在天干裡
  • 甲字是一個十字架“✝”,癸字是四個十字架“✝”
  • 《太初曆》,意思是世界開始的日曆
  • 太初曆與希伯來曆,都是世界開始的日曆
  • 太初曆奏響黃鐘大呂VS.萬國萬民普世基督福音
  • 天人合一VS.神人合一
  • 君王“罪己詔”VS.耶穌為人類贖罪


漢朝年號:“太初元將”世界之始的元首

再把我的博文《受難日耶穌逾越節的羔羊 :矛盾律的神學迷思》貼過來,發現中國和以色列節期和道德具有矛盾律特徵,它們同時具有文化的對稱性和反向性:

  • 中國新年,正月初一是過大年,正月初七是人日;
  • 猶太新年,正月初一是吹角節,上帝創世,第六天創造人類。
  • 中國新年,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門上貼紅色門聯;
  • 猶太新年,正月十五日,是逾越節,門上抹紅色羊血。
  • 中國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
  • 猶太歷七月十五日,是住棚節。

從上述曆法與節期對比可以證實,中國與以色列是文化反向對稱關係,之所以發展出與猶太教、基督教對稱性、反向性的價值觀,這是因為中國哲學決定的,中國哲學(包括唯物辯證法)核心矛盾律如下  注:
  • “陰陽同根、陰陽對立”就是“對立統一規律(矛盾的規律)”,
  • “陰陽互體”就是“質量互變規律”,
  • “陰陽化育”就是“否定之否定規律”。
所以,如果西方神學家、哲學家要理解中國,那麼只能用西方人不熟悉的矛盾律來作為工具。當然,這也是本文如何理解中國曆法象希伯來曆法的工具。如果理解了矛盾律,那麼,如何看待“漢朝年號:太初元將世界之始的元首”就迎刃而解了。

如此多的證據運用矛盾律指向“太初元將”是耶穌的記號退一萬步,如果不支持“太初元將就是意指元首基督”也無妨,因為聖經關於耶穌的預言早一千多年前就提及:太初,耶和華神創世紀以先,耶穌基督就與神同在了:
  • 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箴 8:22
  •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 1:1
  • 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箴 8:23
  • 我是甲,我是癸;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我是終。啟示錄 22:13 
既然東方博士是神用他的知識引導他說出”猶太人的王“,那麼很明顯,漢哀帝劉欣也是神用他的知識引導他改年號“太初元將”。這就是本節即將結束的結論:如同東方博士不知道耶穌是誰,但他知道確是有猶太人的王從天而降;漢朝皇帝也不知道耶穌是誰,但他知道天上的王從天而降!


東方博士不知道耶穌是誰,但他知道猶太人的王從天而降;
漢朝皇帝不知道耶穌是誰,但他知道天上的王從天而降!

“猶太人的王”和“天上的王”都是從天而降,很明顯,占星家通過那星看到的是地上的王,占卜家通過那星看到的是天上的王,這又產生了一對矛盾似乎是兩回事。因為占星家、占卜家都違背了他們的教義,因為占星是以天上的星為神,占卜是以地上的物為神,但都同是看到王從天而降,占星術、占卜術神學同是發生了逆轉,占星術從天上的星轉向人間,占卜術從地上的物轉向天上。

“猶太人的王”和“天上的王”構成了如此強大不可調和的矛盾,人間有這樣的人嗎?絕對沒有。但是這又是真實存在:靈與肉,地上的王和天上的王,黃鐘大呂和普世福音,罪己詔和為人類贖罪,天人合一和神人合一,唯一答案完美合一的只有唯一元首主耶穌基督。因此“猶太人的王”和“天上的王”是人間占星術占卜術不同的角度所看見的,他們都是真實的存在。


中國歷史中的天人合一就是元首基督

“太初元將”“猶太人的王”,這是萬能的耶和華神透過奇異天象告訴人類耶穌誕生的歷史見證。因此,太初元將就是耶穌的記號。中國歷史中的天人合一就是元首基督,猶太歷史中的神人合一就是彌賽亞基督耶穌。

“太初元將”就是主耶穌基督的記號。哈里路亞。


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 約翰福音17:22


篇後語



聖經說「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 29:29。聖經裡清清楚楚告訴我們,隱秘的事是屬於耶和華我們神的。

宇宙隱秘的事太多,解釋不清楚就不要胡扯,科學家就應當誠實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但現在不一樣,時尚科學家自從進化論假說以來,就不再守誠實了,總要想方設法解釋。什麼奇點啦、大爆炸啦、平行宇宙啦,光怪陸離的未經證實都是謊言蠱惑人心。

這些科學家和輕信的世人卻不把這些隱秘的事是歸於耶和華我們的神!對於這些不相信的世人,神早就說:“你雖如大鷹高飛,在星宿之間搭窩,我必從那裡拉下你來。這是耶和華說的。俄1:4

這句話就是指那些拜太陽神、月神、紫微星、星相學家和占卜術家。當今無神論大國居然也要在星宿上搭窩,神說我必從那裡拉下你來。所以,達爾文、霍金之流不誠實的科學家是對科學的背叛,隱秘的事屬於神。

時間是生命之門,時間可以通過每個種族信仰文化的曆法來考察,非常有意思。譬如,中國的農曆、西方的曆法、伊斯蘭曆法、瑪雅曆法、印度曆法、猶太曆法等等,你會發現,種族命運與曆法有關。另外,時間的意義,我認為就是生命的意義。時間是生命的尺度,時間是生命的密碼,明白生命就明白時間的意義。因此,時間是生命之門。

時間並非神秘莫測,時間一樣是文化,每一種文化裡都有時間的載體——曆法,而曆法把人導入文化裡,其結果是,跟隨著這世界風俗哲學生老病死形成各種正義——政治正確。而真正的時間應該在耶路撒冷,那裡的希伯來曆法可以與神同行。

寫作期間修改不下幾十次,乃是因為事實而修改,放下自己的偏見,儘管如此,深知錯誤在所難免,每至於此,越發謹慎,祈求主憐憫,主的愛長闊高深,帶領我越過高山谷底、大海穹蒼。感謝家人妻子和孩子的愛,成全了我有生以來的史詩級篇章。

感謝元首基督的帶領,阿門



叼著星光飛
寫於主曆2019.12.23Christmas Eve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創世紀元




註釋:


注1 周武王的辯證法與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完全一致,詳見《魔鬼哲學:唯物辯證法不過是八卦的馬甲

注2  “易經數理是二進位數學的假象”,詳見《易經只是文學作品:論易經的數學觀》。 “主前500年 撒旦的華夏偽數字文化產生,以對抗福音、並準備挑戰2500年後的美國”,詳見“《論共產主義:蛇後裔的反叛使命(上)》;“1776年7月4日,沒有王,只有耶穌是王,美國誕生,二百年後發明電腦互聯網拆解中國偽數字文化”,詳見《論共產主義:蛇後裔的反叛使命(下)

注3 普遍啟示 General revelation,特殊啟示 Special revelation

注4、“日有食之”,這是春秋、戰國、秦國、漢朝中歷史書對日蝕的常見稱謂,總記載有366次之多,而漢朝以後不再稱,代之以日蝕、日食。最早記載於《詩經》[西周 (公元前1046年 - 公元前771年)]的《十月之交》和大量的歷史書《春秋左傳》[戰國] 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00年 注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醜。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四國無政、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則維其常。
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隱公三年: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三月,庚戌,天王崩。

桓公三年: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僖公十二年》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

《僖公十五年》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齊。楚人伐徐。三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孫敖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夏,五月,日有食之。冬,宋人伐曹,楚人敗徐于婁林。

十五年,春,楚人伐徐,徐即諸夏故也,三月,盟于牡丘,尋葵丘之盟,且救徐也,孟穆伯帥師,及諸侯之師救徐,諸侯次于匡以待之。
夏,五月,日有食之,不書朔與日,官失之也。秋,伐厲,以救徐也。

《文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天王使叔服來會葬。
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文公十五年》
十有五年,春,季孫行父如晉。
三月,宋司馬華孫來盟。
夏,曹伯來朝。
齊人歸公孫敖之喪。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單伯至自齊。
晉郤缺帥師伐蔡,戊申,入蔡。
秋,齊人侵我西鄙。
季孫行父如晉。
冬,十有一月,諸侯盟于扈。

十有二月,齊人來歸子叔姬,齊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禮也,日有食之,天子不舉,伐鼓于社,諸侯用幣于社,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訓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

《成公十六年》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
鄭公子喜帥師侵宋。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晉侯使欒黶來乞師。
甲午,晦,晉侯及楚子,鄭伯,戰于鄢陵,楚子鄭師敗績,楚殺其大夫公子側。
秋,公會晉侯,齊侯,衛侯,宋華元,邾人,于沙隨,不見公,公至自會。
公會尹子,晉侯,齊國佐,邾人,伐鄭。
曹伯歸自京師。
九月,晉人執季孫行父,舍之于苕丘,冬,十月,乙亥,叔孫僑如出奔齊。
十有二月,乙丑,季孫行父及晉郤犨盟于扈。
公至自會。

乙酉,刺公子偃。

注5  二十八宿有文字集中記載於《呂氏春秋》[戰國] 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39年 呂不韋著:
何謂九野?中央曰鈞天,其星角、亢、氐。東方曰蒼天,其星房、心、尾。東北曰變天,其星箕、斗、牽牛。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虛、危、營室。西北曰幽天,其星東壁、奎、婁。西方曰顥天,其星胃、昴、畢。西南曰朱天,其星觜嶲、參、東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輿鬼、柳、七星。東南曰陽天,其星張、翼、軫。

注6  西漢杜撰的二十八宿:

西漢的二十八宿
《說苑·辨物》[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劉向著,這本書記載了二十八宿、陰陽、五行、占卜。這一段是說如何使用二十八宿:

《易》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夫天文地理、人情之效存於心,則聖智之府。是故古者聖王既臨天下,必變四時,定律歷,考天文,揆時變,登靈臺以望氣氛,故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書》曰:「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璿璣謂此辰勾陳樞星也。以其魁杓之所指二十八宿為吉凶禍福;天文列舍盈縮之占,各以類為驗。夫占變之道,二而已矣。二者陰陽之數也,故《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道也者,物之動莫不由道也。」是故發於一,成於二,備於三,周於四,行於五;是故玄象著明,莫大於日月;察變之動,莫著於五星。天之五星運氣於五行,其初猶發於陰陽,而化極萬一千五百二十。

二十八星:

所謂二十八星者:東方曰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曰斗牛須女虛危營室東壁,西方曰奎婁胃昂畢觜參,南方曰東井輿鬼柳七星張翼軫。所謂宿者,日月五星之所宿也。其在宿運外內者,以宮名別,其根荄皆發於地而華形於天。所謂五星者,一曰歲星、二曰熒惑、三曰鎮星、四曰太白、五曰辰星。欃槍彗孛,旬始枉矢,蚩尤之旗,皆五星盈縮之所生也。

十二年月球對應二十八宿

太陰在四仲,則歲星行三宿,太陰在四鉤,則歲星行二宿,二八十六,三四十二,故十二歲而行二十八宿。日行十二分度之一,歲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歲而周。熒惑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司無道之國,為亂為賊,為疾為喪,為饑為兵,出入無常,辯變其色,時見時匿。鎮星以甲寅元始建斗,歲鎮行一宿,當居而弗居,其國亡土,未當居而居之,其國益地,歲熟。日行二十八分度之一,歲行十三度百一十二分度之五,二十八歲而周,太白元始以正月建寅,與熒惑晨出東方,二百四十日而入,入百二十日而夕出西方,二百四十日而入,入三十五日而複出東方,出以辰戌,入以醜未。當出而不出,未當入而入,天下偃兵;當入而不入,當出而不出,天下興兵。辰星正四時,常以二月春分效奎、婁,以五月下,以五月夏至效東井、輿鬼,以八月秋效角、亢,以十一月冬至效斗、牽牛,出以辰戌,入以醜未,出二旬而入。晨候之東方,夕候之西方。一時不出,其時不和;四時不出,天下大饑。

月星

星,正月建營室,二月建奎、婁,三月建胃,四月建畢,五月建東井,六月建張,七月建翼,八月建亢,九月建房,十月建尾,十一月建牽牛,十二月建虛。星分度,角十二,亢九,氐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四分一,斗二十六,牽牛八,須女十二,虛十,危十七,營室十六,東壁九,奎十六,婁十二,胃十四,昴十一,畢十六,觜嶲二,參九,東井三十三,輿鬼四,柳十五,星七,張、翼各十八,軫十七,凡二十八宿也。

82 年A.D《漢書·藝文志》裡說:“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凶之象,聖王所以參政也。”

注7  十二次,春秋歷史書的十二次
現列出春秋歷史書的十二次 注7。

星紀、玄枵:襄公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春,無冰。梓慎曰,今茲宋鄭其饑乎,歲在星紀,而淫於玄枵,以有時菑,陰不堪陽。蛇乘龍。龍,宋鄭之星也。

娵訾、降婁:襄公三十年:於是歲在降婁,降婁中而旦,裨灶指之曰,猶可以終歲,歲不及此次也已,及其亡也,歲在娵訾之口,其明年,乃及降婁,

大梁:昭公十一年:景王問於萇弘曰:「今茲諸侯,何實吉,何實凶?」對曰:蔡凶,此蔡侯般弒其君之歲也,歲在豕韋,弗過此矣,楚將有之然壅也,歲及大梁,蔡復楚凶,天之道也,

實沈:昭公元年:晉侯有疾,鄭伯使公孫僑如晉聘,且問疾,叔向問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實沈臺駘為祟,史莫之知,敢問此何神也,……由是觀之,則實沈,參神也,

鶉首:查無。

鶉火:昭公八年:對曰,陳顓頊之族也,歲在鶉火,是以卒滅,陳將如之。

鶉尾:歲在壽星及鶉尾,其有此土乎!天以命矣,復于壽星,必獲諸侯。《國語》[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壽星:查無。

大火:襄公九年: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內火,是故咮為鶉火,心為大火,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閱其禍敗之釁,必始於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

析木:昭公八年:陳顓頊之族也,歲在鶉火,是以卒滅,陳將如之。今在析木之津,猶將復由。

注8  東漢通過《漢書》[36-111年A.D]才出現了完整記錄天文學意義星宿,《漢書·律曆志下》記錄十二次:
星紀,初斗十二度,大雪。中牽牛初,冬至。終於婺女七度。
玄枵,初婺女八度,小寒。中危初,大寒。終於危十五度。
諏訾,初危十六度,立春。中營室十四度,驚蟄。終於奎四度。
降婁,初奎五度,雨水。中婁四度,春分。終於胃六度。
大梁,初胃七度,穀雨。中昴八度,清明。終於畢十一度。
實沈,初畢十二度,立夏。中井初,小滿。終於井十五度。
鶉首,初井十六度,芒種。中井三十一度,夏至。終於柳八度。
鶉火,初柳九度,小暑。中張三度,大暑。終於張十七度。
鶉尾,初張十八度,立秋。中翼十五度,處暑。終於軫十一度。
壽星,初軫十二度,白露。中角十度,秋分。終於氐四度。
大火,初氐五度,寒露。中房五度,霜降。終於尾九度。
析木,初尾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終於斗十一度。

注9 「天有四時,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也。《禮記》[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注10  例證:隱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來。公子益師卒。《春秋左傳》[戰國] 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00年。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荀子》[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注11,占卜術已經完全不以天上的記號作為曆法依據,地上五元素(五行)到季節形成了月份::“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故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陰,竅於山川。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後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禮記》[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注12 五行元素與人體感官器官功能離奇地聯繫在一起:“五行之動,迭相竭也,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為本也;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也;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五色、六章、十二衣,還相為質也。”《禮記》[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五行與四季:「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木為春。《春秋繁露》[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董仲舒著

注13 五行元素與政治、宗教、倫理、司法、行政離奇地聯繫在一起 注13:以官府之六屬舉邦治:一曰天官,其屬六十,掌邦治,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二曰地官,其屬六十,掌邦教,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三曰春官,其屬六十,掌邦禮,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四曰夏官,其屬六十,掌邦政,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五曰秋官,其屬六十,掌邦刑,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六曰冬官,其屬六十,掌邦事,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
“天有四時,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時,通類也,天人所同有也。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春秋繁露》

注14 《禮記》陰陽五行論把地上的五行元素與祭祀離奇地聯繫在一起  注14:王制: 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禮記》[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注15  季節與八卦:是故春者少陽之選也,夏者太陽之選也,秋者少陰之選也,冬者太陰之選也。《春秋繁露》[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董仲舒著

注16 漢朝《春秋繁露》記載董仲舒發展為季節與八卦:春者少陽之選也,夏者太陽之選也,秋者少陰之選也,冬者太陰之選也。

注17  中氣,《周髀算經》:“故冬至從坎,陽在子,日出巽而入坤,見日光少,故曰寒。夏至從離,陰在午,日出艮而入乾,見日光多,故曰暑。日月失度而寒暑相姦。往者詘,來者信也,故屈信相感。故冬至之後日右行,夏至之後日左行。左者往,右者來。故月與日合為一月,日復日為一日,日復星為一歲。外衡冬至,內衡夏至,六氣復返,皆謂中氣。”  [漢] 公元前50年-100年

注18  十二中氣,《逸周書·周月解》記載:凡四時成歲,歲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月有中氣以著時應,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氣,小雪、冬至、大寒。[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注19  到了漢朝,“中氣”一下子進入人體,形成中醫哲學淵源。所以,中醫屬於中國術數、中國哲學:“黃帝問于歧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為定?歧伯答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故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秋取經俞。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滎,必深以留之。”《黃帝內經》[戰國 - 西漢 (公元前475年 - 9年)]

注20  中醫與五行,“天有五行,人有五臟”  ,記載於《黃帝內經·素問·天元紀大論》:黃帝問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論言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朞之日,周而復始,余已知之矣,願聞其與三陰三陽之候,柰何合之。《黃帝內經》[戰國 - 西漢 (公元前475年 - 9年)]

注21  漢朝記載於《周髀算經》的二十四節氣:冬至晷長一丈三尺五寸,小寒丈二尺五寸,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立春丈五寸二分,雨水九尺五寸二分,啟蟄八尺五寸四分,春分七尺五寸五分,清明六尺五寸五分,穀雨五尺五寸六分,立夏四尺五寸七分,小滿三尺五寸八分,芒種二尺五寸九分,夏至一尺六寸,小暑二尺五寸九分,大暑二尺五寸八分,立秋四尺五寸七分,處暑五尺五寸六分,白露六尺五寸五分,秋分七尺五寸五分,寒露八尺五寸四分,霜降九尺五寸三分,立冬丈五寸二分,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大雪丈二尺五寸。《周髀算經》[漢] 公元前50年-100年

注22  日分夜半,漢朝董仲舒《三代改制質文》:“親白統,故日分夜半,夜半朝正。改正之義,奉元而起。”認為日分夜半,漢朝《史記》:“年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也是日分夜半。

注23  天子將頒布新年元旦,彰顯皇極:“正歲年以序事,頒之于官府及都鄙,頒告朔于邦國。”《周禮》[戰國] 公元前300年-公元前100年

注24  《春秋》770-476年BC,大量記載有春秋時使用的年代、月、日、四時:

魯隱公,春秋時期魯國第十四代國君,722-712年BC在位:
隱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隱公三年: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三月,庚戌,天王崩。 夏,四月,辛卯,君氏卒。 秋,武氏子來求賻。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冬,十有二月,齊侯鄭伯盟于石門。 癸未,葬宋穆公。
隱公十年:十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鄭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鄧,為師期。夏,五月,羽父先會齊侯,鄭伯,伐宋。六月,戊申,公會齊侯,鄭伯,于老桃,壬戌,公敗宋師于菅,庚午,鄭師入郜,辛未,歸于我,庚辰,鄭師入防,辛巳,歸于我,君子謂鄭莊公於是乎可謂正矣,以王命討不庭,不貪其土,以勞王爵,正之體也。蔡人,衛人,郕人,不會王命。秋,七月,庚寅,鄭師入郊,猶在郊,宋人,衛人,入鄭,蔡人從之,伐戴,八月,壬戌,鄭伯圍戴,癸亥,克之,取三師焉,宋衛既入鄭,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敗。九月,戊寅,鄭伯入宋。冬齊人,鄭人,入郕,討違王命也。
隱公十一: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夏,公會鄭伯于時來。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鲁哀公(521―468年BC),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494-468年BC在位:
哀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 夏,四月,辛巳郊。 秋,齊侯,衛侯,伐晉。 冬,仲孫何忌帥師伐邾。
哀公十三年:十有三年,春,鄭罕達帥師取宋師于喦。 夏,許男成卒。 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 楚公子申帥師伐陳。 於越入吳。 秋,公至自會。 晉魏曼多帥師侵衛。 葬許元公。 九月,螽。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東方。 盜殺陳夏區夫。 十有二月,螽。
哀公十六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卯,衛世子蒯聵自戚入于衛,衛侯輒來奔。二月,衛子還成出奔宋。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注25  干支紀日從春秋一直延續到宋朝,即周、秦、漢、晉、唐到宋,干支紀日:
西漢以干支紀日
二十年春,王正月辛亥,仲孫遬會莒人盟于向。
——《襄公二十年》《春秋公羊傳》[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定公五年》《春秋公羊傳》[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東漢以干支紀日
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以為宿在心,天子象也。——《五行志》《漢書》[新 - 東漢] 36年-111年
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劉向以為後鄭滅許,魯陽虎作亂,——《五行志》《漢書》[新 - 東漢] 36年-111年
孝宣本始元年四月壬戌甲夜,辰星與參出西方。其二年七月辛亥夕,辰星與翼出,皆為蚤。占曰:「大臣誅。」——《天文志》《漢書》[新 - 東漢] 36年-111年
晉朝的干支紀日
青龍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龍見郟之摩陂井中。——《三國志》《明帝紀》[西晉] 265年-300年
咸熈元年春正月壬戌,檻車徵鄧艾。甲子,行幸長安。壬申,使使者以璧幣祀華山。是月,鍾會反於蜀,為衆所討;鄧艾亦見殺。——《三國志》《陳留王》[西晉] 265年-300年
南北朝的干支紀日
十二年秋七月辛亥朔,日有蝕之,在翼八度,荊州宿也。明年冬,南郡蠻夷反為寇。
三年三月二日辛亥,日有蝕之,在婁五度。史官不見,遼東以聞。
六年九月辛亥晦,日有蝕之,在尾十一度。尾主後宮,繼嗣之宮也。以為繼嗣不興之象
——《後漢書》《五行六》[南北朝] 420年-445年
唐朝的干支紀日
宋永初二年正月上辛,
帝親郊祀。——《通典》《郊天上》[唐] 801年 杜佑著
景雲元年十一月十三日乙丑冬至,祀圜丘。——《通典》《郊天上》[唐] 801年 杜佑著
宋朝的干支紀日
《禮含文嘉》曰:推之以上元為始,起十一月甲子朔旦,夜半冬至,日月五星俱起牽牛之初。——《太平御覽》《太素》[北宋] 977年-984年
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上生時,有赤光,室中盡明。——《太平御覽》《後漢世祖光武皇帝》[北宋] 977年-984年

注26  從東漢開始還使用數以紀年月日時間單位持續到現代:
東漢開創以數紀年月日:
六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十有二月。定鑄錢偽黃金法棄市令。春三月雨雪。夏四月。梁王武薨。諡曰孝王。——《孝景皇帝紀》《前漢紀》[東漢] 198年-200年
二年冬十有一月。御史大夫張湯有罪自殺。——《孝武皇帝紀四》《前漢紀》[東漢] 198年-200年
唐朝的以數紀年月日
至天寶三載十一月五日,甲子冬至
魏高貴鄉公正元二年,太史奏:「三月一日寅時合朔,去交二度,恐相附近。」《通典》《天子合朔伐鼓》[唐] 801年 杜佑著
宋朝的以數紀年月日
唐長安二年九月一日,太陽蝕盡。——《太平廣記》《默啜》
[北宋] 977年-984年
以建國三十四年七月七日,生太祖於參合陂北,其夜復有光明。——《太平御覽》《太祖道武皇帝》[北宋] 977年-984年
《唐書》曰:敬宗昭愍皇帝,諱湛,穆宗長子。母曰恭僖太后王氏。元和四年六月七日生於東內之別殿。《太平御覽》《敬宗昭愍皇帝》[北宋] 977年-984年
清朝的以數紀年月日
霸:《說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康熙字典》《雨部》[清] 1710年-1716年

注27  干支封神「十二元神」。標誌着明朝文明全面倒退,拜偶像氾濫:
左右有「十二元神」旗唬,按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立于其地;前後有「十干」旗號,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立于本位;壇上有「四季正神方位」;春日太昊,夏日炎帝,秋日少昊,冬日顓頊;中有黃帝軒轅;壇上羅列籩、豆、簠、簋、金爵、玉斝,陳設祭前,併生蒭炙脯,列于几席,鮮、醬、魚、肉設于案桌,無不齊備。——《封神演義》[明] 1520年-1560年

注28  干支紀年月日時與干支紀日並行:神仙道:「請先觀貴造,然後觀相尊容。」西門慶便說與八字:「屬虎的,二十九歲了,七月二十八日午時生。」這神仙暗暗十指尋紋,良久說道:「官人貴造:戊寅年,辛酉月,壬午日,丙午時。七月廿三日白戊,已交八月算命。——《金瓶梅》[明] 1590年-1610年
上帝祖師乃淨樂國王與善勝皇后夢吞日光,覺而有孕,懷胎一十四個月,於開皇元年甲辰之歲三月初一日午時降誕於王宮。《西遊記》《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明] 1520年-1580年

注29 八卦是中國文明致命硬傷: 易經只是文學作品:論易經的數學觀

注30  唐朝時代,載與年同時作為時間單位,《通典》[唐]:
丁中: 玄宗天寶三載十二月制,自今以後,百姓宜以十八以上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
歷代制下: 至天寶八載六月,敕「旨授官宜立攢符,下諸郡府」。
祿秩:   至八載六月敕,其南口給使,王公家不過二十人,其職事官一品不得過十人,三品不得過八人,四品不得過六人,五品不得過四人,京文武清官六品七品不得過二人,八品九品不得過一人。
郊天下: 天寶五載,詔曰:「皇王之典,聿修於百代;郊祭之義,允屬於三靈。聖人既因時以制宜,王者亦緣情以革禮。且尊莫大於天地,禮莫崇於祖宗,嚴配昭升,豈宜異數。今蒸嘗之獻,既著於恆式;南北之郊,未展於時享。自今以後,每載四時孟月,先擇吉日,祭昊天上帝,其皇地祇合祭,以次日祭九宮壇。皆令宰臣行禮。奠祭務崇蠲潔,稱朕意焉。」——摘自《通典》[唐] 801年 杜佑著

注31  王正月,史書《春秋左傳》(戰國],468年-300年BC)對於魯國“王正月”的記載,共計載124次:
隱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桓公二年: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弒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
莊公五年:五年,春,王正月。
莊公三十... : 三十年,春,王正月。
閔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
僖公三年: 三年,春,王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徐人取舒。
文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宣公三年: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傷,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猶三望。
襄公三十... : 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宮。
襄公三十... : 三十一年,春,王正月,穆叔至自會,見孟孝伯,
哀公十六... :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卯,衛世子蒯聵自戚入于衛,衛侯輒來奔。

注32 中國的農曆內核是皇權,詳見 《漢人拜鬼,唐人拜“神”,為農曆新年正本清源:華夏始祖來自於巴比倫

注33  查字典“歷”  :《尚書·堯典》[春秋 (公元前772年 - 公元前476年)]: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大戴禮記》: 聖人慎守日月之數,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時之順逆,謂之厤,截十二管,以索八音之上下清濁,謂之律也。
《呂氏春秋·勿躬》: 大橈作甲子,黔如作虜首,容成作厤,羲和作占日,尚儀作占月,后益作占歲,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儀狄作酒,高元作室,虞姁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駕,寒哀作御,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圖,巫彭作醫,巫咸作筮,此二十官者,聖人之所以治天下也。
《逸周書·周月解》: 是月斗柄建子,始昏北指,陽氣虧,草木萌蕩,日月俱起于牽牛之初,右回而行,月周天進一次而與日合宿,日行月一次而周天,厤舍于十有二辰,終則復始,是謂日月權輿。
《前漢紀》: 主厤天文。
『說文解字』過也,从止厤聲。厤,治也。
《爾雅·釋詁》: 厤,秭,算,數也。
《論語注疏·堯曰》: 天之厤數在爾躬,厤數,謂列次也。
《廣韻·靂》: 厤:治也。
《康熙字典·十》: 厤:《玉篇》古文曆字。

注34  東漢史學家徐幹嚴重指控帝王沒有奉贊天時:大漢之興,海內新定,先王之禮法尚多有所缺,故因秦之制,以十月為歲首,曆用顓頊;孝武皇帝恢復王度,率由舊章,招五經之儒,徵術數之士,使議定漢曆,及更用鄧平所治,元起太初,然後分、至、啟、閉,不失其節,弦、望、晦、朔,可得而驗。成、哀之間,劉歆用平術而廣之,以為三統曆,比之眾家,最為備悉;至孝章皇帝,年曆踈闊,不及天時,及更用四分曆舊法,元起庚辰,至靈帝四分曆,猶復後天■■半日,於是會稽都尉劉洪更造乾象曆,以追日月星辰之行,考之天文,於今為密。會宮車宴駕,京師大亂,事不施行,惜哉!上觀前化,下迄於今,帝王興作,未有奉贊天時,以經人事者也。故孔子制《春秋》,書人事,而因以天時,以明二物相須而成也。故人君不在分、至、啟、閉,則不書其時月,蓋刺怠慢也。夫曆數者、聖人之所以測靈耀之賾,而窮玄妙之情也。非天下之至精,孰能致思焉?今麤論數家舊法,綴之於篇,庶為後之達者,存損益之數云耳。《中論》[東漢 (25年 - 220年)徐幹著]

注35  秦國在秦武王時期仍舊使用周歷

注36 整整1000年後漢朝開始使用接近天文學曆法意義的“曆”字
立二十八宿,以周天曆度之法。
凡八節二十四氣,氣損益九寸九分、六分分之一。冬至晷長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晷長一尺六寸。問次節損益寸數長短各幾何?
冬至晷長一丈三尺五寸,小寒丈二尺五寸,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立春丈五寸二分,雨水九尺五寸二分,啟蟄八尺五寸四分,春分七尺五寸五分,清明六尺五寸五分,穀雨五尺五寸六分,立夏四尺五寸七分,小滿三尺五寸八分,芒種二尺五寸九分,夏至一尺六寸,小暑二尺五寸九分,大暑二尺五寸八分,立秋四尺五寸七分,處暑五尺五寸六分,白露六尺五寸五分,秋分七尺五寸五分,寒露八尺五寸四分,霜降九尺五寸三分,立冬丈五寸二分,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大雪丈二尺五寸。《算書》《周髀算經》[漢] 50年BC-100年A.D

凡為八節二十四氣,氣損益九寸九分、六分分之一。冬至、夏至為損益之始。《淮南子·天文訓》[西漢 (206年BC - 9年A.D)]

注37  史記中的歷和曆,整部史記只有一個曆字!查看史記中的“歷”則有122個字!《史記》[西漢] 公元前109年-公元前91年 司馬遷著
孝武本紀: 夏,漢改歷,以正月為歲首,而色上黃,官名更印章以五字。
律書: 太史公曰:(故)[在]旋璣玉衡以齊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鐘律調自上古。建律運歷造日度,可據而度也。合符節,通道德,即從斯之謂也。
歷書:至孝文時,魯人公孫臣以終始五德上書,言「漢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當有瑞,瑞黃龍見」。
歷書: 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閎運算轉歷,然後日辰之度與夏正同。乃改元,更官號,封泰山。因詔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廣延宣問,以理星度,未能詹也。蓋聞昔者黃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驗,定清濁,起五部,建氣物分數。然蓋尚矣。書缺樂弛,朕甚閔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紬績日分,率應水德之勝。今日順夏至,黃鐘為宮,林鐘為徵,太蔟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自是以後,氣復正,羽聲復清,名復正變,以至子日當冬至,則陰陽離合之道行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歷書: 右歷書:大餘者,日也。小餘者,月也。端(旃)蒙者,年名也。支:丑名赤奮若,寅名攝提格。干:丙名游兆。正北,冬至加子時;正西,加酉時;正南,加午時;正東,加卯時。
天官書: 歷斗之會以定填星之位。曰中央土,主季夏,日戊、己,黃帝,主德,女主象也。歲填一宿,其所居國吉。未當居而居,若已去而復還,還居之,其國得土,不乃得女。若當居而不居,既已居之,又西東去,其國失土,不乃失女,不可舉事用兵。其居久,其國福厚;易,福薄。

注38  每30年產生一部曆法,詳見《中國傳統曆法

注39  太初暦曆法知識記載於《爾雅》 :大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天干《爾雅》[秦 - 西漢 (公元前221年 - 9年)]。

注40  干支首次出現的月份裡,《爾雅》:月在甲曰畢,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厲,在己曰則,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終,在癸曰極。——天干《爾雅》[秦 - 西漢 (公元前221年 - 9年)]

注41  記錄在《淮南子·天文訓》:
攝提格之歲,歲早水晚旱,稻疾,蠶不登,菽麥昌,民食四升寅。在甲曰閼蓬。
單閼之歲,歲和,稻、菽、麥、蠶昌,民食五升。卯。在乙曰旃蒙。
執徐之歲,歲早旱晚水,小饑,蠶閉,麥熟,民食三升。辰。在丙曰柔兆。
大荒落之歲,歲有小兵,蠶小登,麥昌,菽疾,民食二升。巳。在丁曰強圉。
敦牂之歲,歲大旱,蠶登,稻疾,菽麥昌,禾不為,民食二升。午。在戊曰著邕。
協洽之歲,歲有小兵,蠶登,稻昌,菽麥不為,民食三升。未。在己曰屠維。
涒灘之歲,歲和,小雨行,蠶登,菽麥昌,民食三升。申。在庚曰上章。
作鄂之歲,歲有大兵,民疾,蠶不登,菽麥不為,禾蟲,民食五升。酉。在辛曰重光。
掩茂之歲,歲小饑,有兵,蠶不登,麥不為,菽昌,民食七升。戌。在壬曰玄黓。
大淵獻之歲,歲有大兵,大饑,蠶開,菽麥不為,禾蟲,民食三升。
困敦之歲,歲大霧起,大水出,蠶登、稻疾、菽麥昌,民食三升。子。在癸曰昭陽。
赤奮若之歲,歲有小兵,早水,蠶不出,稻疾,菽不為,麥昌,民食一升。
——天文訓《淮南子》西漢 206年 - 9年BC

注42  冒死敬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 :
至武帝元封七年,漢興百二歲矣,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律曆志》《漢書》[新 - 東漢] 36年-111年

注43 《漢書·律曆志》詳細記載了太初暦的起因、過程 :
 至武帝元封七年,漢興百二歲矣,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與博士賜等議,皆曰:「帝王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明受命於天也。」於是乃詔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曆未定,廣延宣問,以考星度,……依違以惟,未能修明。其以七年為元年。」遂詔卿、遂、遷與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議造漢曆。乃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於四方,舉終以定 朔晦分至,躔離弦望。乃以前曆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至於元封七年,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太歲在子,已得太初本星度新正。姓等奏不能為算,願募治曆者,更造密度,各自增減,以造漢太初曆。乃選治曆鄧平及長樂司馬可、酒泉候宜君、侍郎尊及與民間治曆者,凡二十餘人,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閎與焉。都分天部,而閎運算轉曆。其法以律起曆,曰:「律容一龠,積八十一寸,則一日之分也。與長相終。律長九寸,百七十一分而終復。三復而得甲子。夫律陰陽九六,爻象所從出也。故黃鐘紀元氣之謂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與鄧平所治同。於是皆觀新星度、日月行,更以算推,如閎、平法。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先藉半日,名曰陽曆;不藉,名曰陰曆。所謂陽曆者,先朔月生;陰曆者,朔而後月乃生。平曰:「陽曆朔皆先旦月生,以朝諸侯王群臣便。」乃詔遷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律曆,罷廢尤疏遠者十七家,復使校曆律昏明。宦者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陵渠奏狀,遂用鄧平曆,以平為太史丞。《漢書》《律曆志》[新 - 東漢] 36年-111年

注44  什麼是太初暦呢?史記記載:歷書: 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閎運算轉歷,然後日辰之度與夏正同。乃改元,更官號,封泰山。因詔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廣延宣問,以理星度,未能詹也。蓋聞昔者黃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驗,定清濁,起五部,建氣物分數。然蓋尚矣。書缺樂弛,朕甚閔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紬績日分,率應水德之勝。今日順夏至,黃鐘為宮,林鐘為徵,太蔟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自是以後,氣復正,羽聲復清,名復正變,以至子日當冬至,則陰陽離合之道行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史記》[西漢] 公元前109年-公元前91年 司馬遷著

注45  用古漢語語言翻譯外來黃道星座 :歷書:右歷書:大餘者,日也。小餘者,月也。端(旃)蒙者,年名也。支:丑名赤奮若,寅名攝提格。干:丙名游兆。正北,冬至加子時;正西,加酉時;正南,加午時;正東,加卯時。

注46  十二次則是來自於殷商的殷曆,漢書作了明確記載:後二十七年,元鳳三年,太史令張壽王上書言:「曆者天地之大紀,上帝所為。傳黃帝調律曆,漢元年以來用之。今陰陽不調,宜更曆之過也。」詔下主曆使者鮮于妄人詰問,壽王不服。妄人請與治曆大司農中丞麻光等二十餘人雜候日月晦朔弦望、八節二十四氣,鈞校諸曆用狀。奏可。詔與丞相、御史、大將軍、右將軍史各一人雜候上林清臺,課諸曆疏密,凡十一家。以元鳳三年十一月朔旦冬至,盡五年十二月,各有第。壽王課疏遠。案漢元年不用黃帝調曆,壽王非漢曆,逆天道,非所宜言,大不敬。有詔勿劾。復候,盡六年。太初曆第一,即墨徐萬且、長安徐禹治太初曆亦第一。壽王及待詔李信治黃帝調曆,課皆疏闊,又言黃帝至元鳳三年六千餘歲。丞相屬寶、長安單安國、安陵桮育治終始,言黃帝以來三千六百二十九歲,不與壽王合。壽王又移帝王錄,舜、禹年歲不合人年。壽王言化益為天子代禹,驪山女亦為天子,在殷周間,皆不合經術。壽王曆乃太史官殷曆也。壽王猥曰安得五家曆,又妄言太初曆虧四分日之三,去小餘七百五分,以故陰陽不調,謂之亂世。劾壽王吏八百石,古之大夫,服儒衣,誦不詳之辭,作祅言欲亂制度,不道。奏可。壽王候課,比三年下,終不服。再劾死,更赦勿劾,遂不更言,誹謗益甚,竟以下吏。故曆本之驗在於天,自漢曆初起,盡元鳳六年,三十六歲,而是非堅定。《漢書·律曆志》[新 - 東漢] 36年-111年

白話翻譯:(太初元年(前104)實施《太初歷》之後二十七年後的元鳳三年(公元前75年),太史令(官名。掌天文曆法等,屬太常)張壽王給皇帝上書說:“曆法是天地的大事,是上天所為。相傳下來的黃帝《調律曆》(疑誤。漢初沿用秦歷。王先謙曰:“'律'字當衍。”為“黃帝調歷”),漢朝建立後就使用它。現在陰陽不調,是改用了《太初歷》造成的。”皇帝就命令主持曆法工作的使者鮮于妄人去質問,張壽王不服。鮮于妄人就請求與研究曆法的大司農中丞(官名。屬大司農)麻光等共二十多人一同觀望日月的晦、朔、弦、望、八節二十四節氣(八節指二十四節氣中的八個主要節氣: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改歷,建寅之月成為歲首,立春被定為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來驗證各歷的情況。他的求被批准了。皇上就命令丞相、御史、大將軍、右將軍史各一人一同在上林清台(上林苑的清台,本為天文學者觀察天象之處,後更名靈臺)觀察天象,來驗證各種曆法的粗疏與精密,共有十一家。從元鳳三年十一月初一天明冬至開始,到五年十二月完成,十一家曆法都有自己疏密的次序。檢驗證明張壽王的曆法相差甚遠。實際上漢朝建立後不使用黃帝的《調律曆》,他非議了漢朝的曆法,背離天道,不是他所應說的,犯下大不敬的罪。皇上下令不要追究他的罪責。又重新觀察,用了元鳳六年一整年。結果是《太初歷》第一,即墨(縣名。在今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西南西南)徐萬且、長安(故地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郊渭河南岸)徐禹研究《太初歷》的結果也得出是第一的結論。張壽王以及待詔(猶言候命。漢代以才技徵召未為正官者,使之待詔)李信所研究的黃帝《調律曆》,試驗的誤差很大,又說從黃帝到元鳳三年有六千多年。丞相屬(丞相的屬吏)寶、長安單安國、安陵(縣名。在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15公里)梧育研究《終始》,說從黃帝以來有三千六百二十九年,與張壽王的不合。張壽王又轉移到《帝王錄》,舜、禹的年歲不合人的年齡。張壽王說伯益替代禹為天子(化益:“化”乃“伯”之訛),驪山女在殷、週年代也為天子,這些都不合經學。張壽王的曆法就是太史官的《殷歷》。張壽王歪曲地稱哪裹能得到五家的曆法,又荒謬地說《太初歷》差四分之三天,去掉小余七百零五分(《補注》引李銳曰:“太初元年丁丑歲,入殷歷乙酉蔀二章首,入蔀年十九,積月二百三十五,無閏餘;積日六千九百三十九,大餘三十九,小余七百五,即四分之三。是歲至朔同日,冬至大餘亦三九,小余四分之三。命大餘乙酉,得天正甲子朔旦冬至,於太初歷,是年為甲子統首,氣朔皆無大餘、無小余。壽王據殷歷,故曰‘太初虧四分日之三,去小余七百五分。 '”),因此陰陽不調,稱作亂世。有人彈劾貶張壽王官為八百石(漢代太史令俸八百石),古代的大夫,身穿儒生的衣服,述說不吉祥的話,製造怪誕的邪說想擾亂國家製度,犯大逆不道之罪。皇上批准了彈劾。張壽王觀察試驗,連續三年都屬下等,但始終不服。又彈劾他該當死罪,被赦免,張壽王便不再說了,但說他壞話的人更多,最終被交給法官審訊。所以曆法驗證在於天,從漢朝的曆法開始實施,到元鳳六年,經過了三十六年(“六”字衍。自太初元年至元鳳六年(前104—前75),止三十年),是與非才確定了。)

注47  “以律起歷”,來自於《呂氏春秋》247年-239年BC的《音律》:
黃鐘生林鐘,林鐘生太蔟,太蔟生南呂,南呂生姑洗,姑洗生應鐘,應鐘生蕤賓,蕤賓生大呂,大呂生夷則,夷則生夾鐘,夾鐘生無射,無射生仲呂。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黃鐘、大呂、太蔟、夾鐘、姑洗、仲呂、蕤賓為上,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為下。
大聖至理之世,天地之氣,合而生風,日至則月鐘其風,以生十二律。仲冬日短至,則生黃鐘。

注48  十二音律,歷史書《淮南子天文訓》206年 - 9年BC作了非常詳盡的闡述 :
道曰規,道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三月而為一時,故祭祀三飯以為禮,喪紀三踴以為節,兵重三罕以為制。以三參物,三三如九,故黃鍾之律九寸而宮音調,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黃鍾之數立焉。黃者,土德之色;鍾者,氣之所鍾也。日冬至德氣為土,土色黃,故曰黃鍾。律之數六,分為雌雄,故曰十二鍾,以副十二月。十二各以三成,故置一而十一,三之,為積分為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黃鍾大數立焉。凡十二律,黃鍾為宮,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徵,南呂為羽。物以三成,音以五立,三與五如八,故卵生者八竅。律之初生也,寫鳳之音,故音以八生。黃鍾為宮,宮者,音之君也。故黃鍾位子,其數八十一,主十一月。下生林鍾。林鍾之數五十四,主六月,上生太蔟。太蔟之數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呂。南呂之數四十八,主八月,上生姑洗。姑洗之數六十四,主三月,下生應鍾。應鍾之數四十二,主十月,上生蕤賓,蕤賓之數五十七,主五月,上生大呂。大呂之數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則。夷則之數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夾鍾。夾鍾之數六十八,主二月,下生無射。無射之數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呂。仲呂之數六十,主四月,極不生。徵生宮,宮生商,商生羽,羽生角,角生姑洗,姑洗生應鍾,比于正音,故為和。應鍾生蕤賓,不比正音,故為繆。日冬至,音比林鍾,浸以濁。日夏至,音比黃鍾,浸以清。以十二律應二十四時之變,甲子,仲呂之徵也;丙子,夾鍾之羽也;戊子,黃鍾之宮也;庚子,無射之商也;壬子,夷則之角也。古之為度量輕重,生乎天道。黃鍾之律修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廣二尺七寸。音以八相生,故人修八尺,尋自倍,故八尺而為尋。有形則有聲,音之數五,以五乘八,五八四十,故四丈而為匹。匹者,中人之度也。一匹而為制。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律之數十二,故十二蔈而當一粟,十二粟而當一寸。律以當辰,音以當日,日之數十,故十寸而為尺,十尺而為丈。其以為量,十二粟而而當一分,十二分而當一銖,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天有四時,以成一歲,因而四之,四四十六,故十六兩而為一斤。三月而為一時,三十日為一月,故三十斤為一鈞。四時而為一歲,故四鈞為一石。其以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為六十音,因而六之,六六三十六,故三百六十音以當一歲之日。《淮南子天文訓》206年 - 9年BC

注49  讖緯

注50 天人感應